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田
摘 要:试题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做错历史试题的原因多种多样。本文依据试题反思教师在组织试题、进行教学时应整合教材,关注专题构建,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应用多种史学观点对历史现象进行解读,培养学生运用多元视角看问题。每次考试前后都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有关历史教学、教材分析方面内容,在集体备课中互相交流探讨,提升自己能力。
关键词: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反思
考试试题是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形式,也是对学生学习进行引导的工具。好的试题可以引导学生对知识深入理解,并引导学生明白考试的考点。在平时教学中,试题是由老师或专家学者来组织命制。在2015年高三历史教学中,笔者对几个模拟考试试题经过自做反思后写下了以下文字。
例1:(2014湖北百校联考,3)古代雅典法庭上,诉讼人不仅从语言上打动陪审员,唤起陪审员的同情,而且有时他们还诉诸行动,把亲属带到法庭上哭诉,引起陪审员的怜悯,从而受益。这种现象侧面反映出( )
A.雅典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的事实
B.雅典司法审判中严重缺乏事实证据
C.诉讼环节在司法审判中占重要地位
D.雅典司法审判有法不依的现象严重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诉讼人不仅从语言上打动陪审员,唤起陪审员的同情”“把亲属带到法庭上哭诉,引起陪审员的怜悯”的信息,可以看出诉讼环节在司法审判中占重要地位,故C项正确;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此题是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陇东中学 2015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之一。对于此题解析有部分学生并不认可。学生认为陪审员仅仅凭借诉讼人和亲属的哭诉进行判案,说明陪审员采信了哭诉和诉讼人的言论,那么哭诉和诉讼人说的就能足够证明被诉讼人可以轻判吗?显然不是,这不正是反映了审判程序缺乏严格程序吗?
对此笔者的解释是,陪审员的确采信了哭诉和和言辞,也就是说陪审员被打动了。那么陪审员在判决时仍然依据法律判决,只不过处罚比较轻而已,之所以轻就因为哭诉者言辞打动了陪审员,陪审员依据自己感动来选择了轻判,这体现出宣判的随意性或任意性,但不是由于审判程序而带来的。
例2: 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3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
试题解析:D项中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此项目中错在了“独立”二字。美国1787年宪法制订的背景就是因为松散的邦联体制导致联邦政府软弱无力,不能有效管控地方。制订1787年宪法就是要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发展资本主义。而州权主义就是宣称州权至上,甚至可以宣布脱离联邦政府或对联邦政府宣战,这就违背了宪法制订的目的。而且建筑规划中并没有体现出独立之意。“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根据1787年宪法,我们知道美国权力中心是总统而不是议会。从材料中无法体现议会中心。A项中“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材料中无从体现。因此只有三权分立和制衡是唯一可以选择的答案。
从这次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中发现,学生在考试中多次出错就是因为对这些重要历史概念理解不透。因而在做题中不能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今后高三历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重要概念的教学。反思自己,教学中教师总是自以为自己大概清楚这一概念,其实是多次听说过这个名称或对这个概念知道得很肤浅,所以教学中就忽略了考虑学生是否真实理解。这种的想法在教学上的表现就是讲解点到为止,并不结合素材引导学生真正理解,或者是在实际给学生讲解时,不能条理清晰地讲出道理。学生在做题上就表现出凭借感觉做题,讲评时就表现出漂浮或存在对答案的现象。在这次历史考试中,如果学生彻底弄清楚贵族政治和官僚政治的概念,就不会出错。对教师而言,通过此次考试,应该认识到,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学一定要重视备课,自己先弄清楚概念的内涵、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样在讲课时就会游刃有余,在已有的知识框架体系内讲解。
教师组织考试试题时,一定要精心挑选试题。试题选项分歧容易引起教师理解重大分歧的、材料所展示的情景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不是新教材中的,不要选入,这两种试题都会给学生误导,会使学生感到现有的教材内容不全,为了应付考试参看其他资料。这样会加重学生心理焦虑和学习负担。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构建专题的知识体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我们在必修一中学习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发展。这一单元分三课,分别讲述了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在学完这三节课后,一定要组织学生回顾近现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有哪些(资本主义的政体、资产阶级代议制、资产阶级的政党制度、资本主义的联邦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的原因(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掌握了权力;经济上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是推动力;古希腊罗马政治文明为其提供了影响和借鉴;启蒙思想为其提供了理论;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封建势力的衰落;广大人民对于建立民主制度的努力),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体现出制度的多样性;建立的过程的曲折复杂性;制度建立后都不断发展和完善;代议制是政治制度的核心)。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以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唯物史观等多种史学观点解读历史现象,培养学生正确解读历史问题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借此引入史学研究新成果。
比如,鸦片战争从文明史观解读,就是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尖锐冲突;从全球史观来说,就是古老中国与近代欧洲联系进一步加强和深化的开始,鸦片战争后中国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从革命史观来说,就是中国遭受外来侵略,进行反抗外来侵略和探索民族出路的开始。从现代化史观来说,就是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重视学生做题方法的培养和解题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备课思维水平,设计有层次、有针对性的试题,让学生在做题中深化和理解知识,归纳中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框架。这些问题设计最好以典型材料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每次考试后和考试前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尤其是那些对历史学习下了苦功,感觉考试成功保险系数不大的同学,要注意对其心理的疏导。考试后对那些学习有希望,但做题方法欠缺的学生进行方法指点。
不断学习专业教学文章,从中汲取教学智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高三教学中,笔者订阅了《中学历史教学》杂志,在每期的杂志中,我特别关注该杂志中有关高三教学的文章,阅读这些文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不断反思。这些专业书籍上的文章无形中成为我教学的指导。
重视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中,绝不是大家专门就某个问题进行专门研讨。由于各个老师是跨年级进行历史教学,教学进度不一样,所以老师不可能熟知自己以外的其他老师对某一个知识点的理解和处理。所以要真正发挥备课组的作用,教师首先要在备课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入思考和设计,在备课组会上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进度与其他老师分享,同时可以提出一些有质量的问题供大家探讨,形成一致的认识。
引导学生重视错题的纠正。高三学生在做历史试题时,往往在很多地方就是两个选项中不能排除那个对自己干扰最大的。这个时候就要借助老师的讲解,在师生的沟通中,老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知道学生的真实想法,并指出学生的问题出在哪里。从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点。
(作者单位:甘肃省庆城县陇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