白炜
【摘要】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生物学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必须的、必要的。生物教師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环保教育、健康教育等,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教师 生物教学 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180-02
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生物学教材中蕴涵了许多的德育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寓德育教育于智育之中。
一、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全体人民的精神旗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例如在学习生物学的飞速发展的内容时,教材中给出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例子,结合此例我向学生们介绍了著名节目主持人杨澜对袁隆平的采访节目“一个价值一千亿元的名字”,袁隆平身价过亿,但他自己却把这些看得很淡,让学生明白一个人重要的不是自己拥有多少财富,重要的是他能够为社会创造出多少财富。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解决了困扰世界的饥饿问题,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巨大,这是民族的骄傲,国家的骄傲。从而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之情。
二、向学生渗透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的教育活动。例如在学习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内容时,向学生讲述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艰难历程,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来之不易。通过讲述母亲在怀孕过程所遇到的种种不适,以及学生们体验做一名孕妇的活动,让学生们体会到父母养育之恩。
三、向学生渗透健康教育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在学习人体的免疫防线、传染病的预防、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远离烟酒拒绝毒品等内容时,通过学习学生们了解了疾病产生的原因、如何预防,了解了某些传染病如艾滋病带给人类的巨大伤害,以及吸烟饮酒对青少年的危害,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等等,学生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明确了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告别不良的生活习惯,积极锻炼身体,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健康成长。
四、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学生在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的时期,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非常必要的。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为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提供了丰富的论证材料。如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体现。又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体现了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还有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二者之间也存在着联系:没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无法进行;没有呼吸作用,更好光合作用也不能完成。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通过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可以让学生明确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在这些相关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逐步学会了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五、向学生渗透环境保护的教育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全人类的环境道德水平已刻不容缓。这方面的内容教材中相当丰富,如生物与环境、食物链和食物网、保护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和碳氧平衡、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等等,都是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好素材。
六、向学生渗透科学探索精神的教育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实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精神教育的最佳途径。在生物实验过程中,学生要选择实验仪器,准备实验材料,连接好实验装置,明确实验的操作过程,做好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记录,最后要依据实验结果作出实验结论。这个过程需要小组的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一起交流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主义观念都会得到加强,也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常言道“有德无才,成不了事;有才无德,要坏事;只有德才兼备,才能成大事”。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紧扣生物基础知识内容,深入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德育素材,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才能履行好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