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在美工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2015-07-09 22:04:00韩艳梅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66000
学周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个别辅导小班化创作

韩艳梅(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66000)

小班化在美工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韩艳梅(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66000)

美工课是幼师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分为美术和手工两部分。美术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等;手工主要是运用手的技能,使用简单的工具来进行加工与创造的活动。通过美工课的学习既可以提高幼教专业学生本身的艺术素养与创作能力,同时又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为学生更好地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传统的美工课班级人数达三四十人,主要以讲解为主,学生真正参与制作的时间很少,整个教学是机械的灌输。这不利于学生对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开展。这也是长期以来中职美工课低效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决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尝试运用了小班化教学。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小班化教学更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可以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可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与创作中来,有利于学生美术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整体提高。笔者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美工课小班化教学浅谈如下几点见解。

一、因材施教,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传统的美工课堂教学,学生人数众多,教师无法一一兼顾学生,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忽视了学生间的差异性,只是将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对于手工制作,大多教师都是提前制作,在课上机械地按照制作的方法与步骤进行讲解,所追求的是操作的规范、准确、熟练与流畅;学生也是在机械模仿、反复实践,只是在复制教师的示范作品,而且这些作品整齐划一,缺乏新意与创意。同时,由于所面对的学生众多,且教师时间与精力有限,并不能面面俱到地辅导个别学生手工制作。教师只能像保姆一样,将各个知识点详细讲解,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而忽视其理解与创造。小班化教学因其人数少,教师与学生可以充分互动。这样就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别差异的需要,从而能促进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在互动中发展社会性素质,即指向于他人或群体的群性倾向,如合作、交往等素质。

二、互动学习,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采用小班化教学,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可以让师生有足够的空间来进行直接的交流与互动。如在手工课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一系列的肢体语言如动作、眼神等来与学生展开积极的情感互动与对话,这样可以改变以往学生的机械模仿,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充分运用所学来进行创作,让学生的整个创作活动充满激情与活力。学生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状态,大脑处于最亢奋状态,这样手与脑才能结合起来,让双手成为思维的工具,让学生创作出富有新意与创意的作品,让学生真正将所学知识用于创作、指导创作,在创作中达到对这些基本知识与技能的真正内化与灵活运用。

三、个别辅导,促进学生长足发展

小班化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辅助的针对性,使个别辅导成为可能。教师可以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真实而客观地记录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详细情况。这样更加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明确每个学生的优势与不足。而且,教师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分照顾到中差生。小班化教学可以真正实现分层教学,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层次来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选取最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思路。这样更加利于中差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个体全面发展。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小班化教学,个别化辅导,可以让教师发现学生的优势与不足,通过个别辅导来发展学生的特长,弥补不足,以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

实践证明,小班化教学的优势明显高于大班化教学,但要想全面推进小班化教学,取得实质性的效果,还需要我们加以不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将学习与实践、创新与总结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全面推进小班化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施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以便形成良好的评价机制。这就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教师要加强自我学习,紧跟教育形势的发展,认真学习新课改,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先进的育人理念与教学观念,真正做到心中有学生。

第二,要创设形式温馨化、设施现代化、功能学习化、风格个性化的小班教学环境,创设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的环境。外部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要重视良好小班化教学环境的营造,带给学生身心上的愉悦。这样,学生才能乐在其中,主动参与,才能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有序而富有个性化的发展。

第三,要创设“互助、互动、合作、开放”的教学模式。互助合作探究是新形势下的重要学习方式,我们要构建师生共同参与的互动课堂,引导学生以主体身份展开探究,师生共同完成探究,让课堂教学实现生本化、开放化。

总之,小班化教学是素质教育形势下的必然要求与重要趋势,更加利于学生富有个性化的发展,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利于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提高。为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加强实践与探索,让小班化教学更加富有活力与成效。

(责编 张翼翔)

猜你喜欢
个别辅导小班化创作
《一墙之隔》创作谈
高效组织绘本教学的几点心得
南北桥(2017年5期)2017-03-23 13:20:25
小班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2:56
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考试周刊(2016年51期)2016-07-11 13:42:53
小班化教学方法体系的探索
创作随笔
文艺论坛(2016年23期)2016-02-28 09:24:07
农村学校如何应对小班化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甘肃教育(2015年21期)2015-11-28 23:54:28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兴趣
创作心得
小说月刊(2014年1期)2014-04-23 09: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