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解决问题的视角谈历史材料运用

2015-06-05 02:54何吟程东海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拓展知识提升能力

何吟 程东海

关键词 材料教学,拓展知识,破解难点,提升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5)09-0068-05

模块专题式课程具有体例新、跨度大、多视角、思维层次高等特点,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性。但是,其大跨度的跳跃性也使历史教材缺乏明晰的时空感,且人为割裂知识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无形中增加了高中历史教学的难度。经过实践探索,我们认为恰当地引用史料资源,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下面就此谈谈笔者的一孔之见,敬请方家指正。

鉴于高中历史教材编写高度浓缩的特点,我们在教学中有必要围绕相关知识精选材料,对其扩容或进行多方位解读,达到学生对该知识较为全面的理解和认知。如在学习“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一目时,学生对德意志帝国议会,尤其是其中的帝国议会问题知之甚少,教材关于这一知识的表述为:“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作用很小,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至于德国为什么要设立帝国议会?它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它与英法美等国的议会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差距等问题,多数学生缺乏直观深刻的感知。教学中如果我们选取以下材料对此知识进行拓展,则能较好地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材料1: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说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材料2:在德国“出现了一种似乎是比较奇特的现象:普选产生的帝国议会所具有的某些民主色彩,以及普鲁士的专制主义传统,同时成为代表国家统一的主要象征。而联邦主义则是以往割据状况的痕迹。这两者之间势必要有一些较量”。

——《世界近代后期经济史》

材料3:德意志帝国的议会也绝非毫无作为。例如,1873年,为对付日益发展的社会主义工人运动,俾斯麦提出新闻出版法草案,帝国议会的资产阶级自由派担心这个草案会损害言论自由,没有通过。1878年5月发生了刺杀威廉一世的事件,俾斯麦以此为由提出取缔社会民主党,议会中的资产阶级自由派再次予以拒绝。

——黄牧航《比较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在近代君主立宪体制中,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阁对议会负责。由于德意志的统一是由封建容克地主阶级领导的,统一后的立宪制是容克地主与资产阶级、大小邦国之间妥协的结果,所以,德国在完成从封建向资本主义转化的过程中,旧的封建势力非但没有削弱,反而得到加强,立宪制下由君主和宰相掌握实权,这使得本应代表民意的议会,特别是帝国议会的作用很小,因此选择材料1,议会在德国体现实际作用。

德国本来就是由若干君主制邦国联合而成的国家,既要统一,便不能允许割据状态继续存在,因而设计了全国普选的帝国议会,既作为加强各邦联系的纽带,又作为统一的象征,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资产阶级参与政治争取民主的利益要求。同时,普鲁士拥有整个帝国领土的65%和人口的61%,又是经济上最发达的地区,加上它的武力和完成统一的成就,都使它有足够的力量钳制联邦(分裂)主义的倾向。因此选择材料2,体现有某些民主色彩的帝国议会和普鲁士的专制主义传统,同时成为代表国家统一的主要象征。

尽管帝国议会的作用很小,即便是仅能在预算上对政府施加压力,但也会随着德国工业化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而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1871年德意志帝国议会,这是我们选择材料3的用意,也试图以此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由于历史教科书主要面向中学生,不可能既精又深完全专业化,加上自身的模块式特点,无形中留下了许多待解的逻辑疑问和隐性知识,需要教师通过精选材料矛以破解。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在讲述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时,用了这样的结语:“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而同课的“学思之窗”和“学习延伸”中却分别列举了张謇大生纱厂在一战期间和战后直至1921年获得的丰厚利润,及1913—1921年中国棉纺织工业快速增长的情况。两者在逻辑关系上显然有冲突之处。此外,2013、2014年安徽省高考文综卷第15题均以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作为考点命制,但两道试题对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认知却有很大的差异。2013年第15题以发展的视角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放在相对长的时段内进行考查,重在突显它在这一时段内不断发展壮大的态势。2014年第15题所选材料及其设问则清楚地表明:中国民族工业的典型代表棉纺织业在一战期间呈快速发展状态,“迨欧战告终”便“一蹶不振”。这两道考点相同、选材不同的高考题,因其对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状况的不同史学认知,一经在高考试题中前后出现,使众多一线历史教师中产生这样的疑问:一战后的中国民族工业究竟是迅速萧条、“一蹶不振”?还是处于持续发展之中?显然仅凭教材上的知识教师很难说清,学生也难弄明白。因此教师有必要借助近年来的相关史学研究成果,通过选取如下材料对这一知识点进行必要的补充,以拓展学生相应的学科知识,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性认知。

材料4:经济史学家杜恂诚对一战后民族资本的增长情况作了以下统计:“一次大战后的1919—1922年这4年中,新设企业673家,创设资本达21235.3万元,远远超过前5年的数字。”“1923—1927年这5年,新设企业共608家,创办资本额共约10322.7万元。这5年新设企业的数量超过了1914到1918这5年间的数字,资本额也接近那5年的水平。”棉纺织业方面,“1890—1911年的22年中,中国新设本国棉纺织工厂24家,创办资本总额1863万元,而在1912-1927年的16年中,新设本国棉纺织工厂86家,创办总资本13670万元,这后16年的新设纱厂家数和创办资本总额分别是前22年的3.5倍和7.3倍。从实存数来看,1912年中国本国纱厂22家,纱锭51万枚,仅仅过了10年,中国本国纱厂就发展到65家,纱锭163.2万枚,1927年厂数72家,纱锭201.9万枚。”由此他得出结论:“看来,一次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在中国重新加强,中国的产业资本还是有所发展,正如一次大战前,列强在华经济势力没有减弱时,中国产业资本有所发展一样。”

杜先生的研究至少可以从一方面证明我们对战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不能简单地一以概之,应用更具体的数据说话,也应详细考察各地的发展状况。借助材料拓展较笼统的历史结论,学生的思考和判断会更客观。

高中历史部分知识因专业性强(如法律和艺术的专业用语、哲学用语及其争论、古代政治制度等)、过于抽象、或理论层次要求较高等,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困难。因此在处理这些内容时,教师需要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选取恰当的材料,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渐进地剖解知识难点。人教版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一直是高中教学的难点,学生对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异同点的理解尤为困难。下面这段教学片断的设计,就试图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通过选取恰当材料,化难为易。

材料1: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

——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

问题:这段材料反映了朱熹和陆九渊的主要分歧是什么?

本段材料选自教科书中的“资料回放”,陆九渊以高浓缩的笔墨概括了“鹅湖之会”辩论中朱熹与陆九渊的主要分歧。由于本段材料用的是古文则又含有丰富的哲学知识,短时间内学生只能结合材料和书本知识对二人主要分歧形成初步印象。对于二者的主张异同,需要教师进一步展示材料进行破解。

材料2: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须着逐一件与它理会过。

——摘自《朱子语类》卷十五

问题:如何认识朱熹的主张?

朱熹认为“理”存在于世间万物之中,他强调“格物致知”,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主张多读书,多观察事物,并根据经验,加以分析、综合与归纳,然后得出结论,只有这样才能明“理”,所以,朱熹主张“先观后悟”,但陆九渊却批评朱熹这套途径太繁杂和支离。

那么陆九渊的主张是什么?又该如何理解呢?

材料3:“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

——摘自《陆九渊集》

陆九渊认为一个人在孩提时代就知道爱父母,长大晓得尊师重长,说明爱心生而有之,伦理道德原本在人的心中,“心即理也”。他主张“发明本心”,心明则万事万物的道理自然贯通,不必多读书,也不必忙于考察外界事物,去掉心里的遮挡,就可以通晓事理,所以尊德性、养心神是最重要的,并反对多做读书穷理之工夫,以为读书并非成为至贤的必由之路。他认为学问越是简单越容易广为人知,而繁琐支离的学问不易传播,所以,他讥讽朱熹的即物穷理为终究沉沦的支离事业,而自己的发明本心是博大悠久的易简功夫,显然,陆九渊主张“先悟后观”。因此朱熹批评其“太简”。

二者的争论没有结果,也带给我们不同的启示。从朱熹那里,强调博学广识,在陆九洲那里,注重多思和以心感知,强调一个“悟”字。

材料4:事实上,所有的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唯理主义、经验主义,所有一切宗教,所有一切人类思想,都曾经标志着人类或一部分人类所曾处过的阶段,都对人类进到目前的状况作出过积极的贡献。

——顾准

问题:如何认识鹅湖之辩?

鹅湖之辩虽然没有结果,但却推动了理学和心学的发展。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该段材料理解理学和心学对人类思想产生的积极贡献,并认识哲学的最大作用不在于给出既定的标准答案,而是引发人们不断思考与探究。

我们以鹅湖之会中二者之争论,引导学生比较分析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基本差异,进而探讨二者的殊途同归,试图通过史料进一步理解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和意义。以史料切入,做到论从史出,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与探究。

借助材料破解教学难点,需要教师对教学难点有准确的把握,并能找准难点的突破口,在此基础上选取合适材料,由易到难地设置问题,同时引导学生结合材料及所设问题循序渐进地突破知识难点。

历史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历史是内容极其丰富且相互联系的多面体,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观察到历史发展的多个侧面及其线索。针对主观的历史,不仅在于引导学生把握史实,理解历史发展过程,还需要注重运用探究学习,从不同的角度、立场深刻理解历史基本结论。如关于中国近代史,从政治史的角度看,中国近代史确以救国与革命为主要线索,“革命史观”是言之成理的学术观点。如果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从器物层面到制度乃至思想文化层面,近代中国则经历着一个由古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这便是“现(近)代化史观”的看法。

例如,改革开放前的中学历史教科书讲:“洋务运动的发展过程就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逐渐买办化的过程,是中外反动势力进一步勾结的过程。”而当前“一标多本”下的各版本教材对洋务运动一致评价为“开始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二者相去甚远。同样一件事,为何如此?对于洋务运动到底该如何认识?就此生成问题,既突破教材,又能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教师展示情境材料,组织学生深度探究:

材料1:所谓洋务运动(或称“同光新政”),乃是清朝统治者在汉族地主官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取外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地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为目的的运动。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反动的、卖国的、并以军事为中心的运动。

——牟安世《洋务运动》(1956年)

材料2:比之欧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后实现的产业革命,洋务运动像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卖的,不是批发的。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支离斑驳之中。……这几方面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变化,构成了近代化一小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3:从世界文明史的视角来评价这一时期的自强运动,我们并不着重于它所提出的“求强”“求富”的口号,也并不着重它的任务是否完成,我们看着的是,这场运动是否顺应了世界文明前进的大潮,是否代表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是否为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过渡做出了贡献。

——马克《世界文明史》

问题:上述3则材料分别从什么角度评价洋务运动?其着重点有何不同?并简要评析材料观点。

中学历史教学对洋务运动评价,自1999年全国高考试卷实现了开放性的评价考查后,似乎一夜间开放了,多视角、不同史学范式等等评价依据,突破了以往脸谱化线性的斗争史观,拓宽学生的视野,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意识。之所以选择上述3则材料,是因为它们分别从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和文明史观的角度阐释对洋务运动的认识评价。多样化材料的选择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形成多元化的历史认识。但是由于阶级立场、史学范式甚至时代背景、地区差异、个人好恶的不同,对历史的认识评价也有差异,自然得出的结论也迥然不同。所以,对洋务运动的认识,也就呈现了如材料所阐释的多样性和多元化特点。同时,在这种探究过程中,教师必须正确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一是保持学生探究的方向和目标,防止脱离历史轨道;二是需要提供相应的评价标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坚持把握历史最本质的主流,评价历史事物不仅应看到它没做什么,还应该看到它做到了什么,多一些温情与敬意。

历史材料是历史教学的基础,是进行历史思维的基本素材和对象,它能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增加教材的灵活性,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离开了史料,历史知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我们学习历史的路径其他正是通过历史材料接近还原历史事实,并在此过程中得出历史认识。教师有责任认真研究还原历史的路径,为学生思维发展奠基。

【作者简介】何吟,男,1968年生,中学高级教师,安徽省霍邱县教研室中学历史教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及命题研究。

程东海,男,1977年生,中学高级教师,安徽省霍邱县第一中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

【责任编辑:王雅贞】

猜你喜欢
拓展知识提升能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
电子书包教学策略探究
阅读,学习的过程
找准 “自学” 着力点,提升数学综合素养
浅谈如何建立和完善财务会计诚信的工作机制
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实践探索
例谈利用乡土教材提高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提升
运用模型思想解决问题的案例研究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音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