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海艳
【摘要】自学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主”的原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善思、会思,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方法和手段有很多,只要我们化学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不断的总结经验,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化学教学 自学能力 教学观念 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252-02
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一直不断地向好的方向发展,自学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培养形成的。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途径。自学改变的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场深刻的课堂教学改革,那么,我们在化学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本人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阅读”是自学能力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认知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会达到会学。自学能力是一种比较综合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它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具体化为两个方面:一是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二是着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基础,教学实验证明,学生没有阅读能力,不能正确理解书中的字、词、句的含义和化学概念,抓不住段落的中心思想,不会使用教科书,也缺乏阅读教科书的兴趣。这种学生,即使在课堂上听懂了,但不能从阅读教科书中去深入理解和巩固,很快又会模糊和忘记。所以教师应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教材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既起到课前预习的作用,又能使自学成果在课堂上及时得到验证,从而增强自学信心和激发自学的乐趣。如物理性质让学生阅读自学,物质的用途可引导学生结合化学性质,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总结得出。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再讨论,共同设计,得出方法、步骤、装置等。在进行有机化学中的甲烷、乙烯、乙炔实验室制法的教学时,可采取上述方法。因学生已学过氯化氢、氯气、氧气、氢气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已掌握实验室制气体的方法,在此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学生自然能够得出制取以上三种气体的方法、步骤、装置、收集等知识,达到使学生自学的目的。
知识固然重要,但科学的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掌握了科学的方法无异于拿到了开启知识的金钥匙。因此,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自学,还须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的规律,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从教师的引导、启迪中悟出道理,揭示其内在实质。如设置悬念、反复比较、养成在阅读中思考的学习习惯。教师要给学生拟定阅读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阅读过程要求学生勾画重、难点,归纳整理,比较分析,抓住概念的关键词,记下原理、规律和疑难点,借助图表整理同类知识,由孤立到联系,把分散在教材中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面,编成知识纵横网络。如在讲授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时,告诉学生,每一族学习一种代表元素的知识,再推及到同簇其它元素,并找出同簇元素结构、性质的异同点,以及联系与区别。同时还应增加课堂讨论与练习时间,将有助于学生动脑动手,可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和创造参与的机会,强化学生的参与行为。化学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二、信息处理的关键是培养自学能力
在高考试卷中,考查自学能力的主要承担者是信息迁移式题型,以“汲取—组织—分析—运用”为运行机制。高考试题要求学生具备敏捷地接受试题所给的信息的能力,将试题所给出的信息与课内学习中所获的知识相结合来回答问题的能力,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信息的能力。这类题一般在题干中给出解题所需的新知识、新情境、新方法等新信息,它要求学生在考场上独立完成现场自学,接受新信息,将信息进行有效提取、加工、联想、类比等处理,并与原有化学知识衔接,进而迁移、创造、解决新问题。这类题目陌生度高,有利于公平竞争,能抑制“题海战术”,能较高层次地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新信息的破译关键在于:信息变化点的寻找。信息迁移题的破译则在于:新信息的辨认与使用,加之牢固的基础知识。在认真剖析新信息、找出变化点、明了新信息贡献基础上,即可以把一个个未知的很高深的知识化为一种模仿。经过训练提高了对新信息的辨认能力,便可预知未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自学能力
由于学生在课前对学习内容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自学,因此,在课堂上学生和教师就有足够的时间根据学生的个性问题或共性问题进行有目的性的分析和处理。从而让学生通过自学和自学后与其他学生或教师的沟通把知识、技能真正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1)小组讨论:一般以4人为小组单位,成员由好、中、差合理搭配。学生在各学习小组内互帮互学,初步解决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也可对例题深入学习,比如对例题进行一题多解、改编、变式等。教师巡视各小组,检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解决个别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差生辅导。
(2)自学展示:根据分组讨论的情况要求学生将疑难问题及一些独到见解在课堂上清晰地表达出来。若学生提不出问题,教师也可精心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發现他们在自学中的疑惑点或易混点,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
(3)教师精讲:课堂上学生出现错误或易混淆之处以及学生解答不完整,知识抓不到要领,思路有阻塞之处教师要精讲,以做到画龙点睛。
(4)巩固练习: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选6-8题进行课堂小测,教师当堂评讲,学生互改,达到巩固和强化新知识的目的,同时教师能再一次从学生的信息中得到反馈,并及时做出肯定和纠正。
(5)师生反思小结:通过小结对所学知识进行理顺,使知识系统化,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总之,自学能力是作用于学生终生的发展性能力,是学生继续学习和深造所必备的能力之一, 学生通过自学能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并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比以往枯燥的传统教学效果要好上百倍。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主”的原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善思、会思,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去实践,去努力,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使学生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郑金洲: 《课改新课型》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