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宝山
为了有效推进新课标新课程,促进“自主互动学习型”课堂的建设,彻底改造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积弊,建立新型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应付状态,建立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评价机制,落实组内兵教兵策略,以小组的发展来带动全班同学共同的进步。
一、“自主研习小组”的组建
1.合理分配小组成员
合理地构建学习研究小组,既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首先要根据学生的以往成绩、学习能力、智力状况、性别、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以班为单位按照A、B、C三档进行划分,A档属于特优生,B等属于优秀生,C等属于待优生。每组成员一般为六人,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A、B、C各两名组成一个自主互动学习小组。各组确定一名同学为组长,一般为B等以上学生,并具有较好的协调组织能力,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2.明确小组成员责任
结合班级实际人数,每班组建相应的研究小组。每组一般设一名小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汇报员,一名检查员。各组内按照语文学科成绩的状况,编为1—6号,以便较好地落实学习任务。小组要突出每个学员的个体作用,使每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和进步负责,还要为所在小组整体进步负责。小组长负责学习内容的合理分配,讨论过程中的组织、裁判、进程的把握,要检查本组同学对所讨论问题的理解掌握情况;记录员主要记录整理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的发言;汇报员主要负责汇报小组中的讨论结果;检查员检查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
二、“自主研习小组”的培训
1.在培训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一是要抓好组长的选拔和培训,由班委会和科任老师定期开展对组长的培训,重点放在如何组织组员开展课文预习、问题研究,激励同组同学共同进步;二是由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对全体学生进行培训,建立正确的评价机制,培养提出问题与如何组织展示学习成果;三是要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了解小组学习情况。
2.在培训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一是学会思考,学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在组内交流,发言的规则是弱者先说,强者补充;二是培养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从别人的发言中得到启发;三是学会质疑、辩论,能发现他人意见中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判断;四是学会及时更正、补充,能在别人结论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
三、“自主研习小组”的评价与考核
1.为了增强荣誉感和责任心,各班要动员学生建立研习小组集体评价制,即以小组为单位实行团队负责制,组内成员荣辱与共。
2.科任老师根据学校的相关安排,形成本班小组评价办法。评价方案中重视学生对问题的提出、对教学内容的深度挖掘、对学习成果的有效展示。
3.考核评价的工作由专人负责,因此项工作责任重大,可以考虑确定每日班主任助理、课代表、小组长轮流做好登记考核工作,班级要建立专门的登记簿。
4.为了促进有效提高,每周汇总考核结果,及时公布,作为评定优秀学习小组、学习之星、进步之星的依据。每周评选的学习之星等及时在班级展示,给其他同学以榜样的力量。
四、“自主研习小组”的任务与目标
1.组内集体研讨问题,形成对文章材料主旨、方法、情感、观点和问题的共识。
2.组内分工协作完成研究任务,但必须以组为单位集体展示学习成果和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分享。
3.互相帮助、互相促进,落实小组内学生的互助提高,切实掌握重点、难点内容。
4.以组为单位解决相对较易的问题,探索较难的问题。
5.以组为单位检查落实早读及课堂学习任务,保证目标达成。
6.组内交流学习方法和心得,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办法。
五、“自主研习小组”的运作
1.自主学习
语文的自主学习主要包括时间的安排以及学习内容的阅读、预习和个人研究,学生能够通过阅读领会和把握教材要点,能够理解和辨析重点字、词、句的确切含义,能够学会浏览、速读、搜集相关材料。
2.发现质疑
发现质疑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问题的提出有两种,一种是学生自提,一种是教师事先布置。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该特别给予肯定、鼓励和提倡,并有意识地指导培养。
3.讨论辨析
讨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智慧,同时在讨论中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实现信息交换,扩大信息和思维容量,能及时对各种意见进行比较,有利于培养比较思维和评价思维。
4.总结升华
可以是课堂讨论结束时的即席归纳,由师生双方共同完成;也可以是在一课或一个单元结束时将知识归纳总结,应由学生自己完成,并采用他们认为最合适的方式加以表达;通过总结,让学生在新形式中升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