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探究式学习研究

2015-05-30 10:48:04张文强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实验探究

张文强

[摘 要]“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由于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学习方式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学习过程的开放性和民主性,故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的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实验探究型、文献探究型、调查探究型。本文着重从“探究式学习”模式的教学结构等方面做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模式。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模式 实验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320000

探究式学习是指教师事先确定某一研究对象,创设一些富有探究性的教学情境和可行性实验内容及条件。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主动的探索,获得新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过程。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并在教师合理的指引下分析、探讨及设计一些实验加以验证。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参与这一过程中,重在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的能力。

那么,在探究式学习的教学中如何来准确的实施这一过程,最关键的是教师要精心的准备和灵活的组织指导。确保教学的过程中“形散而神不散”,向预期的方向稳步推进。

一、实际的操作过程可用下列图示来表达

从图示不难看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利用化学必修1人教版《检验硫酸根离子》为研究对象,设计探究式学习的一些具体做法

1.教师选定探究课题,创设教学情境及实验内容和条件

教师事先要认真吃透教材,分析学情,之后设置疑问,并大胆设想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同观点,然后按照设计思路准备应有的策略及实验药品、实验仪器。

2.问题设疑

师:我们前面学过哪些离子反应?试着写出一些离子方程式。

Ba2++SO2-4=BaSO4↓

Ag++CI-=AgCl↓

H++OH-=H2O

2H++CO2-3=H2O+CO2↑

师:检验某一指定溶液中是否含有SO2-4。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组做课本P6(1-2)的实验

师:向该溶液中直接加入BaCl2溶液来检验SO2-4的存在的方法是否合理?应怎样检验?

3.采用分析引导,实验操作,拓展深化

学生展开分组讨论并查找工具书及相关资料。

归纳总结出以下三种实验设计方案:

甲:溶液加入B2Cl溶液白色沉淀再加稀HCl白色沉淀不溶解证明原溶液中存在SO2-4

乙:溶液加入稀HNO3白色沉淀加B2Cl2白色沉淀不溶解证明原溶液中存在SO2-4

丙:溶液加入稀HCl溶液加入B2Cl2溶液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存在SO2-4

(如果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配合较好,时间宽裕,可让学生逐一检验甲、乙、丙三种方案,如果时间仓促,可做其中的一个或进行理论分析讨论)

分别对以上三种方案进行分析。

甲错:其方案虽然排除了CO2-3的干扰,但是没有排除Pb2+、Ag+、Hg2+对实验造成的干扰。

查阅资料及酸碱盐溶解性表得知:Ag2SO4、PbCl2微溶物,HgCl2、AgCl难溶物。

乙错:其方案没有排除SO2-3、Pb2+、Ag+及Hg2+的干扰。

丙对:因为加入稀盐酸能很好地排除了Ag+、Hg2+、Pb2+、CO2-3、SO2-3对实验造成的干扰,因此丙的方案更科学更合理一些。

师:首先加稀盐酸起什么样的作用呢?

4.逐步拓展深化,归纳总结。

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正确方法是:

取原待检溶液少许,首先加稀盐酸排除一些阳离子的干扰,例如:Hg2+、Pb2+、Ag+及阴离子的干扰,例如:CO2-3、SO2-3,其次加入BaCl2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则证明待检溶液中含有SO2-4。

5、小结:完成课本P107。

猜你喜欢
探究式学习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与“微观认知”的巧妙结合
长柄V形玻璃管在化学实验中的新应用
化学教学(2016年11期)2017-01-05 08:36:54
对钢铁吸氧腐蚀过程的实验探究
化学教学(2016年11期)2017-01-05 08:27:28
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的教学实践
幼儿园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策略研究
浅谈化学课外小组活动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考试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22:10:40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3:27:43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化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