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年级现代文教学中渗透积极人格的培养

2015-05-30 14:24陈丽蓉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5年11期
关键词:读书节藤野托尔斯泰

陈丽蓉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八年级下册文言文来势汹汹,但是现代文教学依旧不可偏废。这就要求教师要应该针对具体的学情,不断寻求促使学生积极投入现代文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四个单元现代文教材潜在的智力价值和精神价值,将心理教育与现代文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心理教育,进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

一、抓住重点,用教材的积极意义健全学生人格

鲁迅先生的作品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懂其精髓的,在教学重点的设置上,我们可以就教材的积极意义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让八年级学生的心智得到教育。《藤野先生》是一篇传统课文,是鲁迅对20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经历的回顾,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热情歌颂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洋溢着一腔爱国之情。学习这篇课文,重点就是使学生从中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

诗化的散文《春酒》,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教师在讲授时可以利用文本中投射出的对童年、故乡、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让学生再次受到热爱家乡美德的润泽。

二、设置情境,从人物形象上树立积极范本

八年级下册有许多现代文是名家名篇,文本中有很多积极正面的人物形象。这样的文章我常设置情境,用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去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比如第一单元都是写人的,它们或追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现名人、伟人的某一侧面,人文内涵深厚丰富。在单元课文学习时,我就尝试把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相结合,使学生投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中,置身于自己喜爱的情境、活动,再造一个积极、正面的学习情境。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传记《列夫·托尔斯泰》中,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学习这篇课文时,为了让人物形象更鲜明,我设计了“记者发布会”的语言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记者与托尔斯泰,让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与大师对话交心,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大师的精神世界。

在我看来《再塑生命》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有两个:既表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教师形象以及她那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展示了一个盲聋哑女孩的精神追求。为了让学生对人物有更加深刻的领会,我曾设置了以下两种情境,从人物形象的把握上为学生树立积极的范本。

三、捕捉兴奋,读写结合延续积极性

叶圣陶说,“文章就是例子。”尤其是八下教材所选的文质兼美的现代文,因此,借助课文指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的,既降低了写作难度,又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仿写:要求既可以对整篇文章的全面仿写,即对课文的立意、情节、技巧、结构等进行全面的模仿,也可以对课文的局部仿写,即对文章的某种写作技巧,表达方式,描写方法等进行模仿。仿写可以加深对所学课文的理解和欣赏,并锻炼到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

续写:续写就是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情节接着写下去。初中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只要能够给予他们机会想象,他们就能让你一次次的惊喜。课文的续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这样的练习,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在与课文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一致性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新意。

四、活动助推,展示积极性

这里的活动指的是把八年级下册的综合性活动和读书节结合开展的活动。我校每年开展一次读书节活动。结合校园读书节,活动可采用征文比赛、诗文朗诵比赛、读书专题报告会、课本剧表演、读书笔记展示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第一单元单元安排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我要求学生在家里为母亲沏一杯茶、刷一次碗、捶一次背或者是洗一次脚等,来学校再进行交流;也可以收集歌颂母亲的诗文进行“经典诵读比赛”;写一篇表达对母亲真情实意的文章参加征文比赛等等,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伦理亲情,引导他们感受爱,理解爱,奉献爱。

猜你喜欢
读书节藤野托尔斯泰
七颗钻石
藤野先生谈鲁迅
藤野先生眼中的鲁迅
最是一年春好处,正是读书好时节
——上海高校读书节活动回顾
忘记自己的人
追问,让文本解读走得更远……——从《藤野先生》的阅读教学所想到的
读书节活动编排质量探析
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