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本朝 孙培 高峰修
[摘 要]线性代数是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于其内容抽象,概念繁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结合课堂实际教学改革实践,谈一谈在课程教学中如何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 线性代数
[中图分类号] G4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0-0043-02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被动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让学生好学、想学、会学,既能掌握学习的客观规律和方法技巧,又能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真正达到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更积极、更主动、更自由地学习为目标,从而实现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目的。[1]
线性代数课程是讨论代数学中线性关系经典理论的课程,是普通高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其理论的严谨性、方法的灵活性以及与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性,使得它在工程技术、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等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有力工具。同时,它也为后继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必不可少的理论根基,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综合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
在现行的大学教室中,传统的线性代数课堂教学还是以“投影+板书”满堂灌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为主,大多采用的是“给出概念,证明定理,举例说明”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这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实际上并没有从学生认知的角度出发,不能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难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难以教会学生必需的规范理念、与人合作的意识和方式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因而并不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2]下面笔者就结合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思考,谈一谈如何在线性代数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一、精心设计课堂,以问题驱动式教学促进自主学习
(一)解决问题是提高学习内驱力的关键所在
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三步走的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用身边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点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最好的驱动力。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寻求源于生活实际、有趣而又难度适度的问题,促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思考,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明辨性思维,达到让学生自发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例如在解方程组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提出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某城市交通高峰期间,已知有两条单向车道的交叉口处每小时进入和离开的车辆数,计算在四个交叉口间车辆的数目?(示意图略)”
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启发学生主动思考,设立相关变量构建模型后得到一个四元一次方程组。然后让学生回忆中学所学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方法,思考问题中的四元一次方程求解,诱导学生从先验经验中探求知识点的融合点,进而引入本次课的主要讲授内容,这样很自然的完成了知识点的衔接和过渡,也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了激发和满足。课后还可以针对此问题让学生做深一步的思考,比如为避免车流量过大,通过对车辆数目的调节,提出信号灯的红绿灯时间设置问题等,让学生在学习中加强数学思维和数学建模能力的养成。
(二)精心设计教案,用多种教学方法掌控课堂
没有正确的思想,不可能有正确的行动。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明确本次课的学习目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习过程,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把教案设计为学案。例如在解方程组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首先举例演示方程组的求解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方程是否保持相容性,从而总结阶梯型方程组的特点,得到其概念。在对比方程组的化简过程与对应系数所构成的表格的关系中,给出一般方程组的求解方法,即只需对其增广矩阵进行化简就可以得到方程组的相容解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注重反馈和交流,改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单兵作战为协同作战,单边活动为双向互动,让学生不仅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快感,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改革评价机制
(一)开展好课内自学与讨论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课时适当安排研讨内容和研讨时间,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等教学方法,在阐述问题与讲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自主学习材料,材料不应局限于教材,可以是参考书、学术论文、网络资源等多种形式,结合预留的与知识点相关联的小课题,鼓励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合作,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利用计算、实验等方式合作学习,归纳总结,最终以口头报告或书面汇报等形式进行考核,必要时可进行编程仿真检验结果的合理性。预留课题应难易得当,层次分明,区分度强,并具有可操作性和一定的实际意义,适合低年级本科生的知识架构和学术背景,供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选择。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小组评比机制下,促进学生间的团结协作能力。这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求知欲,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动手实践,主动思考,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见解、观点,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感。
(二)在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权利的同时,教师也应担负起“监管”和“导引”的责任
要避免出现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无的放矢的情况,教师应适时恰当的给予正确导引,在容许学生随意扩展思维广度的前提下,把学生的讨论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引导学生的讨论方向,但不能打击了学生的发言积极性,造成无人发言的尴尬局面。教师必须有充分的准备和良好的课堂经验,能应变各种突发情况,较好的掌控课堂。另外,还要避免出现在小组合作中,只有部分人做题讨论,其他人坐享其成的滥竽充数现象,应强调小组内将课题任务或大作业的详细分工落实到人,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三)采取多种指导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实现从“授之以鱼”——掌握新知识,到“授之以渔”——掌握学习方法,主动探求的转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养成。通过多种灵活的手段指导学生自学与讨论,是重视发现学习的过程,即让学生通过自己自主学习挖掘知识形成的过程,养成探究性思维的学习方式。指导过程中可以进行集体讲解,也可以进行个别化指导,要善于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利用网络扩展学习空间。应积极开展互动式教学,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引入基于提出问题的自主学习模式,针对课内外预留的课题,开展专题讨论、一对一辅导等多种形式,建立课程学习QQ群和课程论坛,将学习资料共享网络硬盘等方式,加强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可随时在网络上研讨和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另外,教师应鼓励学生阅读拓展论文、观看名校相关MOOC教程等多种学习途径,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三、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线性代数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材在理论知识应用方面的实例很少,教师可结合本专业特点适当增设实例。比如用矩阵的相关知识作投入产出分析、优化分析;用向量知识解决分步决策问题;设计最小二乘法的应用等,让学生在学习书本上知识的同时,了解到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通过线性代数在所学专业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另外,课外练习中还可开设适量的实验内容,介绍讲解常用数学软件的基本操作和运算方法,鼓励学生上机实验,学会利用计算机求解线性代数中的相关问题。教师可先拟定一些典型、可用线性代数知识来解决的实际应用问题(如前面所提到的专业相关的一些实例)来建立数学模型,用MATLAB或Excel等数学软件求解和绘图,教会学生借助计算机来求解线性代数问题,从而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视野。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由此可见,自主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如何在线性代数课程教学中充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仍然有很多工作值得去研究和实践,只有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大的空间,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奠定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坚实基础,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兆军.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苏华.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6):15-18.
[3] 吴艳秋,邹黎敏.新课程教学改革下的线性代数课程教学[J].大学教育,2013(12):73-74.
[4] 陈怀琛,高淑萍,杨威.科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与线性代数改革[J].高等数学研究,2009(2):23-25.
[5] 同济大学数学系.工程数学线性代数(第六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