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2015-07-06 06:18周本燕
南北桥 2015年1期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教学技能高中生物

周本燕

【摘    要】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要求生物教师必须要树立全新的课程理念,并且要把全新的理念贯穿在教学的始终。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逻辑思考,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維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充分的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一方面增强教师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探究式教学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能很好的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关键词】高中生物  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技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1.132

在高中,生物课程进入一个新的教学阶段。高中阶段的生物课程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课程要求。课程改革把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强调,对于教师而言,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建构学生自己的思维逻辑和知识结构。探究式教学是目前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新型教学方法。本文从教材、课堂环节设计等方面论述探究式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运用。

一、教师树立探究式教学观念,明晰探究式教学法的概念

探究式教学(Inquiry Teaching),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由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的教学方法。具体是指学生在学习某一个概念或者原理时,教师不直接讲解,而是给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独立的阅读思考,或者合作进行实验、讨论去探究问题,以自身的实践去发现并且掌握、运用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和新课标、课改提出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一要求相契合,其相同之处都是提倡在教师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事物,发现规律,形成概念,掌握理论并能够运用到实践中。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物课程要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备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高中生物学科的特点,探究式教学方法可以特殊化、具体化。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是指,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生物教材、指导学生学习专业生物学的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能够联系现实生活,给出与专业理论相关的实际现象的问题,让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起点,以问题相关的生物现象、生活实际为研究对象,通过个人探究、小组集体实验等多种形式尝试解决问题,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树立教学理念,要清楚地认识到教学是服务于学生的。在教学中,理想的教学效果源于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创造性地去掌握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研究学法的基础上去研究教法,使教师的教学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法。

二、探究式教学要创设“问题—解决”的教学情景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通常是由浅层导入—讲解知识点—强调重难点—举例说明—巩固练习五大部分构成,这使得学生参与课堂的方式受到了限制,常常只有听讲—做笔记—练习三个活动,对于教学知识,学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和记忆。在实行探究式教学时就要求教师能够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能自由地活动,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而教师,则能够针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师生合作,提高教学质量。比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中的“生态系统结构”一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讲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及范围、强调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重点讲解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成分的划分归类及其作用,最后通过课后的练习题对知识点进行巩固。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就忽略了教材中的一部分内容。在这一节开篇,教材举出了“土壤”这一具体的事物,设置了讨论环节,意图是让学生能够自主的构建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关系模型,初步探究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及其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问题的提出不能太过直接。我们可以这样提出问题:“我们的花园种着杜鹃和石榴、铁树等多种植物,它们有各自的分区,我们的园丁都会定期给它们施肥、浇水。那么,这些植物为什么能长得这么好呢?”学生的回答一般是由于园丁在浇水施肥,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联系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向学生追问“水和肥料是植物直接吸收的吗?”这时学生之间就会发生分歧,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得出水经由植物根系吸收,肥料要经过土壤中的微生物的分解,才能为植物提供营养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建构出非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模型。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充分参与到了课堂活动中,发散了思维,加深了对生态系统的理解。在随后的深入学习中,学生就开始对知识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三、教师运用多种科学方法,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在生物学中,许多的生物名词都是很抽象的,是学生在生活中难以观察到的。学生不能具体的感受,就不可能有思维发散的方向,因而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所以,教师要实行探究式教学,其中,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在教学中教师能使用多种方法把抽象的名词、知识点具象化,给学生具体的形象和想象空间,让学生有所感受和启发,从而能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化抽象为具体并不等于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各种模型,比如,细胞膜的构成和功能这一知识点,教师展示一个细胞模型,指着模型告诉学生细胞膜的位置,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知道基本的概念,因为他们没能客观的感受到细胞的存在。所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制备细胞膜实验,让学生能亲自感受细胞的结构,进而加深他们的印象,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在掌握细胞结构的基础上需要学习的一个抽象的知识点,我们没有条件进行实验观察,这时就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智慧,使用适当的教学手段了。通常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科学类比法。比如,我在讲解“被动运输”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利用学生常见的事物进行类比讲解:“门开着的时候,我们可以自由地走进走出,但是当门关上时,我们就需要用钥匙把门打开,我们才能出入。这里我们就相当于进出细胞的物质,教室的门就是细胞膜,我们自由出入就是自由扩散,但是当我们需要借助钥匙才能出入教师时,钥匙就是我们的载体蛋白。”通过这样寻常案例的解释,学生就能直接的感受到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形式及区别,进而实现对“被动运输”的掌握。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探究性教学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的运用是行之有效的。教师在进行探究性教学时,要从自身、学生实际情况和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出发,创设由浅入深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只有教师和学生双向参与的探究性教学,才能真正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探究式教学法教学技能高中生物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讨论
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浅析
微课对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探究式教学法在技工院校武术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如何高效推进小学体育教学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