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爱梅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导學生深入解读语文知识,增强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思维;敏锐力
新课程标准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还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自己的见解。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尤为重要,对于语文的创新思维就是要让学生打破思维模式,从另一个新的角度获得对语文知识的新见解。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动机
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都是按部就班的,遵循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从已知向未知转变。当然,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一定的好处,但是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会产生一定的阻碍。在新课程标准下,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机出发,在课堂中运用学生感兴趣的语言问题出发,再结合一些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讨论,抛开话题让学生通过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机,让学生感知到学习的乐趣,展开自己的想象有效地学习。
二、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思维敏锐力
思维的敏锐力指的是在觉察事物中具有敏捷的思维,能够发现漏下的、需求的、不寻常、未完成部分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依托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敏锐力。例如,在学习《鸟的天堂》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具体的段落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当学生提出“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中的新的生命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在颤动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摆脱教材的限制,提高思维的敏锐力。
三、既放又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要让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还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学生加以引导,既要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放飞自己的想法,又要引导学生科学地探索知识,找到创新的科学方法。具体说来,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要引导学生学会去着手发现和认识新知识和新事物,学会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改观,学会在创新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例如,针对课文中学生提出的创新想法,教师在以后的课堂中可以为学生巩固复习,让学生不断积累创新方法,从而在以后的类似问题中学会运用此种方法思考,进而提高创新能力。
四、课内课外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是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阵地,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充分发挥课外活动的作用,让学生的创新想法得到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针对教学画面感特别强的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读读画画;针对诗歌性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背背唱唱;针对童话故事性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读读演演,此外再加上小组学习和师生交流的机会,学生可以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启发,加强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其次,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观察周边事物,定期写日记、写倡议书、写通知书、出黑板报、社会调查等等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还可以在生活中增长见识,提高创造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积极从激发动机、拓展延伸知识、加强教师引导和强化课内课外活动等几个方面出发,全方位地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宋莹.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谈[J].中国农村教育,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