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人格教育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渗透

2015-05-30 10:48李家玉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5年11期
关键词:天姥山文言文人格

李家玉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实施审美与人格教育的现实意义

1.高中生需要审美、人格教育

在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人生面、价值观的形成时期,特别是在此时期,高中生的心理往往会出现矛盾性。他们一方面想发展自己的个性,自己能独立处理事情,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其结果又不能尽人意,他们在遇到困难时或无法解决问题时又期待得到家长的帮助。再加上外部环境的影响,高中生难于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如果此时学校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则会引发他们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所以要加强对高中生审美、人格的教育。

2.高中语文教育需要审美、人格教育

全日制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中,需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不仅仅是把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会做人,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所以说,在高中生之间进行审美在、人格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之一,也是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要求之一。

二、高中文言文中审美与人格教育的内容

1.审美教学内容

在审美教育内容中,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去感知审美内容,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形成一定的审美观,同时学会创造美。

(1)审自然美。在高中文言文教材中,很多教学文本中对自然风光进行了一番细致的描写,文本中的一些语句能打动人心,给人美的感受,陶冶人的情操。例如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作者以“落霞”“孤鹜”“秋水”“长天”这四个景物描绘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是一个写景的绝妙诗句。在这一句中,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成为一体,构成了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然天成的绝妙好图。又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作者先说:“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作者用“烟涛”为下文写景作铺垫,然后“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在此句中作者把天姥山和天进行对比,有直接说出天姥山怎样高,却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仿佛那高峻挺拔、在云霞里时隐时现的天姥山就在我们眼前,唤起了我们的幻想,跟着诗人一步步地向那梦幻境界飞去。

(2)审人情美。人情美在高中文言文中体现更加集中、更加典型,对高中生的感染和熏陶作用更加强大。例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作者老妪为线索,叙述母亲和祖母的事情,抒发了自己对母亲和祖母的思念之情。“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作者借此句表现了夫妻之间相依相爱的感情。

(3)审艺术美。不同的作者都有自己不同的艺术风格,这是高中文言文教学审美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内容美和形式美。内容美是指文本的思想美、精神美、情节美等,能客观地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形式美是指作者驾驭文章的语言、结构、风格等之美。仍以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为例:在形式美上,作者非常注重细节方面的叙述,“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寥寥几句,勾勒出了作者与妻子两人在轩内唱和相随的欢乐情景,抒发了作者对妻子的深深怀念之情。

2.人格教学内容

在高中文言文之中,人格教育结合社会现实,立根于教材,以“仁、义、礼、知、信”等为教育核心,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以培养学生健全、独立的、健康的个性。笔者认为,在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时,主要是从下面两个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高中生进入高一等的学府之后,虽然辨别能力有所增长,但是在一些是非问题方面难于判断。所以要对学生进行思辨能力的教育。例如《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中,孔子对冉有、季路进行委婉的指责:“‘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反驳了他们的言论,批评了他们的做法。使学生明确在事情面前,要养成良好的思辨能力,对于自己的错误所在,不能持推卸责任的态度。

(2)培养学生真、善、美等人格。高中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载体,在这个载体中,传统文化中宝贵的真、善、美等人格精神得以延伸、传承。我们应该让高中生更多地在传统文化经典中获得更直接的人格美的教育。

猜你喜欢
天姥山文言文人格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天姥山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唐诗之路天姥山
雪中游天姥山
雪中游天姥山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