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忠华
【摘要】让学生体会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张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一种分享理解。
【关键词】高中数学 师生关系 教学方法
中学数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教学本身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由于抽象程度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浓,加之当今中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参与意识差,因此,应高度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诱导和培养。
一、重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数学
初中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他们往往不是从理性上认为某一学科重要而要去学好它,而是因为不喜欢某一学科的教师从而放弃该学科的学习。那么,教师只有以自身的积极进取、渊博的学识、生动有趣的讲课方式、严谨的治学、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为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产生较大的感召力,这样,才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二、重总是情景,让学生亲近数学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景,激起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识的距离。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创设动画情景
学生对于形象的动画卡片、投影、实物或生动的语言描述非常感兴趣,这时,他们的思维也最容易被启迪、开发和激发。
2、创设生活情景
数学来源于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的情景,可经强化感性认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
3、创设挑战情景
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奇的、具有神秘色彩的情景,能有效地激趣、质疑、解疑,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创设游戏情景
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较短;分配注意的能力较差,教师可创设游戏情景,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学习,啬他们集中注意的时间并增强学习效果。
5、创设发现情景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并不是都让学生去发明创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做到独立思考,在思考中发现,有发现才会有创新。
三、重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后获得的体验,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后获得的体验是无比深刻的。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并掌握新知识;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发展思维能力。
四、重自主探索,让学生“再创造”数学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身的探索、发现与创造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因此,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并急于了解其中的奥秘时,教师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他们者到暂时的满足,而应该充分相信认知潜能,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去大胆地“再创造”数学。
五、重实际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
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学会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喜欢学习、有较高品质的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的学习习惯与方式。“学会参与”强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并使学习成果得到恰当的评价,在学习内容和方法上交基础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知识学习及能力培养更好地统一起来,注重人的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学会参与”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四对关系:动与静的关系;个体省略与规范约束的关系;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的关系;学生的长远发展与近期发展的关系。
六、改进师生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
怎样改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要注重师生的交往。教学中应有互动、协调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教学,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都具有独立人格价值,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和表达的最基本的形式和途径是交往。如果师生人际关系中普遍存在着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将严重剥夺学生的自主权,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摧残学生的自信心,由此将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怨恨和抵触情绪,师生关系将经常处于冲突和对立之中。改变师生关系因此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让学生体会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张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一种分享理解。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换。
总之,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实践者、研究者、探索者;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赏心乐学之所,奇思妙想之外。
【参考文献】
[1]《新东方》理论版2012年第10期
[2]《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学教材与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