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POS理论下的初中“函数”概念的教学设计

2015-06-15 18:43李璐华
关键词:教学设计初中函数

李璐华

【摘要】 笔者在本文中以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函数》一课为例,浅谈在APOS视角下的数学概念教学设计。

【关键词】 APOS理论 初中 函数概念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2-86-01

数学概念是形成数学知识体系、构建数学理论大厦的基石,是导出数学定理和数学法则的逻辑基础,是进行判断、推理的依据,是形成数学知识体系的基本要素。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本质。但是目前,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有两种倾向:一是大多数教师习惯采用的概念同化教学方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偏重概念的逻辑结构,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学习是靠教师直接或间接的代替而进行的块体验、抽象,容易造成一部分中等生和学困生对概念理解不深;二是进行大量“去数学化”的实验探究,忽略了对思维的锻炼,结果整节课下来,学生对概念的内涵不能了解透彻。

1 教学背景

《函数》是2013北师大版8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第1节的内容。学生七年级上册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体会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在七年级下册已学习了《变量之间的关系》,对变量间互相依存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为学习《函数》知识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教材中从具体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中抽象出函数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分析了大量的实际问题,感受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方式是多样的,如列表法,图像法,解析式法,但都有着共性:其中一个变量依赖于另一个变量。函数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模型,对它的学习一直是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节内容让学生初步体会函数的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函数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感受事物是相互联系和规律的变化。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掌握函数概念,能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可以看作函数;根据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式,给定其中一个变量的值相应的会求出另一个变量的值;会对一个具体实例进行概括抽象成为函数问题。

3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函数概念,会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可以看作函数。

教学难点:理解函数的概念,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概括成函数问题。

4 APOS理论下的教学过程

4.1第1阶段:活动阶段(Action)

[活动1]问题1:游乐园中的摩天轮

(1)如果你坐在摩天轮上,随着时间的变化,你离开地面的高度是如何变化的?

右上图反映了旋转时间t(分)与摩天轮上一点的高度h(米)之间的关系。

(2)从图象上,你能读出哪些信息?

(3)对于给定的时间t,相应的高度h确定吗?

根据右上图进行填表(如表1所示):

首先由学生分组讨论完成,然后相互交流。

4.2第2阶段:过程阶段(Process)

[活动2]探讨:以上三个问题中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又是什么?

生:相同点是,这三个问题中都研究了两个变量。不同点是,在第一个问题中,是以图象的形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第二个问题中是以表格的形式表示两个变量间的关系;第三个问题是以关系式来表示两个变量间的关系的。

4.3第3阶段:对象阶段(Object)

[活动3]归纳揭示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给定一个x值,相应地就确定了一个y值,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归纳出函数概念后,留几分钟时间给学生消化理解概念,并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再提出:

(1)上面问题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是什么?

(2)你能举出生活中是函数的例子吗?

(3)你是怎样理解“确定”这两个字的含义的?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点评总结:理解函数概念应把握三点,一个变化过程;两个变量;对于一个变量的每一个值,另一个变量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即是一种对应关系。判断两个量是否具有函数关系就以这三点为依据。

4.4第4阶段:图式阶段(Scheme)

通过前三个阶段,学生对函数的概念以及常用的三种表示方式有了一定的理解。本阶段主要通过练习巩固,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新概念,自主建立函数的心理图式,对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函数的概念以及函数的三种表示法构建出自己的“图式网”;进而,让学生知道本课主要学习内容是什么,如何应用来解决问题,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5 APOS理论应用于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

5.1理解数学,于过程中生成概念

“函数”的概念在历史上经历了二百多年、三次修正的过程,才归纳、总结、抽象、概括为现行初中课本中函数的概念,“函数”概念是初中数学最抽象、学生最难学的内容。因此,北师大版教材的编者在编写教材时,也从分考虑到让学生参与函数概念形成的全过程,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两个目标结合起来。

5.2理解学生,从过程中体验概念

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APOS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每个学习者都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构建自己的理解;函数是学生进入初中以来第一次碰到的内容,且概念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学生理解和熟悉概念相当的困难。

5.3理解教学,在操作中建构概念

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掌握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从感知到掌握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特别是“函数”这个贯穿于整个中学阶段的核心概念,它的教学更应该采用螺旋式的循序渐进的方式。“APOS理论”揭示了概念形成的规律性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这个教学设计中,通过几个与函数相关的生活中的实例来归纳它们的共同本质特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让学生体会到函数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初中函数
二次函数
第3讲 “函数”复习精讲
二次函数
函数备考精讲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