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初中生积累语言的几点做法

2015-07-05 01:16:06魏家帅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1期
关键词:积累语言课外阅读

魏家帅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还要促进学生积累语言。要在熟读背诵中积累语言、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在写作实践中积累语言,只有通过有效途径指导学生积累语言,他们的语文素养才会不断地提高。

【关键词】熟读背诵;课外阅读;写作实践;积累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这说明,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还要促进学生积累语言。那么,如何指导初中生积累语言呢?

一、在熟读背诵中积累语言

《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的手段,就是背诵。不背诵是不会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植入记忆的仓库,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我认为,现代语文教学模式应该是“以掌握祖国的语言为目的,以熟读背诵为手段”。书读得多了,背得熟了,学生对书中的文与道似懂非懂,愤悱在心了,教师才开始讲解。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经过一定的时间,就会产生如朱熹所说的“豁然贯通”的效果,既领悟了道,也掌握了文,头脑中那堆“死”的语言材料一下子活了。这种读书方法看起来非常笨拙落后,其实,这正是符合汉语特点的教学。很多专家都痛心于语文课堂很少听到琅琅书声,一些范文佳作,虽经语文教师二、三课时口干舌燥的讲析,但学生中难以将课文熟读一遍的却大有人在。语文教学应着重在熟读课文上下功夫;在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上下功夫;在背诵诗文佳作上下功夫。一课书教完了,通过检查是否读熟、是否能把该背诵的地方背诵出来,作为评价自己教学成败的首要标准。现用教材虽然精选部分古诗文和中外名篇,但数量太少了,所以我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篇目,让学生博闻强记。久而久之,学习对语言的运用就得心应手了。巴金先生说过:“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的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也说明了背诵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我们必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于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首先,要指导学生选择阅读的内容。我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来指导学生选择读物:一种是“拓展读”,即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指导学生读一些相关的课外读物,如在学完《智取生辰纲》《香菱学诗》《陈涉世家》等一些节选自名著的课文后,让学生去读一读相关的名著,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和了解文章中的人物;另一种是“迁移读”,即在学习某课后,运用学习该课所掌握的方法去读类似的文章或作品,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如在学习了朱自清的散文《春》后,我又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朱自清的其它散文,如:《荷塘月色》《背影》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朱自清散文的魅力。

第二,要指导学生学会做阅读笔记。我常常采用这样的方法:

(1)让学生用笔记本摘抄所读文章的各种要点,内容包括:佳词、佳句、警句、精彩片断、重要段落等。

(2)让学生以适合自己需要和爱好为标准,把对自己有用的文章贴在特制的本子上,并注明出处。

(3)鼓励学生自制规格相同的卡片,把文章的要点或精辟句、优美句、精彩段摘录在卡片上,采取单项形式,一张卡片记一个内容,储存信息,以便日后查找。

第三,要教給学生的阅读的方法。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深思,字得其训,句索其旨。”

我教给学生的阅读方法通常有:

(1)圈点符号法。阅读时,要把生字、新词、重要句子等用符号点出来,以便于考查和理解。

(2)批注法。在阅读中,对于某些语句,若有自己的一得之见,或对某些问题有异议,就不让灵感火花稍纵即逝,而应随手在文章的空白处写下批注,或发表意见,或提出质疑。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阅读,让学生掌握方法,学会阅读。

三、在写作实践中积累语言

作文是更高层次的积累语言。有识之士认为目前中学生作文水平每况愈下,并非危言耸听。我主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训练学生的作文。第一、日记。我告诉学生:“日记就得天天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写作水平。我一向认为这是一种很有效的练笔方式。因为它有几个特点:一是题材广泛。凡生活中的所闻所见所感所想,都可写成日记。二是体裁不限。可记叙,可议论,可抒情,可说明,真可谓我手写我心!坚持写日记真正有助于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三是篇幅长短不限。根据实际情况,写得长点短点都没关系。最为重要的是写日记可以培养自己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好习惯。日记最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者抱着完任务的态度,勉强敷衍。许多成功经验证明:只要天天记,认真记,对提高写作水平是大有益处的。第二、速写。有时我们在短时间发现有很多东西值得一写,但时间不允许,只有靠“速写”提取精华。许多作家用速写来积累创作素材,同时也训练自己的观察、表达能力。速写一般不过多地考虑篇章结构,词句完美,只简要地写成一个片断;着重考虑的,是如何准确地再现对象——这是写作的一项基本功。速写的文字表达以叙述描写为主,对象不外乎是人物、动植物,例如:“妈妈打针”,“猴子爬树”“月光树影”等。对于动态对象,当时应认真观察,做一点最简单的记录,过后再经回忆补写成篇。第三、随感。随感以记录见闻的感受为主,着重训练自己对描述对象的理解能力,文字表达以议论抒情为主。和速写相比,写随感是更为复杂的写作训练。因为它不光要再现对象,还要表示一定的见解。其中往往包含着引申、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例如见到一片茂盛的树林,在状其形貌之后,你可能会产生是谁种植了它们,它们在这里生活了多少年,将来它们会被做成什么,从而产生许多感受。多写随感,能使思维越来越活跃、敏捷,这当然也是写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第四、笔记。这是与阅读活动结合起来的练笔方式。既是对阅读内容的整理消化,也是训练自己的分析归纳能力。笔记的内容,可以谈心得体会,可以欣赏写作技巧,也可以提出疑问加以辨析。这对于运用语言精确地表达思想,使思维日趋严谨周密大有好处。除以上四种外,仿写、缩写、改写、扩写、续写等以原作为基础的练笔方式,在借鉴谋篇技巧、熟练语言表达、培养想象能力等方面都有各自的作用。另外,练笔的“作品”,一定要多多“亮相”,如同学之间交流,请老师、家长提意见等等。这样可以明其得失,调整自己的训练重点。偷偷地练,悄悄地自我欣赏,是不会有多大长进的。

语言的积累非朝夕之功,要长期坚持,教师要把“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作为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把“使学生形成积累的习惯”作为教学的任务之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语文教学中,只有通过有效途径指导学生积累语言,他们才能拥有自己的“源头活水”,他们的语文素养才会不断地提高。

猜你喜欢
积累语言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28
从《蝉》到《昆虫记》,由自读延伸至课外阅读
善于积累
文理导航(2017年3期)2017-02-17 20:00:14
点燃课外阅读的火焰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6:19
注重语言积累 提高语文素养
轻松阅读,快乐习作
如何结合课文进行段落的教学
考试周刊(2016年61期)2016-08-16 17:03:02
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石
真情体验 诉诸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