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使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
卢文峰 (甘肃省白银市第三中学 730910 )
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思想品德教学必须立足生活,贴近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自主探究、合作创新,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强烈愿望,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提高学生适应现代生活的能力。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使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展开探究,希望能为广大同仁提供借鉴。
思想品德教学 生活化
陶行知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思想品德教学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将思想教育理论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促使学生在认识生活、体味生活的过程中逐渐端正生活态度,健全人格发展,受到良好熏陶,明确思想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生活与教育是统一的,不能割裂开来。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刻苦钻研教材,寻找思想教育的切入点,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感性积累深化教材,以求理论与实际的最佳结合。具体来说,就是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打开思想品德课的大门,让学生以课堂教学为窗口,深入生活,认识社会,并通过社会生活验证思想品德课所学习的理论及倡导的观念,最终达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目的。
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政治教师要彻底改变“以教材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断开发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资源,拓展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内容,巧妙地把学生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观察到的现象引进课堂教学,筛选思想品德教学的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教案,实施活动过程。比如,在教学《关心体贴父母》一课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合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待学生沉浸在母爱的回忆之中时,教师再饱含深情地问:“你们的爸爸妈妈对你们好吗?能给老师说说吗?”这一问激起了学生深深的回忆,纷纷真诚地述说着父母对自己的感人故事。“是啊,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而我们又爱自己的父母吗?”教师话锋一转就切入课题:“那谁来说说你平常是用怎样的行动来爱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又是怎样关心体贴他们的呢?”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学生欢快地自主发言,诉说着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受着幸福的喜悦。最终学生从中感悟出:关心体贴父母,应以自己的良好表现给父母带来欢乐,让父母为自己少操心,能够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整堂课下来,学生热情高涨,教学效果十分理想。可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不能只讲理论课,而应针对教学内容收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例,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增强教育的感染力。
思想品德教材中插入的一些事件、插图和场景,都是现实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在实际的教学中,政治教师要尽可能地把这些生活素材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融为一体,拓展思想品德教育的范围,启发学生走入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例如,在组织教学《相亲相爱一家人》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归现实生活,自主阅读教材,设计活动内容,开展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教材内容,感受现实生活,受到思想熏陶。具体场景如下:让学生课前准备好全家照,上课时向同学介绍自己家人的有关情况,讲述家庭生活的感人故事,真切感受父爱、母爱的真诚和无私,并启发学生思考既然父母如此关心我们,爱护我们,那我们又该如何报答家庭,如何感恩父母,并以此展开讨论,使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亲情的珍贵,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庭、热爱家人的至纯情感,促使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深恩。
此外,教师还要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生活教育资源,创设活生生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体会高尚的思想品德,从而内化成自己的道德行为。比如,在教学《尊重他人劳动》一课时,教师可结合学生中普遍存在浪费粮食的现象,让学生合作讨论,发表意见,并且当堂决定开展班级爱惜粮食活动比赛。通过学生民主商议,设计活动步骤,制定比赛细则,再通过结对互评、板报宣传、广播站播放等形式,促使大多数学生养成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渐渐地,珍惜粮食活动得到了全校学生的响应,学生不但在学校不乱扔馒头,乱泼饭菜,而且在家里也改掉了浪费粮食的坏习惯,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的普遍好评。
新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多联系实际,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生活。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政治思想教育能够正确处理自己与社会、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成为社会中的一员,以便日后适应社会,快乐生活。但现在的教育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有的学生家长只看重书本知识和学生成绩,使分数成了部分学生的奋斗目标。这就使得一部分学生即使成绩很高,考上了名牌大学,却仍然不会生活,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因为社会是复杂的,也是多彩的,生活的滋味不只是在书本上体味到的,学生还必须在实践中体验生活、学会生活,因此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必须要回归现实生活,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生活、认识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书本的知识转化为生活的能力,从而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只有将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才能体现新课程标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但并不是说我们强调生活的教育意义,就意味着可以完全用生活来取代政治思想教育。因为生活具有零散性、直接性、具体性等特点,但其中也含着一些消极的成分,所以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既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紧扣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健康成长。
(责编 冯红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