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鹃
【摘要】本文为研究高中数学教学的高效性,通过分析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现状.针对性的提出基于分层递进的教学模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及理解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递进;高效;认知能力;发展
引言随着当前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高中数学教学课程改革也就迫在眉睫.作为高中一线数学教师,通过分析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实际.大多存在教学模式单一、枯燥.教学目标过于笼统,教学设计过于重叠等常见的不良教学现象.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学习情趣丧失,甚至出现逆学现象.那么,笔者基于高中数学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了分层递进教学模式.分层递进教学模式是充分的体现出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符合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贴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有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符合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一、分层递进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分层次递进教学模式是基于金字塔的教学理论基础,结合构建主义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首先被美国教育学家埃德加·戴尔提出.其通过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结合学生自身实际的教学方法,对教学结果进行对比.最后提出了分层次的教学模式.而前苏联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曾提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一般学生的学习水平有现有水平及潜力水平两种之分.在现有水平与潜力水平之间的学习水平就称为学生的学习最近发展区.而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水平中最近发展区的差异,就可以有效的做到因材施教.而我国教育学家孔子曾说过:“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其本质含义也是说教育要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有效做到因材施教.
二、分层递进教学模式需要遵守的原则
当前教育一直提倡综合素质化教学,教师要勇于革新教学传统,创新教学模式.而分层递进教学模式的具体教学过程是在班级授课条件下,将学生按学生自身特点及认知能力分组,根据学生自身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而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旨在减少学生的学习分化,尊重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至此,分层递进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要遵守以下原则:
首选,分层次递进教学模式要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的学习最近发展区存在着客观差异.那么,教学模式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发展认知.其次,教学模式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发展性原则.要将学生看作为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对象,避免一成不变的板固式教学模式.再者,一定要遵守面向整体性原则.所谓面向整体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一视同仁,不能出现特出开小灶的教学行为.要有效的做到教学行为的公平公正.最后就是要遵守实践性原则.所谓实践性原则是指教学目标设计及教学方法、教案设计等等都要具有实践性的原则,避免过于理论的教学模式.要从紧密贴合学生的学习“最近发展区”,提出教学要求,使得学生充分发展.
三、分层递进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性建议
1.学生主体层次化
分层次递进教学的本质目的就是通过将学生合理的分层,而后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实施对应的教学方法,随着学生学习最近发展区的不断变化不断完善教学模式.从而最大程度的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学习意识、智力及非智力、原有知识与能力的差异进行分析并分类.然后合理分为ABC三组.A组代表学习成绩及学生自主意识较好的学生.B组代表学习能力及自主学习意识一般的学生.C组代表学生学习自主意识较差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施不同的教学模式.一段时间后,根据学生的学习自主意识及理解能力的反馈情况,再作出相应的调整.将C组成员不断地递进到B组中.B组成员不断的递进到A组中.随着教学模式的完善,学生的学习自主意识及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最终达到C层逐步解体,A,B层不断壮大的教学目的.
2.教学目标层次化
所谓教学目标分层是指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每个分层小组中设定对应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基本教学知识结构,依据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设定教学目标.例如,学习(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四?“三角函数”章节时.教师就要根据小组情况设定教学目标.A组成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理解力较强.可以设定较高的教学目标.在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的同时,要熟悉应用余弦、正切、正弦函数的定理.并能够熟悉解决相关问题.而B组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一般.教学目标的设定也就相对A组适当调低一些.而C組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较差.教师就要依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辅导.要对三角函数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后随着学生理解力的加强,逐步的提高教学目标.布置作业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对一的加强辅导.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C组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逐步的向B组递进.B组逐步的向A组递进.以期最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理解力.
四、总结
综上可知,通过分析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常见的不良教学现象.笔者提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贴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有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更加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玉敏.论开放性教学走进数学课堂[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刘锡凤.浅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3]丘立峰.课堂组织艺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