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中创造力的培养

2015-05-30 08:32郑贤芝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16期
关键词: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

郑贤芝

长期以来,在小学数学中,教师对数学学科只致力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与研究,而不善于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其创造力,不注意用创造力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注重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创造数学,以致使一些学生感到数学枯燥并逐渐对数学丧失兴趣. 数学是一门严谨而深奥的学科. 对于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将从以下几点进行研究.

一、学生主体

在数学课堂中学生要善于质疑. 因为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 ”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只是一味的被灌输知识、被动地学习知识,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鼓励学生多发问,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充分挖掘其创造力.

而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和研究的,但大多数教师却是替学生“包办”了.例如:几何图形的面积与体积计算公式、单位换算等都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有些老师虽然推导了过程,但还是一味地主张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方法只会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例如: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恰好拼成了一个正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是30平方厘米,如果把这两个长方体改拼成一个大长方体,那么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分析1】因为正方体有6个相等的面,所以每个面的面积是30 ÷ 6 = 5(平方厘米).拼成一个大长方体要减少一个面的面积,同时增加两个面的面积,由此可求大长方体的表面积.

A学生:30 - 30 ÷ 6 + 30 ÷ 6 × 2 = 30 - 5 + 10 = 35(平方厘米).

或:30 + 30 ÷ 6 × (2 - 1) = 30 + 5 = 35(平方厘米).

【分析2】因为拼成大长方体后,表面积先减少一个面的面积,同时又增加两个面的面积,实际上增加了一个面的面积.

B学生:30 + 30 ÷ 6 = 30 + 5 = 35(平方厘米).

【分析3】因为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是6个小正方形面积的和,拼成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是7个小正方形面积的和,所以可先求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再求7个小正方形的面积.

C学生: 30 ÷ 6 × (6 + 1) = 30 ÷ 6 × 7 = 35(平方厘米).

答: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是35平方厘米.

因此,我认为我们每一个教师不应该怀疑学生的能力,他们无限广阔的思想空间常常是我们无法企及的未知领域. 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应鼓励、启发和诱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设想.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只有不断地鼓励学生的好奇心,敢于向传统的方法和权威挑战,才能够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永不满足的怀疑精神是创造之母.

二、团队合作

在数学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人的潜力是无穷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我们不应该扼杀其中的任何一个. 相反,我们应该创造条件让他们多交流多沟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其创造力.

1. 交流学习

数学的世界是奇妙无穷的. 一道题可能有多种解题方法, 但是并不是每名学生都能找到全部解题方法. 这就需要学生与学生之间多交流沟通,拓展解题思路,促进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通过分析、比较选取最优解题方法. 实践证明:学生交流合作学习能使学生思路开阔、思维灵活,是培养创造力的一种最普遍、最稳定、最持久的方法.

2. 动手合作

教学中,教师要突出操作过程,创造条件,让学生人人动手,按要求进行操作,在操作中充分感知,形成表象,观察、比较,探索规律. 在教学中,尤其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要发挥每个人的长处,让学生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拨动,形成立体、交互的思维网络,使课堂产生1 + 1 > 2的效果;而让创造力得到更好地挖掘,这就需要学生团结合作,共同动手解决问题. 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 ”“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我们在教学中提倡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操作、实践,找出规律,提炼方法. 如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学生通过一起思考,一起试着剪拼图形,一起讨论,在想、做、说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融合,结果学生们拼出了多种图形,不但得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更重要的是拓展了思维.

3. 思维拓展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 ”好奇、爱动是儿童的天性,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实现知识的再创造. 学生的大脑是一个巨大的宝库,等待着教师去开发. 教师多给学生提供一些鲜活的场景和环境,多开展一些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多实践,使其才智得到充分地发展,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地展示. 例如有这样一题:“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后相遇.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55千米,另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4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它的解法就有多种,可以是混合运算,也可以列方程,这就需要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是一门内容十分丰富而又严谨的学科.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时常设计适当的数学内容,带领学生步入数学殿堂发掘数学,从而使学生有更大的兴趣,自我去探索数学的奥秘. 除此之外,教师只有千方百计地注意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变成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就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才能把培养学生创造力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真正地提高,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国家培养所需的人才.

猜你喜欢
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
积木的表面积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巧算最小表面积
巧求表面积
拆拼长方体
给正方体涂色
拆拼长方体
多少个小正方体
数小正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