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文
“语文”顾名思义就是言语与文字的组合,如何教好语文,就要从文章的读、语言文字的品、内容的悟来入手。以读为本,读中品、读中悟,通过“读品悟”的教学,让学生把书读懂、读活、读美,感受汉语文化的无穷魅力,故称之为语文教学中的“读品悟三部曲”,即静读、静品、静悟三种学习状态。让学生在静读中自主学习;在静品中咀嚼词句;在静悟中表达感受,少些浮躁,少些花哨,务实而高效。
一、动静结合,绽放异彩
语文课堂不能一味的动,这里所说的“动”应是基于“听说读写”之上的言语能力的积累、感悟、品味和运用,有目的高效的动。而“静”亦不是表面所呈现的安安静静,这里所说的“静”是思维、观察、品悟等能力的根须在活跃地汲养、生发的静境。
1.语文教学,要静中求动
“动”是中学生典型的个性特征,对于活泼好动的他们来说,如果经过恰当的引导,往往能很好的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课堂需要学生主动、自动、能动。如何调动学生参与活动,关键是一个“动”字。首先要引导学生“身动”:如动脑、动口、动手等遵循学生的天性,突出肢体语言训练的实践性特点。如我在教学《愚公移山》这课时,围绕文中的每一个动作细节“荷、叩、垦、箕畚”,叫同学做相关的动作表演,要求动作表演到位,叫几个成绩不好的内向的同学上台表演,结果出乎我的意料,他们动手动身的能力极强,模仿得惟妙惟肖,同学们掌声不断。在动中理解感悟词义,既让学生动起来,又加深理解了词义的印象。其次要引导学生“心动”:如鼓励学生质疑,还是以《愚公移山》为例,笔者设置了这样的一个环节:谁能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经大家评议,颁发“善思质疑”荣誉称号。结果,经评议语文课代表的问题——“为什么课文写小孩参与移山,写大人不是更好吗?”获奖。问题一出,学生马上活跃起来,一个平时比较调皮的男生回答:这样写愚公移山的影响之大、有老少齐上阵,众志成城的意思。若换成大人,达不到这样的表达效果。让学生“心动”起来,就要给学生商量的权利,留有思考、质疑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使学生的学习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发展、生动活泼之中,静中求动,动到实处。
2.语文教学,要动中求静
朱熹曾说:“静者,养动之根也。”课堂需要活力,也需要静思品悟,静下心来思考是探讨研究的基础,是知识内化的重要过程。新课标要求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上文设置的“心动”环节,就是一个动中求静,静中求动的相辅相成的过程。心动的前提是“静”,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静的空间,才能深入思考、探究、质疑。思维是一个过程,它需要时间,在接触所学知识前需要思考新旧知识的联系,做到新知的自然过渡和旧知识的深化,构建出自我的知识体系;在结束学习后,也要留足安静的时间,探究重难点,逐步内化转化吸收。静思需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一位学生的头脑都动起来,就要有意识地创造“静”的课堂,给那些思维稍慢的学生思索的空间,避免浅尝辄止。
二、读思结合、深入品悟
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老师们认为语文课要“读”占鳌头。课堂上给足读书的时间和量,默读却被冷落在一旁。不经意间,阅读教学步入了“读”的误区,合理安排好朗读与默读的时间分配,让“读”发挥最大的效能。每个人都知道朗读时不可能静心思考,与其让学生有口无心地朗读,不如在课堂上默读“静悟”,培养其一边静心默读,一边拿笔圈点勾画,帮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静悄悄,学生集中思维,要珍惜这重要时刻。”学生在初读感知文章内容时、品味精美句段时就要让学生默读,静思默想,只有这样才能抓住一个句子、一个词语细细咀嚼,品出其中的味道内涵。教学《与朱元思书》时,对异水奇山的描写,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品出了水的清、迅疾的特点且运用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奇山奇在高峻险的特点等;悟出作者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旨趣。因此,语文课就要给学生创设一个默读的“场”、细品的“场”,静思的“场”,回归语文本真的课堂。
三、调控感悟,有效合作
教学中动静的转化是相对的,动中求静、静中求动都必须遵循自然、有效的原则,否则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教学活动,课堂的静和闹是个相对的问题,不一样的课需要不一样的课堂氛围,有的闹多于静,有的静多于闹。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把握好这个度,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特点,进行合理有效的“动静”搭配,随时有效调控教学环节促进学生自主感悟,让有效调控与自主感悟有效合作,在我们追求充满灵动、诗意的课堂中让动与静相得益彰,“读品悟”三部曲奏响课堂的和谐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