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5-07-06 16:00:50赵洪彦
新课程·小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赵洪彦

摘 要:探究性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是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先进教学模式。通过对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究,旨在提出有效的措施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要让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并提高能力。因此,探究性教学模式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教师青睐的教学模式。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一、帮助学生确立探究的目标

从实际情况而言,小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其注意力也难以集中。这就导致小学生难以在探究性教学模式中找到明确的目标,也难以约束学生的注意力。

因此,教师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探究的目标,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例如,在《拔苗助长》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如果教师没有指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多数学生只会将其当作一个普通的故事,在阅读后获得一定的乐趣,却没有真正的提高。

因此,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后利用字典解决文中的生字词,并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见解归纳总结课文表达的中心思想和内在含义。此时,学生就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目的性的探究性学习,就能够在解决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积累,并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

二、注重反馈与总结

在探究性教学模式中,教师必须注重反馈与总结。进一步说,教师需要在学生探究后帮助学生梳理得失,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

例如,在《亡羊补牢》的探究性教学后,教师抽选学生分享自己的总结。学生认为这篇文章表面老夫没有及时地补救导致损失扩大,是对老夫这种行为的一种讽刺。此时,教师要肯定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付出的努力,让学生获得基本的信心。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出这篇课文同时也告诉我们如果已知了明显的错误还不去改正就会彻底的失败,如果老夫最终都没有补救,他的损失将更大。

通过反馈,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同时也对这篇文章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信心,也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探究性教学模式是一种迎合了素质教育理念的先进教学模式,但其处于发展中阶段。这就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总结与反思,不断提出完善的策略,以此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与改进。

参考文献:

臧桂英.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7).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探究性教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高中化学探究教学的实践体会
优化教学策略,保障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
新一代(2016年17期)2016-12-22 13:00:57
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10:43:20
培养探究性思维,促进初中物理的学习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