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金桃
【摘要】历史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其涉猎知识面广,领域众多,以多样方式呈现于教学课堂。诸如图片资料、历史文物、古体文字以及相关影视资料等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初中生历史课程学习现状,分析了不同教学法对历史教学的影响,并藉此提出了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益的实践方法,以期对历史学科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课堂教学 初中历史 历史教学 学生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037-01
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指的就是兴趣对于人的重要性。要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首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初中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追崇新鲜感的青春成长期,所以对沉闷枯燥的历史课程难以提起兴趣,所以教师要确保学生在学习中保持学习兴趣才能推动高效地学习与接受、理解新知识。
一、当前初中历史学科的学生学习情况
教育是立国之本,近年来我国对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已成为教育界同仁热议的话题。就目前初中历史教学来看,学生学习呈现三种情形:
其一为折中型。这类学生不喜欢也不排斥学习历史,且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都存在这种折中心态,缺乏自主意识,同时也乏于上进心,在诸多消极心态的牵引下,导致这类学生的学习目的除了应付考试,也就是应付教师、家长的催促。
其二为排斥型。这类学生直接的排斥学习历史,且人数占据了学生总数的半数以上,或许受制于历史课程不如其他学科的实用性与趣味性,又或是历史与初中生追崇新鲜奇特的年龄特质相悖,且在中考总分中的占比分数很低,所以导致很多学生对历史学习不予重视,鲜有愿意主动学习历史。
其三为热爱型。这类学生热衷史学,爱学历史,但在学生总数中占比较小,他们受到或是父母、或是环境等诸类因素的影响,对历史有种与生俱来的热爱。不过其中还是存在部分通过历史的学习而逐渐爱上历史的学生。
基于上述三种情形,当下亟需每一历史教师刷新自身教学理念,促成学生生成内在学习动力,唤醒、激励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准确拿捏教学关键,实现历史教学效果“质”的提升。
二、不同教学法对历史教学的影响
(一)情景复现教学法。通过对历史情境的真实再现或模拟复现,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真实的历史,从而充分调动感性认知,引发积极思考,最终掌握知识点。这是一种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与认知活动、以创设历史情境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历史学习并非单一概念记忆,还包括对人类自然历史的知悉掌握。比如,可在教学课堂环节中插入角色扮演,让学生饰演历史人物来“重现”历史,教师再从旁指引“历史”发展,让学生直接融入历史情境中体验感受。
(二)资料研习教学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为学生提供相关文献资料,让学生自主学习,又或是根据学习内容布置相关主题让学生自行搜集资料,后在课堂上对资料汇总并加以筛选、研习。由于历史课程主要以文字史料为主,对史料的整理辨析是掌握历史知识的基本方法。所以,这一教学模式主要是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参与度,使之亲自动手查阅资料来获取与历史学习相关的技能。
三、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益的实践方法
(一)开拓第二课堂——拓展学生历史视野。学生之所以对于学习历史缺乏兴趣、主动性与积极性,多因历史内容的枯燥与沉闷。而第二课堂的存在显然不同于历史课堂般严谨与拘束,其多以开展各种各样的历史课外活动为主,是历史课后拓展、历史知识再巩固和补充的重要场所,广受学生喜爱。所以,要有效提高历史教学效益,首要确保历史第二课堂的灵活性与开放性,要以学生喜欢的方式来诱发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按着自己的兴趣迈出追逐知识的步伐,逐渐爱上历史。此外,第二课堂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开阔视野,让他们能够站在深度與广度的视角下,加深对历史的理解。比如,主办历史事件座谈会、历史小故事会、历史人物辩论会、地方史考古讲坛等各种多样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丰富多彩的实践互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又如在学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历史后,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课后与自己的爷爷、奶奶交谈,询问当年的抗日战争爆发时“他们在哪里”、“发生着什么事情”“见识到了什么事情”等来复现历史;也可以前去当地英雄纪念馆,搜集抗日英雄的抗日伟绩,参观当地博物馆举办的相关抗日战争图片展,让学生能够对那一年代中国所遭受的灾难有更为清晰且深入的了解,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的同时,也让历史教学更为生动。
(二)借用现代技术——满足学生感官需求。笔者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之一。其于课堂教学中图文并茂、声色并行的运用,将历史活脱脱的呈现于学生眼前,不仅能够极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还能够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具体可感的实质画面,让单调乏味的历史知识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以多媒体设备为例,全方位立体式的重现历史场景,给予学生直观感受历史的真实体验,使其感官得以充分调动之余,也让历史有了更宽的角度,得到了更多层次的解读。由此一来,不仅提高了历史教学效率,也满足了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启动要求。此外,多媒体特有的情感渗透力,不仅能为学生再现历史真实的发展轨迹,使之亲临其境般地感受历史事件中的波诡云谲,激起情感共鸣,并悄然间在潜移默化中得以熏陶与启发。比如,讲授“鸦片战争”时,教师可选播影片《鸦片战争》,再挑选其中几个特写镜头:国库白银外流,百姓家破人亡;大量官兵吸食鸦片,清兵溃不成军……种种令人扼腕的画面能够轻易地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感知国弱民贫,痛恨鸦片对人类的荼毒,由此对毒品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与抵触。
参考文献:
[1]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于盈盈.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