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对高校的影响及引导策略

2015-05-30 16:12翟琳琳王可君
东方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引导策略网络舆情互联网

翟琳琳 王可君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舆情的产生和发展对高校的稳定有很大影响,结合互联网自由性、匿名性、突发性、片面性的特点,分析网络舆情对高校的影响,并提出引导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舆情;引导策略

1 引言

近年来,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发展迅猛,网民规模的逐渐增大也是不可阻挡的。据CNNIC第33次调查报告指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3.7个百分点[1],由此可见,互联网在人们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高校网络舆情是指通过网络这一载体,作为网络主体之一的大学生网络群体对社会或者校园内某一问题所持有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政治态度、情绪和意见的总和[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 年1 月统计,学生网民占全体网民总数的25.1%。大学生群体在大部分网络应用上表现活跃,并且大学生知识水平高、思想活跃、对公共事件的参与热情高,是网络社会中最为重要的参与者。大学生的参与影响着网络舆情的发展,同时,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容易受到网络的深刻影响。因此,高校常常成为网络舆情事件重点传播区域,甚至是发源地。

2 网络舆情的特点

(1)自由性

随着计算机、智能手机等上网设备的普及使用,互联网也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学生们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交流、学习、浏览信息、娱乐等,也可以就一些社会事务、时事政治、民生热点等问题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参与讨论。

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彻底克服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互动性差等不足,为人们提供了发表言论的最大自由,这就使得网络成为舆情传播的主要阵地。

(2)匿名性

互联网是一个虚拟、隐蔽的空间,它能够隐藏人们的真实身份。因此,对公共事件具有积极参与意识的大学生们可以在网络中随意发表自己的内心的想法。同时,通过在网络上发表的意见和观点,也可以推断出言论者的情绪和态度。这就是网络的匿名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外显性。

(3)突发性

互联网不仅为用户提供海量的信息,还富有交互性、便捷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变得复杂多样,从学校内奖学金、助学金的评定到后勤服务,从高校的改革发展到社会保障、就业,甚至社会上的一些热点事件、敏感话题都会影响到大学校园的和谐与稳定[3],如中日钓鱼岛争端、马航MH370失联等,因此,网络舆情具有很大的突发性。

(4)片面性

新兴的网络媒体是当前法律难以全面监管的媒体。由于对网上发言者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致使一些网络舆情因信息发布者主观判断情绪化、简单化而表现出非理性和非中立性的特征,甚至表现出极端化、歪曲化的倾向。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大学生人生阅历较浅,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或者仅仅因为自己“倾向于相信”而支持、转发某些观点,这就使得高校网络舆情时常呈现出片面性的特点。

3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

3.1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网络舆情是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

大学生通过网络观察社会、了解国情、感知世界,有助于书本理论知识向社会实践的转化,并通过网络发表自己对同学、社会、学校、国家等诸事的态度和观点。高校学生工作者通过不断关注、了解和分析网络舆情,可以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动态,及时调整策略,有的放矢,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同时,也为校园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和处理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2)网络为大学生参政议政提供渠道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网上评论、网络投票、网络问政、网络监督等形式积极参与国家政治讨论,发表自己对国家政策的建议和态度,一方面有利于监督相关政府部门工作,为政府机构作出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大学生对公共政治生活的广泛参与有助于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培养社会责任感,增强规则意识,加深对公民权利和责任的认识。

(3)搭建学生情绪疏导的平台

高校学生通过网络舆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强化了他们的角色意识,引导他们能够正视自我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网络开放性的特点使高校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这给他们释放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困惑提供了场所。

3.2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网络舆情是一把“双刃剑”,在给高校大學生提供诸多便利的同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1)网络舆情影响大学生“三观”的形成。

大学是大学生培养和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网络舆论信息内容的多元化影响着高校学生“三观”的形成[4]。虚拟的网络空间中难免存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的隐蔽性、开放性等特点发布虚假、恶意的信息和谣言,颠倒黑白,混淆视听,以此扰乱大学生的基本判断,更甚者引发大学生群体事件,危害高校的稳定和和谐。

(2)使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复杂化,容易造成非理性情绪的蔓延。

网络舆情信息广泛、快速的传播深刻的影响着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校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由于大学生积极参与意识强,思维活跃,但社会经验不足、信息识别能力欠缺、自我克制能力较差等原因,对于网络中一些另有所图的或者煽动性言论,大学生容易冲动,发表过激言论。这些偏激的、非理性的观点极有可能形成极端的网络导向,当这种非理性的舆论蔓延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群体的非理性。

4 高校对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

高校在社会文化发展的很多层面上都具有标杆性的作用,整个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与这个群体的稳定息息相关[6]。因此,对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应坚持以“努力使高校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大学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高校师生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为核心。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分为“三步走”。首先,监控(干预和研判);其次,建设(服务和对话);最后,引领(导向和传播)。

监控是为了获取网络舆情第一手资料,并且能够随时关注网络舆情的发展,根据发展态势及时提出干预和研判思想。监控包括对 QQ 群、博客、各类贴吧等发布的信息进行日常性和持续性的跟踪与搜集,在此基础上建立网络舆情信息汇总和分级[7]。针对突发或特定事件进行有针对性的舆情研判工作,重点上报。通过对网络舆情的监控、分析、研判,可以及时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发展以及价值取向,也为思政工作者有针对性的改变工作方法提供了依据。

引领主要是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学生工作者通过引导大学生网民在现实规则下进行真实的、可知的网络交往,宣传社会正能量,引导学生主流思想意识和价值观的形成。如”守护柑橘”、“守护大白菜”行动,都属于网民的自发行为,但经过当

地政府的参与和推动,使活动从网上走向了网下、从虚拟走向了现实,变成了社会公益事件。

5 结语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高校的影响是双向的,如何有效疏通学生信息表达渠道,正确引导学生思想是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http://tech.sina.com.cn/i/2014-01-16/10499101841.shtml

[2]虞永飞.略论高校网络舆情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及引导机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4):78-79.

[3]赵芸,姚鲲鹏.高校网络舆情动态监控与危机管理[J].教育探索,2013(12):70—71.

[4]陈今园.非理性网络舆情在高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12.

[5]魏芳,张广森.网络舆情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式及內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2):115—119.

[6]高晔,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29-30.

[7]潘旭,汪清云.论网络论坛中的舆情形成与舆情引导[J]. 武汉大学,2010(5):55— 58.

[8]方海涛,吕延勤.关于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几个问题[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4(6):73—75.

猜你喜欢
引导策略网络舆情互联网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
网络舆情事件的引导策略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