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背景资料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15-05-30 14:24严云霞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5年11期
关键词:背影长征背景

严云霞

背景资料是指与课文相关的,对人物、情节和内容有价值的资料,通常包括作者介绍、写作目的、社会背景等。选入语文教材的课文应该说都是优秀作品,是人类文明的精华。但是,有些课文离学生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或者因为时代间隔,或者因为对文化背景了解不深,往往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产生许多障碍,使学生对文本感悟不深,情感体验不强,甚至导致对文本价值的曲解。

笔者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并借鉴同行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从背景资料的课堂意义和策略选择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课堂意义

1.点燃课堂的情感火花

一切学习动力来源于兴趣,有了兴趣,学习的效率就会提高。学生们总是在一定的情感状态下从事学习活动的。讲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能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读散文或诗歌的课堂上,尤其需要好的情感氛围,有时候,通过介入背景资料的方式就能很有效地达到这一目的。

2.深入解读文章的主题

教师适时、适度地把背景资料呈现给学生,就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如《长征之歌》单元,教学的真正的难点就在于长征距离现在已隔多年,与现今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较远,学生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和意义较难体会。因此,罗天涛老师在设计这一单元之前,就用了一课时的时间补充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长征,感受长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走近长征中的关键人物毛泽东,尤其是要诵读毛泽东在长征期间所作的诗词以及需要背诵的《诗人·领袖》,感受诗人的博大胸襟、豪迈性格和革命情怀。

3.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语文教材所涉及的教学内容非常广泛,在此基础上适时的引用的背景资料,会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再阅读的兴趣。学生不再满足于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背景故事,他们会以此为生长点,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方法寻找更多的相关资料,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二、策略选择

背景资料引入教学过程中的时机与方式很有讲究。只有适量适宜得当,才能达到“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的效果。

(一)该出手时才出手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会选择在新课导入时向学生介绍背景知识,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而实际上如果不论什么作品教师都在课前介绍相关知识背景,那么可能会让学生在阅读前就有了某些固定的理解,那么学生就无法自主阅读、感知、体会作品,这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笔者认为教师只有在上课之前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难点和重点,背景资料是“该出手时才出手”,这样才能对理解文章的主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笔者曾听过一堂《记承天寺夜游》的公开课,在朗读、译读、品读环节后,教师让学生思考苏轼的内心应该有什么?学生说快乐、欣喜。教师在肯定学生答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教师先结合闲人的注释“清闲的人”,带领学生从字面理解“闲人”二字的含义。接着教师又在屏幕上投影了苏轼21岁高中进士,43岁遭遇“乌台诗案”,出狱后身居闲职,45岁时被贬黄州的资料。此时学生在背景资料引导下都说出了文中看似快乐的苏轼,内心其实还有有愁、有忧、有悲,但是苏轼没有沉溺于失意之中,而是寻求解脱,可见他是旷达之人。这一堂课背景资料的使用既适量又适当,加深了学生对人物和主题的把握。

(二)方法多样

介绍背景的时机教师应该掌握好,而介绍背景知识的方式也是可以多种多样的。可以直接由教师介绍,也可以让学生参与为主,还可以师生共同补充。除了教师直接介绍背景知识,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搜集相关资料,课堂上让学生自己介绍。教师在介绍背景知识的时候可以采用提问方式,也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或声情并茂感染式等。此外,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

例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课,笔者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杜甫的思想感情,设置了“为什么在我们眼中那么平常的一件事——茅屋被秋风吹破,却能在诗人的内心掀起如此的惊涛骇浪呢?”这个问题。聪明的学生很快就从页下注释找到了一段背景资料,但是学生对于“安史之乱”的认识,还是粗浅的。这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安史之乱”的史实音像资料,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唐朝天宝年间,玄宗骄奢,不理政事;奸臣当道,权倾天下的社会现实。

(三)有选择、有侧重

面对浩如烟海的背景资料,教师要审时度势,认真权衡,因文而异、因需而异,灵活选择,适当补充背景资料,把背景资料有选择、有侧重地融合于文本的阅读感悟之中。

比如《语文学习》2008年第1期刊登了董水龙老师的《追寻远去的父爱——我教〈背影〉及思考》一文,董老师在课堂上引入翔实的背景资料对《背影》作了深入阐释,董老师在引导学生讨论“作者为何以‘背影为题,为何父亲留给儿子最不能忘记的偏偏是‘背影”这一问题时,引入两则背景材料,从中可以看出朱自清与父亲的矛盾这一事实。基于这样的事实,董老师认为父亲在儿子心目中的形象太差,正面形象不好,所以只能隐笔于背影了。笔者认为资料中父亲的两桩丑事,虽然是事实,但与《背影》中父亲的形象并不相干,是没有必要介入文本阅读的。

猜你喜欢
背影长征背景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两个背影
背影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背影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长征六号为何能快速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