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宇鑫
摘 要:《蓝田吕氏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乡约。它体现民间士绅阶层的权力场域,是民间士绅自发以礼治教化为手段的基层控制形式。在地方领袖的倡导与组织下,成立一个互助性自治组织,推广一乡一村之教化与救济,并选举有威望有品德之人来当自治组织的首长,主赏罚。本文试就《蓝田乡约》为本,考察乡约民规的自治属性。
关键词:蓝田乡约;自治;礼教;宗族
中国自古乃礼俗社会,传统就有源远流长的乡村自治资源,远可溯及北宋吕氏乡约,近可证民国梁漱溟之乡村建设实验。
在地方领袖的倡导组织下,乡民成立一个互助性自治组织,推广一乡一村之教化与救济,并选举出有德之人来当自治首长,主赏罚。日常事务则由成员按月轮值。定期有集会。此类地方绅士基于地方安定而定的乡约,它与国家权力控制不同,是乡村中以士绅为核心的权力场域对地方的规范与管理,或可称之为士绅自治,其特点是以儒家礼法为核心。
关于这一性质,可由三方面加以分析:
1.以礼教为手段,进行道德约束,规定各种惩罚是道德约束的保障
由上文乡约的文本形态分析可知,“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成;患难相恤”是吕氏的四个方面,包含在乡约、乡仪两个部分内。主要规定处理乡党邻里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规定乡民修身、齐家、立业、交游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过往迎送、婚丧嫁娶等活动所要求的礼俗规定。其都符合传统儒家礼法的道德约束。
当然,乡约也有惩戒规定:“犯义之过,其罚五百,轻者或损至四百三百。不修之过及犯约之过,其罚一百,重者或增至四百三百。凡轻过规之而听,及能自举者,止书于籍,皆免罚。若再犯者,不免。其规之不听,听而复为,及过之大者,皆即罚之。其不义已甚,非士论所容者,及累重罚而不悛者,特聚众议,若决不可容,则皆绝之。”此约根据过之大小,给予惩处。但这只能看成是对道德规范的维护手段,与国家刑律不可同日而语。
2.约束的目的是维护乡村范围内的稳定发展
因其自由组织、自治结约的性质,乡约有着相当强的教化作用。儒家的教化,不是一种由下而上的运动,是由上而下的,“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儒家认为人有圣、哲、贤、士、凡、愚的差等,教化目的就是通过圣人,设立一个标准,让一般人士都能够以其为榜样,努力向上,即“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而细看乡约文本,则符合儒家教化礼俗规定。
3.内部组织机构设置体现了士绅阶级的权力场域
《蓝田乡约》在组织形态上如下:“每月一聚,具食;每季一会,具酒食。所费率钱,合当事者主之。遇聚会则书其善恶,行其赏罚。若约有不便之事,共议更易。”可见,主持议会之人肯定具备一定的经济以及声望号召力。简单而言,即为乡绅——乡社中具有声望、人格魅力、组织能力与公共关怀的地方精英,独立于官府之外的自治领导者。在传统礼法社会,不管政治是清明还是昏暗,总有一群乡绅致力于社会构建,造福地方。
而乡约之中规定的乡绅的自治权力,其生成机制是自发的。乡约基于地缘合作而把权力集中约束于以乡绅为首的约正,出发点是教化乡民,劝民为善,厚其民风,维护地方的稳定。在自治本质的士绅治理中,一乡之民的“刑德二柄”则掌握在乡绅手里。在宋代儒家的观念里,天下是万姓之天下,社会是我们的社会,读圣贤书的儒家士君子,既有治理社会的责任,也有这个权利。
由此可见,乡约是乡民自治的制度,不是皇帝的要求。乡约也是一个实体性组织,乡民可自愿加入或退出,民主选举乡约长。传统乡社通过这样一套制度与组织,维系地方秩序,实现互济互助。这才是古代乡约之治。
参考文献:
[1]陈俊民.蓝田吕氏遗著辑校[M].北京:中华书局,1993.
[2]苏 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3]刘笃才.民间规约与中国古代法律秩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4]李文治,江太新.中国宗法宗族制和族田义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袁兆春.乡规民约与国家法关系分析——兼论乡规民约与国家法的冲突与协调[J].济南大学学报,2000(01).
[6]张明新.从乡规民约到村民自治章程——乡规民约的嬗变[J].江苏社会科学,2006(04).
[7]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8.
[8]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作者单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