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潇潇
[摘要]目前企业的发展逐渐步入一个技术创新化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需要高素质人才的支撑。企业基于其自身人才培养智力与科研资源的匮乏,必须寻求与高校的协作。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虽然具有丰富的智力资源与科研成果的资源,但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诸多缺陷,使得智力资源与科研成果无法及时转化为社会经济价值,不利于高校人才培养。基于此,高校在其制度建设方面,需要借助企业在制度建设方面的优势,强化自身在信息存储与应用、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科研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建设,提高“校企结合”视角下企业与高校制度对接的实效性。
[关键词]企业 高校 校企合作 制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省级科研课题广东省学科建设专项资金项目“终身教育视角下中高职有机衔接的‘立交桥实证探究”(项目编号:2013WYXM0146)和2015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网络舆情热点发现模式研究”(课题编号:15G88)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5)36-0044-03
一、问题的提出
1.“校企结合”产生的背景。第一,经济转型要求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在市场经济急速发展的今天,经济发展的开放性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提出更高的要求,即摒弃以往以人力密集型企业发展为支撑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转而强调以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为着力点的新经济增长模式。人才培养作为企业科技创新最主要的动力源泉,使得企业可以依据人才优势而占据市场竞争的高位。第二,职业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要求高校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就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设了条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职业教育改革的前景予以规划:职业教育必须要在政府指导、学校办学机制的企业化、学校教育教学制度化等方面有所创新。2014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再次强调了校企合作背景下产教融合的社会经济价值。这就要求高校在制度建设实践中,注重强化素质教育理念在高校制度建设层面的渗透力,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信息共享、科技研发等制度建设方面实现深层次的合作。
2.“校企结合”视角下企业与高校制度对接的意义。“校企结合”视角下企业与高校制度对接的实质,就是实现高校的智力资源与科技资源、企业的经济资源与成果转化功能之间的互动,即高校可以利用企业的经济资源,促进智力资源与科技资源向社会经济成果的转化,这对于其社会经济价值的实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对两者的对接意义予以阐述。第一,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对于处于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企业来说,人才匮乏是滞后于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最大障碍之一。对于企业来说,一般会通过高校招聘的方式直接获得高质量的人才,但原有高校人才培养制度下产生的人才大都存在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差的问题,无法很好地适应企业的要求,尤其是创新力不足的问题更削弱了人才对企业的支撑力,减少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与积极性。面对这一问题,企业就会借助于校企合作的方式,落实自己对人才的要求,从而在改变高校制度的实践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人才。第二,促进高校制度不断得到优化发展。我国高校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期,这将对其制度创新起到推动性作用。高校的制度起源于计划经濟这一大背景下,其制度的建立与实践具有封闭化与僵化的特点。在市场经济大发展的今天,依然遵循原有的制度体系,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人才培养制度建设、评价与考核制度的建设等方面还处于滞后状态,与市场、企业的要求差距越来越大。在这一现实环境中,企业合作就会对高校的制度建设造成极大的冲击,从而使得高校的制度建设必然以市场的发展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标准来重构制度,从而培养具有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人才。
二、“校企结合”视角下企业与高校制度对接问题
1.高校信息传播与应用制度亟待优化。高校信息传播与应用制度目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高校信息传播与应用制度在封闭化的状态下运作,与企业之间尚未真正建立联系,企业对科技信息的需求无法反馈到高校的科技研发实践中来,高校的科技研发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制度尚不完善。从前文的分析可知,当前的高校人才培养制度创新正处于转折期。所谓转折期,主要指原有的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是在一个相对封闭化的社会环境下建立起来的,计划经济的理论渗透到原有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这就使得高校人才培养制度具有僵化性与滞后性的特点,无法培养出具有创新性与实践性的人才,这与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背道而驰。在市场经济急速发展的今天,计划经济已经被市场经济所取代,这也就是说,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高校必须变革自己的人才培养制度,从而使高校可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3.高校科研能力提升的制度实效性不强。高校科研能力提升制度的实效性不强,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内在潜力激发力不强与科研成果社会经济价值得不到有效实现这两个方面。人力资源的内在潜力激发力不强,主要是就科研人员的考核制度与科研绩效评价制度的构建而言的,其构建就是以经济指标的实现为着力点,从而使得科技研发人员全力投身到了追求科研成果的价值这一方面,力求短期效应。这就在事实上背离了本专业或是科研成果研发的规律与周期,从长期来说,不利于高校科技研发的健康发展;科研成果社会经济价值得不到有效实现,也是制约高校科研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企业的资金投入与使用衔接缺乏规范性、资金的监管的制度建设处于空白、高校与企业实验室运作混乱等诸多方面,因此,需要建构具有全面性、约束性的制度。
三、提高“校企结合”视角下企业与高校制度对接的有效性对策
1.信息存储与应用制度建设。信息存储与应用制度可以从数据信息的存储与数据信息的应用这两个层面进行规范。一是数据信息的存储制度。高校的科技研发人员在承担科技课题项目的实践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资源是科研成果的主要载体,以该制度为规范,将海量的数据信息采集并予以存储就成为后续应用的基础。二是数据信息的应用制度,这一制度主要针对科技信息平台构架建设标准、数据信息资源共享协调机制、门户网站与功能子系统的组成等诸多方面予以规范,将会大大保障数据信息资源可以及时有效的共享。
2.应用型人才培养制度建设。在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高校的人才培养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即从应试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本文而言,则认为借助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从高校招生制度、教学管理制度、人才培养评价制度等方面着手,从而实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第一,高校招生制度。当前企业发展需要具有独立思辨能力、分析与推理能力、创新与应用能力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会促进企业产品保持恒久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在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企业对人才的多元化能力要求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标准制度建设的内在动力。这主要体现在高校招生制度改革这一层面。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要严把三道关。第一道关就是高考录取关,要严格按照国家高考招生的相关政策录取新生,杜绝“开后门”现象;第二道关就是自主招生关,即重视中学校长推荐生与特长生的选拔,有助于高校录取优质生源;第三道关是校内集中考核关,即各系专业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录取新生从基础知识、实践能力等方面予以综合性的考核与评价,为下一步制订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第二,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学分制这一层面。对学分制的改革创新,应从弹性学分制度与创新学分制度这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弹性学分制度。就目前的高校学分制度的应用范围来说,主要是公共课与专业课这两个领域。在公共课领域,弹性学分制度应该遵循集约公共课程资源、提高公共课程效率的基本原则。集约公共课程资源就是统一各系的公共课资源,在时间的设置、课程的设置、教师的配备、评价标准的确立等方面突破系别的局限,在压缩公共课空间的基础上释放有效的教学资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实践性与创新性课程的发展。二是创新学分制度。在高校的学分制度的改革中,应该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为主要目标指向,即将学生参加创新型实验、创新型知识报告、创新型课程学习作为创新型学分关涉的范围,鼓励学生参与这一类活动。第三,人才培养评价制度。对于当前的高校来说,在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成为高校人才培养评价制度构建的主要标准,这就是说,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评价制度时,应该将培养具有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人才作为目标。一是建立“精英培养” 评价制度。所谓的精英,主要指在某一领域具有特有才能的人才,对于这一类人才而言,适合于自己的评价制度将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内在的潜能。在实施时,要构建跨院校专业人才流动培养制度与校企联合育人的制度体系,从而在互动交流中汲取多元化的知识,在企业中锤炼自己的实践才能。二是建立普通本科人才评价制度。普通本科人才将会在企业中成为生产经营一线的主体,这一部分人才的基础性作用能否得到发挥,将会决定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高低。这对处于校企合作一方的高校将会起到反馈性的作用。高校普通本科人才评价制度的制定符合两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方面是国家的基本要求。国家统一的标准是制定本校或是本专业普通本科人才评价制度的基础。另一方面则是企业的标准,企业或是行业对于市场化条件下人才基本要求渗透到普通本科人才评价制度构建中,从而搭建起校企合作的桥梁。
3.高校科研能力提升制度建设。高校科研能力提升制度建设分为人力资源内在潜力的激发与科研成果的社会经济价值实现这两个方面,据此可以划分为研究人员激励制度与科研成果转化制度这两个制度,下文对此予以具体分析。第一,科研人员激励制度。高校是科研成果形成的主要场所,在这一场所中,科研人员的内在动力能否得以激发是关键。一是科研人员的考核制度。在原有量化性的考核制度中,科研人员的内在动力不但不会被激发出来,还会受此累赘,从而使得科研人员因为疲于应付科研成果的数量任务而无法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基于此,应该从量的考核转化为质的评价,从而引导科研人员关注科研成果质量的提高。二是科研绩效评价制度。科研绩效指的就是科研成果是否可以应用于实践,这是评价绩效最为有效的手段。这对于高校的科研人员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促使科研人员重视产生具有较高绩效的科研成果,纠正原有的以经济价值为导向的固化思维。一是研究成果的自身规律为原则。对于高校不同的专业来说,具有不同的学科特点,这就是说,科研绩效评价应该摒弃以经济价值为唯一评价标准的构建原则,尊重其固有的规律与发展周期,使之获得一个相对于成熟的发展期。二是依据科研成果的创新价值为原则。科研绩效评价的重点之一就是其具有的前沿性与水平,即创新价值,这成为判断其发展潜力的主要标准之一。第二,科研成果转化制度。校企合作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实现科研成果最终转化为社会经济的价值。在这一过程中,高校与企业承担起不同的责任,即高校承担科技研发的责任,而企业则承担科研成果转化的责任,这两种责任互为基础,缺一不可。在高校的制度制定中,也应该立足于这两种责任制定相应的制度。一是科技研发资金投向管理制度。在高校实施科技研发的过程中,企业资金的投向与使用将会起到支撑性的作用,这也就是说,规范企业资金的投向与使用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具体来说,该制度要分为资金的投向、使用、监管这三个部分,在高校与企业共同制定資金应用整体规划,企业则成为资金使用的主体,而企业则具有监管责任。二是校企实验室合作运作制度。校企实验室是科研成果社会经济价值转化的试验场与中转站,实验室合作运作制度主要划分为部门的合作制度、成果的对接制度、实验模拟的规范制度、价值的应用制度等诸多方面。
四、结语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创新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制度改革的着力点,校企合作则进一步促进了高校制度改革的进程。面对高校诸多制度问题,应该从信息存储与应用制度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制度建设、高校科研能力提升制度建设三个方面着手,提高“校企结合”视角下企业与高校制度对接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沈旭,付维洁.浅谈校企结合教学质量“双评价”体系的建立[J].价值工程,2010(7).
[2]韩卫国.基于校企结合的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课程探索[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9).
[3]殷宇歌.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对接研究[J].价值工程,2010(28).
[4]张克华.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对接——关于大学生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的思考[J].中国就业,2011(2).
[5]盛海洋,李艳霞.校企结合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J].交通职业教育,2009(1).
[6]章国平,汪燕春.当前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困境与出路[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7]魏茹芳,张立锋.从企业对创新人才需求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思维方法研究[J].河北企业,2008(2).
[8]章国平.试论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对接机制[J].职业时空,2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