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件偶然事件所引发的对教育的一点思考
——换个角度看待弱势学生
袁中星 (浙江省丽水外国语实验学校 323000)
文章是由一位弱势学生的意外发现引发的对教育的一些思考,即教育不能太势利,应符合最广大学生的利益,要让学生公平地享受教育,要为了学生的幸福而教育。
教育 教师 学生 学校 反思
这是在一次学校组织的爱心义卖活动中的无意发现:某班的推销员林同学向学校女教师推销东西。女老师明确表示对他的东西不感兴趣,但他锲而不舍,“厚着脸皮”继续游说,最终取得成功。这位林同学是个插班生,也是让人头痛的弱势学生之一。他的学习基本为零,但每天坚持来校,上课不是睡觉,就是发呆或者骚扰同学。大家似乎已经习惯把他当作“傻子”来看待了,没想到这次的推销会他能如此大胆,而且口才了得。对比他在课堂上的表现,我认为有必要写点东西来为他“平反”,进而粗略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
林同学的问题应该不是一个个例,他的问题只是我们的教育问题的一个缩影。纵观当前的教育教学,确实在某些方面存在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反思。
教育符合最广大学生的利益了吗?学校是传播知识的地方,学校追求学生的成绩的做法能够理解,但每个学生都按一个标准(成绩)来评价或定位并不妥当。因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每一位接受教育的人都享受教育,有尊严地生活,最终达到全面发展。而对照现阶段的教育,我们不难发现教育充满了急功近利的东西,很多时候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压抑了人性。以林同学为例,他不但不是教育的受益者,而且有可能是受害者。他在学校生活得并不幸福,听不懂老师讲什么,但每天在座位上“陪坐”,不会无聊吗?他的人性没被压抑吗?每每看到他无助和困惑的眼神,我的内心都在经受煎熬。这个林同学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了,他似乎成了教育的“奴隶”,成了班级的“累赘”。作为教师,学校给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林同学和这一目标格格不入,他只会成为拉低班级平均分的最大贡献者。于是,他成了众矢之的,让人躲而不及的“危险人物”。
教育公平了吗?为了“提高成绩,优化教学资源”,很多学校会采取重点班和普通班的形式,但既然分班,那为什么不再分得更彻底一点,把在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安排在一个或几个班级,制定专门针对他们的教育目标,发展他们的个性,树立他们的信心,培养他们的特长,这可能才是真正的仁爱赏识。如果一味地把他们按照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要求,就是对他们的不尊重,因为他们一直在陪坐,内心的痛苦和煎熬,我们无法体会。所以,我们没有权利要求他在课堂上一无所获而又必须呆呆地坐在哪里。
教育的问题都是教师的问题吗?教师可能也是受害者。林同学的现状肯定不是教师希望看到的,但为了配合学校的安排,教师往往高度一致,缺乏创造性。为了成绩,一旦看到学生上课不听讲,好则温柔提醒,时间久了可能便是批评和斥责,甚至不闻不问。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教师是无能的。但限于我们的经历和视野,大多数教师也只能按现状来行事。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出在我们的教育目标定位太势利和粗俗,我们只看到了学习成绩的提高给我们带来的名誉,而忽略了那些躲在角落里学困生的暗淡眼神。我坚信绝大多数教师的内心并不希望以成绩论学生,但迫于学校评价指标的重压,教师不得已而为之。所以在很多学校,长时间的焦虑和抑郁,使得教师身心疲惫。
约翰·洛克的白板理论虽然有失偏颇,但不无道理。未接受任何教育的小孩就像一块白板,而教育则是在这块白板上画画。可惜的是,虽然送到学校来的是一块块无暇的白板,但经过不同的所谓的教育者的“绘画”之后,面目全非,有时没有主题,有时主题又太多。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反思。因为只前进不思考是盲目的。尽管教师很多时候是无助的,但又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我认为,广大教师要对“问题学生”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关注,少一点忽视,即换个角度看待“问题”学生。像林同学这样的学生,成绩差,但学习成绩之外呢?他身体素质好于同龄人,篮球打得好,铅球扔得远,这难道不是他存在的价值吗?既然他听不懂,也许可以尝试让他在课上带有一定任务性地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看一些优秀小说等,只要他的大脑处于思考或阅读状态,这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表现。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时刻牢记: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让受教育的人追求幸福,而不是遭受痛苦。社会的高速发展,知识急剧更新,今天的所学对以后可能用处不大,但学生良好个性的养成却可能影响他的一生。如果他在读书时曾经因为教师的“打击”变得自卑而对自己失去信心,这种状态可能会影响他成人后的生活。诚然,林同学在学习上是失败的,但谁敢断定他将来一无是处?
在现阶段中国的学校中,像林同学这样的弱势学生不在少数。也许这些学生没有林同学一样的优点,但这些都不能成为他们作为一个人有尊严地生活的理由。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在反思中前进,要为了学生的幸福而教育。
[1]李伟,陈志新.甘肃社会科学论教育的终极目标与工具性目标[J].甘肃社会科学,2010(3).
[2]约翰·洛克.教育漫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责编 冯红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