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艳艳
语文学科既有其工具性,更有其思想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对具体的文字的理解,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就可以很好地将德育教育与知识传授结合在一起。因此,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课文,学写作,搞活动时,都能进行德育教育。
一、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可能性
语文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进行德育渗透是由教学的教育性和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来决定的。
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容量大,每册书共六个整合优化单元,每单元四篇以上的课文,中外小说、戏剧单元为学生展示了人生百态,让他们感受到兄弟情深,父母恩重,人民的优秀品质等等。散文单元为我们学生展现了祖国山河的无限魅力,使得学生在在欣赏秀丽的自然景观中产生的不仅是美的感受,亦有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这些文道皆美的课文,不正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可以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教材吗?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一)语文课堂上可巧作引导
1.深入细致地寻找文本中包含的思想道德因素
从课文出发,寻找文本中包含的思想道德。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选取的文本大多数是名篇佳作,工具性、文学性与思想性俱佳,教师只要不失时机,抓住切入点,稍作引导,就可以对学生产生细雨润物、潜移默化的影响。
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收编了海伦·凯勒《享受生活》这篇文章,课文旨在让学生感受海伦·凯勒的健康、阳光的心态。在教学前,我布置任务,让大家先自行查阅资料,了解作者背景,教学开始前,先让同学们自己把查到的资料进行分享,最后任务基本完成时,引导学生联系贝多芬、奥斯特洛夫斯基、张海迪等杰出人物的事迹。通过学生们的参与,课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对面对挫折、不幸,要勇敢顽强面对的积极心态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意义。
2.在有关民俗内容的课文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民俗民情是先辈们流传下来的风俗传统,集聚了浓厚的文化情感,结合富有情趣的民俗内容而引发的教学延伸,可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无形的熏陶作用。如学习《端午日》《本命年的回想》等课文时,学生通过文本可以认识湘西地区端午日的习俗,穿新衣、蘸雄黄酒画王字、赛龙舟;认识京郊运河地区过年时的习俗,炒玉米花、喝腊八粥、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送灶王爷上天等。再通过介绍中国各地的民俗,要求学生调查本地民俗的特色,办个小展览,使学生了解中国民居文化源远流长,感受我们民族的智慧,培养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推崇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在作文批改中适当点拨
文字能真实的反应自己的情感,学生的作文能直接再现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作文教学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我们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言为心声,让学生们写自己身边的事、写自己切实的感悟,学会和自己交流,聆听自己的心声。语文教师可乘机将作文的批改作为与学生交流的一块阵地,评语坚持以鼓励和引导为主的原则,持久下去,用心灵唤醒心灵。
学生写同学间的矛盾,我们就顺势启发学生要宽容待人;写考试成绩下滑失去信心,我们可以鼓励学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要自信。作文也有意识地选择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话题,在批改和评讲中作思想引导。如当代孩子在家中受溺爱,不懂得为父母分忧,我就要求以《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词为话题写作,培养孝敬父母关心家人的意识。
(三)在语文活动中积累熏陶
名言警句,言简意赅,道理深刻,有警醒人的作用。我坚持让语文课代表每周在黑板一侧写一则名言警句。当学生出现做事缺乏恒心、毅力时,我会选择一些对这些学生有警省、启发的名言,让课代表写在黑板的右边。鲁迅先生的“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董必武的“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王国维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