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习作评改的应然追求

2015-06-26 14:44余霞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5年6期
关键词:作文评改多元评价互动

余霞

[摘 要]教师对作文的精批细改没有换来学生习作的全面提升,反而打击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真可谓事倍功半。因此,我们要大胆放手,不仅要让学生自评自改,还要建立互评小组实施互改,并且让家长参与,与教师联手评改,提高学生积累、反思、感悟的能力。

[关键词]作文评改 多元评价 互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6-076

“有志者事竟成”,曾经激励多少人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我们语文老师——新时代的“愚公”,面对办公桌上的作文本,虽皱起眉头,可还是勤奋耕作,不仅圈出错别字,改出病句,还画出好词好句,甚至精心地从选材、内容、书写等方面写上评语。不过,我们比愚公心酸,因为愚公的坚持不懈感动了天帝,可我们的精批细改换来的是腰酸背疼、头昏眼花。作文本发到学生手里,他们往往只看一眼分数,接着作文本就躺进了抽屉。我们的良苦用心,在学生眼里纯属自作多情。《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是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要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叶圣陶先生说:“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作文到底应该怎么改?我们能不能真正“以生为本”,让学生成为习作评改过程的主体呢?

一、“解铃还需系铃人”——自评自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自改能力提出阶段性的要求:中年级学生要做到“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高年级学生应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由此可见,学生的自改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一)读一读,改一改

叶圣陶修改文章有“三部曲”。第一步就是阅读后修改。我们的大部分学生往往在写完自己的作文后就觉得万事大吉了。其实有很多的病句、错别字,他是能自己发现并修改的。所以,在每一次习作后,我们都应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学生在读自己的作文时,不仅要画出自己满意的词句或片段,还要看一看有没有错别字和用错的标点符号,读一读有没有不通顺的句子或者病句,想一想自己原来要表达的意思有没有表述清楚。我们鼓励学生不只读一遍,要坚持反复地读,反复地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二)改一改,读一读

叶圣陶说:“文章改完后,最好念一两遍。这也是个好习惯。怎么念法呢?要跟平常说话一样念,而不是像有些人在会上做报告念稿子那样念。要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这其实就是在语感上感知作品的语言、思想、内容等。在修改好后,我们鼓励学生大声地读、有节奏地读、有感情地读。学生可以自我欣赏,也可以读给同学听。为了能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习作,学生会很乐意进行相应的修改。读了改,改了读,锤炼自己的语言,语不达意誓不休。

二、“百花齐放春满园”——互评互改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生的习作肯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由于学生的能力有限,往往发现不了自己作文中的问题,但他们更容易发现别人的问题,为别人“挑刺”,给别人当老师。

(一)有理有据,“星级”评定

“我的地盘我做主”,我们放手给学生互改,学生非常乐意。可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学生会成为“无头苍蝇”,不知从何处着手。为了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批改,我特意设计了这样的星级评定表:

这张星级评定表,对评改进行了分层,学生在互评的过程中,有表可查,有星可评,降低了学生互评的难度。同时,在对别人的作文进行分析比较中发现自己作文中的问题,起到了触类旁通的作用。改完后,学生也可以针对表中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基础好的学生争取做到五星,基础较好的学生争取做到四星,有困难的学生争取做到两星,以后逐步提高。

(二)有声有色,“专家”评审

《论语》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选出组长。每一次的评改方法由组长决定,可以把作文放在中间,组员共同欣赏批改;可以轮流批改,一人改一篇,改完后交流;也可以小组与小组之间对调互改。教师每次根据习作目标确定评改的重点,如有无病句,有无具体事例,有无描写人物的方法,有无开头结尾。这样循序渐进,有所侧重。评改者必须写出评改意见,并签上姓名。个人评改后,由组长组织讨论交流,选出组内最好的一篇作文参加全班的取长补短大讨论。讨论结束后选出相应数量的优秀习作张贴在黑板报上给全班同学欣赏。

“你的作文有进步,语句也通顺了,这些我要表扬你。可是你的作文有点像流水账,无详无略,废话太多。你可以把自己的心情、想法写出来,这样你的作文就更棒了,加油!”

“你的作文写得很生动,字也很漂亮,但你的好词躲哪儿去了?”

这都是我班学生的批语。在这样的互动中,人人是专家,个个是老师。学生既虚心地汲取被评改习作的优点,又认真负责地指出不足之处,对作者和评改者都是一次共同提高的过程。

三、“春风又绿江南岸”——再评再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的评改如果打击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那一切都是徒劳。因此,评改要让学生乐于修改,主动修改,成为学生习作的润滑剂。

(一)教师评分,激励修改

无论是学生的自我修改还是小组互评互改,教师都不能当甩手掌柜。教师此时应该做什么呢?我会针对学生的修改态度和修改后的习作进行最终评定。“优秀+50”“优秀+”,这是我们班学生作文本上经常会出现的等级。优秀是学生这篇文章最初的等级。“”“50”,这是学生的修改奖励。有多少颗“”或者加多少分取决于学生修改后的文章是否清楚。这种形式的作文等级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作文在修改前后的变化,给予学生自主修改的动力,同时,给作文打等级可以保护部分学困生,让他们尝到习作的快乐。

(二)家长助评,形成合力

现在的家长生活经验、阅历、认知等方面都已今非昔比了。他们与我们教师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和自己的孩子一对一地直接交流、沟通。我们要好好利用这种资源,使之和我们的教学起到互补的作用。我们不是每篇习作都请家长评改,而是根据习作内容请家长参与。如在《我的小豆芽》一文后,有位家长这样写道:“你观察得真仔细,小豆芽被你写活了。妈妈真高兴,你真棒,加油!”双倍的指导,双倍的关注,双倍的评价,给了孩子极大的力量和信心。家长评改不仅促进了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习作还成了教师、学生、家长情感交流的桥梁。

叶圣陶先生说过:“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多年前,叶老就给我们这些“愚公”指了光明的道路。习作评改不是师生噩梦的开始,而是联系你我他的纽带。新课标下的习作评改方式应该是多元的,情让学生自己抒,话让学生自己说,文让学生自己改。多元评改,让学生在评改中学习,在交流中提高,在主动中发展。多元评改,“还权于生”,“愚公”得解放,学生的作文更精彩!

(责编 莫彩凤)

猜你喜欢
作文评改多元评价互动
浅析小学作文教学
如何提高焊工实习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作文评改“五步曲”
多元评价,不拘一格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开展科学绘本活动建构生动课堂探研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智能手机互动式作文评改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