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宝英
【摘要】在長期的应试教育中,作文教学成为了提高学生分数的牺牲品。很多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考试中拿到高分,便让学生们套用高分作文模板,而学生为了拿到高分,也从小就学会了抄袭,最终导致学生的作文没有创新,且缺乏真实情感。本文通过对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分析,提出了提升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效率的办法,并希望老师们在运用这些办法提升作文教学效率的同时,能够让学生们学会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真实的感情。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作文 教学效率 提升办法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69-01
作文作为一种表达作者情感和生活感悟的方式,长期以来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更因为其教学对象的特殊性而增加了教学难度。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意识的独立阶段,对事物都有了自己的看法但还没有掌握系统的表达技巧。他们正处于想象力泯灭期,但又对现实生活不够了解,没有足够的生活经历。这使得他们在写作时缺少作文素材,从而导致“作文难”。而老师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提高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一、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
要想教小学高年级学生写出一篇好文章,必须要让他们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学会发现生活中点点滴滴值得纪念的小事。学会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一个不懂得观察生活、体味生活的人,是难以创作出一篇好作文的。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因而只能在生活中找到题材。当然,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值得写的题材很多,毕竟,很多名家的创作源泉都来自于生活。
老师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要做好必要的引导。比如老师可以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观察行人过马路,就这一件小小的事,可能每个学生观察的点都不同。有的学生可能看见行人闯红灯,有的看见交警指挥,有的可能看见好心人扶盲人过马路,而有的可能看见行人与交警争吵……再比如老师让学生观察下雨的情景,观察彩虹等等。生活中的大小事,只要认真观察,都能成为很好的作文题材。
二、培养学生的积累素材的习惯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让学生写出优秀的作文,必须要让他们积累足够的素材。其实,只要每天鼓励学生读一点书,日积月累,学生的素材库自然就丰满了。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利用周末和课余时间多读书,比如成立一个读书协会,鼓励学员们多读书,并推荐给他们一些优秀的作品。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在读书时将里面一些比较优美的句子,一些富含哲理的话,或者是一些事件摘抄下来,这样慢慢的学生积累的素材越来越多,而驾驭文字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就有所提升。在学生写作时,这些平时积累的素材都将成为写作的灵感,学生们便不会再因肚子里没有墨水而讨厌作文了。
三、培养学生的勤于练笔
除了教会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并培养他们积累素材的习惯,还要培养学生乐于练笔的习惯。毕竟,文章的根本,是要用文字表达出来。一个人肚子里墨水再多,但文字功夫不好,不能表达出来,可以说是人生的遗憾了。因此,教师要提升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效率,就必须要培养学生勤于练笔的习惯。要让他们把想法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要培养学生的练笔习惯,首先要鼓励他们,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对于学生们写出的作文,无论内容如何,老师都要做到多鼓励,少批评,这样才能不至于让学生失去写作的信心。其次,不要固定他们写作的方法,让学生们自由发挥。比如,可以让学生们以写日记的方式将生活点滴记录下来,可以是一件让人开心的小事,可以是对雨点的描述,可以是家庭或朋友间发生的事情,对于写作方式,可以只是几句话,也可以是一篇文章,可以是记叙的,也可以是抒情的。总之无论写作内容是什么,只要学生们能够动笔写下来,就是好的。
当然,老师培养学生的练笔习惯,除了鼓励他们写出真实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感悟,也可以让他们对看过的动画片里的情节进行描述、改编或者续写。小学生们一般对动画片比较感兴趣,而用这种方式培养他们的练笔习惯,相信他们也更乐于接受。同时,这种方式还可以让学生的想象力更为丰富,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要提升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效率,就必须要培养学生们观察生活的能力和积累素材的习惯,同时要让他们养成勤于练笔的习惯,正所谓“熟能生巧”,只有他们勤于练习,才能将自己的感悟通过作文的形式表达出来。练得多了,掌握了写作的技巧,作文水平自然就提高了。当然,作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们拿到高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掌握一种表达自己思想的技能,因此作文不能假大空,而是要表达出作者自己的真实情感,只有这样,写出的作文才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艳红.轻舟驾驭作文教学——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之我见[J].基础教育,2011,(1).
[2]王国新.提高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效率的思考[J].语文天地,2013,(411).
[3]鲁进.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效果提升策略探讨[J].教育论丛,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