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菁雯
【摘要】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从国外蔓延到国内的小班化教学研究成为了新时代的教学潮流,笔者基于这种时代背景,及笔者所在的小规模社区中学所面临的的优质生源缺乏需要改变教学组织形式来提高教学质量的现实研究背景之下,通过研究广州市花地中学的小班化教育特色,来探寻小规模社区学校的办学生存之路。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 小规模社区学校 自然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17-02
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欧美国家就兴起了小班化教学的实验研究。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发达地区模仿借鉴国外的小班化教学研究进行本土化的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有学者提出小班化教学符合教育改革趋势,而国内外的大部分实验研究都证明缩小班级规模对提高教学质量是有正相关的。所以笔者是基于小班化教学成为趋势的时代背景下对小班化的教学特点进行研究的。
同时现实的研究背景是笔者所在的学校正面临着社区生源短缺、而又亟待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而我们的教学团队和行政团队提出了一个课题——研究符合海旺中学实际情况的小班化教学的教育特色。而学校联系到了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花地中学,让我们的教学团队进驻到花地中学进行实地的考察,包括观察课堂、校园环境设施、师生访谈,了解到小班化教学的教育特色。首先,广州花地中学是广东省小班教学挂牌实验基地,拥有多年的小班教学的教学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其次,广州花地中學的办学规模、地缘文化等基本情况和我们学校相类似,有较高的借鉴作用。本研究不仅对推进海旺中学本身的小班化教学有参考意义,也对地域相近的小规模的社区学校推进小班化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而通过笔者的观察记录和访谈,对于广州市花地中学的小班化教育的特点总结如下:
一、理念明确,上下一致
在与花地中学的老师和领导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花地中学教育团队崇尚自然教学的理念,力求让学生学会自主自导的学习方式,而且这种理念渗透到了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设施、教室布置即整个学校的整体环境和教学生态系统之中。这种上下一致的教学方针凸显了教育一致性的优势——减少了孩子自我成长中对于自我意识确立的迷茫和混乱。
具体说来,自然教学的教育理念主要渗透在这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上,每个班级每节课都是按照6人一组进行小组合作—竞争式教学。每个小组有组内合作和组间竞争,同伴的互相影响和引导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每节课有两名老师在课堂里,一名主教,一名助教,互相合作与促进,可切实关注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并加以指导,使孩子在有序的指导下自由发展和生长。
在每个班级的黑板左侧有统一的两大点:教学目标和教学流程,让孩子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黑板右侧有一个课堂绩效评价表(表1)以及个人评价表(表2),刺激小组有序的竞争和合作,增强对每个孩子的关注度,如下图表格所示:
表1:课堂绩效评价表
表2:个人评价表
2.在班级文化建设上,每个班级都有大面积的墙面作为布置场所,每个班都有一个我们班这个大家庭的主题墙面,上面装饰有每个孩子自己的照片和座右铭或者是自我介绍,还有孩子们的手工作品和艺术成果,凸显学生的个性化。
3.在德育管理上,除了有学生自己组织的管理社团——学生会之外,更重要的是,学校很多资源是公开让学生自由使用的,例如体育器材和随处可见的书架上的图书。这些物资没有统一的存放仓库和地点,没有繁琐的借用登记手续,只有随手可得的便利,培养孩子的自主责任意识,这是个体化管理和自然教育理念的结合。
4.学校的社团组织结合了学生兴趣和校本文化,尊重学生个性化特色,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自然中成长。
二、关注细节,追求卓越
花地中学非常重视校园的软性宣传和文化建设,尤其是对细节的关注,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在班级布置方面。虽然各班特色不同,但学校对每班教室的布置方式有统一的规划。除了黑板上以外,每个班的四面都有绒布板,这种设计便于随时增加或更换班级的装饰和张贴物,说明班级文化建设被视为是一项常规被重视。此外每个墙面布置的设计也有规划,如黑板两侧有一个荣誉栏一个公告栏,班级有一面班级全家福,其余是学科文化渗透,且须有学生作品展览。
2.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体现了校本课程设计的多样与细致。校本课程除了涵盖各个学科以外还结合了学校特色。所有的校本课程都有学生的成果展览,并举行科技节、艺术节给社团展示成果,每项成果都有孩子的名字还有专门的展览台,还给孩子颁发奖状,以荣誉自尊为核心为孩子铺设通往梦想的道路。
三、注重交流,分享研讨
花地中学的小班教学项目吸引了非常多的研究合作伙伴,也派出去很多老师进行学习交流进修。例如与英国伦敦大学教育院高级研究员、博士长期合作,与香港真道书院结成姐妹学校,还聘请了香港教育学院教授、香港小班教学中心联席总监、章月凤博士与学校科组老师共同备课、听课、研究改进策略,还邀请了香港大学教育领导研究中心专家、香港教育局教育主任助理和部分香港中学校长到学校进行交流学习。
他们注重交流研讨的实质,并不流于宣传,有序地设计参观流程,熟练的安排师生交流环节等等过程中的细节说明他们的交流学习的经验之丰富。这些频繁且有深度的交流研讨活动使其小班教学才能取得丰硕成果并成功地获取省级政府的政策和财政上的支持。
四、评价体系完善、完整
花地中学对学生个人综合表现、班集体团体成绩、社团活动表现,都有成套的评价体系,而且每个班,每个年级,每个社团,按照季度或者月份进行表彰和奖励,让这种评价去引导学生自主教育与竞争,创造孩子的生存价值塑造体系。而且相配套的德育评价、教学评价体系都非常的完善,这些评价结果会进行及时的反馈,让反思进步的习惯成为这个体系的支柱动力,并把塑造学生的教育目标具体化、具现化,让孩子在有序的引导中学会自主。也在日复一日的形成常规的评价体系中不断强化教育效果。
五、化劣势为优势,争取支持
花地中学的校长和老师非常善于化劣势为具有自我特色的教育优势。花地中学的场地有限,生源少也不精,这是造成花地中学的教育经费紧缺的主因。但花地中学却“倚小卖小”,努力发展精英化精细化的教学,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争取到政府的各项支持,不仅摆脱学校的建设危机还迎来新的转机和发展,这是他们知己知时代所带来的回报。而在我校须借鉴这一点并有所坚持,同时跟上教育发展的潮流。
总之,花地中学的小班化教学的成功之处,在于对小班化的概念全面的理解渗透和执行。首先是对“小”的发挥:精细化教学,对教育细节的关注,提高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度和培养力度;接着就是对“班”的落实:有从学生层面、老师层面、学校层面、政府层面,各个方面对组织对整个教育行动的落实和支持,有专门的研究团队,行政执行团队,教师教学团队,学生组织团队的全面性配合,和大力度有机的系统结合,外加政府政策和财政的支持给予了决定性的成功动力;最后是对“化”的提炼:对于学校的教育办学理念和精神的渗透和传播,扩大学校小班化教学的教育影响效果的广度和深度,小班化的精细、自然、自主,在每一个教育细节中深化到学生的德育智育习惯之中,教育理念和影响力扩张到整个广东省甚至是世界的范围。而花地中学所展现出来的小班化教学特色是小规模的社区学校走出办学困境、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引所在。
参考文献:
[1]杨中枢.我国小班化教学研究综述[J].教育研究,2012,04:103-107.
[2]张学华.小班化教学及其反思[J].课程与教学,2003,09:24-27.
[3]颜丽娜.小班化教学推行困难原因剖析[J].科技文汇,2013,10:53-54.
[4]张杰夫.班级授课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刍议——兼议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改革[J].教育科学研究,1987,03.
[5]吕忠杰.试谈教学班规模的控制及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J] .广州教育,198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