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2015-07-17 00:23吴霁乐严建烽杨婷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3期
关键词:心理疏导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吴霁乐 严建烽 杨婷

【摘要】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生活适应困难、学习动力不足、人际关系淡漠、情感问题困扰等方面,这些问题严重阻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为例,发挥心理疏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从而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关键词】心理疏导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

【课题项目】本文系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党建与思政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DS201301Z,项目负责人:吴霁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076-02

一、当代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表现

(一)生活适应困难,消极心理显著

从高中跨越到大学,当代大学生普遍感受到自身在生活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课堂灌输向课外实践延伸;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到自主自立能力的养成;从三点一线到活跃于校园文化舞台;从单一的人际交往模式向多元的人际关系转移,等等,使当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时出现“断奶的躁动”,从而产生焦虑、紧张、不安等心理适应的不良状况。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基本的自我调适能力,无法平稳地过度到新的大学生活,感受到极度的适应困难,逐渐失去信心,从而导致消极心理的持续增长。

(二)学习动力不足,目标方向模糊

伴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当代大学生对自己的目标凸显出许多不确定性:理想信念淡化找不到人生目标;对专业学科不感兴趣但又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宽于律己擅找托辞缺乏压力源;盲目从众随波逐流感觉迷茫等。大学校园里“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永远绕不过去的‘大树,高数、函数、线性代数”等口头禅不绝于耳,无形中也成为学生学习不努力的借口。一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交友、休闲娱乐,无暇把重点放到学业上,本未倒置。可以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三)人际关系淡漠,功利心理突出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需求尤为迫切,但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中越来越带有功利性的色彩:部分学生在择友时注重经济因素,以经济能力来衡量人际关系价值;一些学生“以貌取人”,朋友的长相成为人际炫耀的资本;还有學生为博取他人的好感,经常请客送礼,以物质基础搭建人际关系;个别学生陷入经济与心理的“双贫困”状态,在人际交往中常常感到孤单和被边缘化,从而造成自卑、抑郁等情绪。

(四)情感问题困扰,心理落差强化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的转型期,处于将要成熟但尚未成熟的阶段。随着社会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大学生涌现出的情感困扰尤其是恋爱问题也越来越普遍:盲目恋爱的学生不乏其数;一些学生因为单恋而无心向学,内心挣扎苦恼;部分学生因为失恋或表白受挫而一蹶不振,自暴自弃;受西方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的贞操观念和性观念日渐淡薄,由此而导致的婚前性行为、同居、流产、非婚生子等现象也层出不穷。此外,大学生在与家人、朋友、同学交流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情感冲突,导致心理落差大,产生非理性行为。

二、心理疏导的应用: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为例

随着政府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日常心理宣传的广泛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教育条件和教学资源也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以下是笔者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践,阐释心理疏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一)心理疏导首需人文关怀,激活学生心理资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心理疏导作为一种教育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它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到关心、理解、接纳、尊重和信任。教师肯定的话语、鼓励的眼神、真诚的微笑和恰如其分的交流无形中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当学生感到教师的教学不以他的表现为条件时,他会发自内心地聆听教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善于营造宽松、融洽的教学氛围。教师要能够留心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细微情绪变化,感知学生的喜怒哀乐,给学生敞开心扉、吐露心声的表达机会,打开学生的心灵枷锁,和学生逐步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此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交叉学习,激活学生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心理资源,启迪思想觉悟,启发大学生对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思考,帮助大学生解决人生的困惑和矛盾,从而实现内心信念和行为习惯转化。

(二)心理疏导重在贴近生活,加强学生心理调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在于是否与实际需要紧密联系。为使心理疏导行之有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首先要搭建学科发展平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要适当采取集中培训、工作交流等形式,将一部分思政工作者纳入教学队伍中来,加强教师理论素养,推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从而不断创新工作模式,丰富教育内涵。其次要构建多维理论平台。除适当增加和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外,可有针对性地开展“新生的心理适应”、“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毕业生择业心理指导”等专题讲座,举办“心理宣传月”、“心理情景剧大赛”、“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活动,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掌握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再次要充实社会实践平台。高校可以配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研、社区服务、勤工助学等,让大学生在与社会的接触之中不断调整自我意识、行为及态度,以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心理疏导旨在助人自助,促进学生心理和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无论是在专业性的心理咨询还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心理疏导要始终坚持“助人自助”的教育理念。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引领学生通过自我探索和自我认知,实现心灵沟通、精神契合和文化传递,最终达到自我改变和完善的状态。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大学生个体心理所具备的“排泄功能”。当某个学生的心理问题还没讲出来或者还没意识到是心理问题时,心理疏导可以引导其回忆起来、排泄出来,使其畅通心理、减轻心理负担,从而达到疏导的目的。最后,心理疏导要达到最终心理和谐的状态,不仅需要教师协助学生解决当下的心理困扰和难题,同时还要启迪学生从更深层次意义上重新建构和不断完善自己的精神世界。

猜你喜欢
心理疏导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重视EAP工作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实践与探索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与教育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加强施工企业员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探究
浅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