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数学学生自主思索能力的培养

2015-05-30 15:21:05张勇芳
新课程学习·中 2015年3期
关键词:高段数学自主学习

张勇芳

摘 要:小学高段数学注重的是学生数学思维模式的建立,在这一阶段,要着重注意改变学生对数学的固有思维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索能力,从而建立起严密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高段数学;自主思索;自主学习

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一种数学惯性思考力。在小学低、中段,数学教学主要针对学生数字以及计算方式的运用能力。那么对于高段数学,则是学生思维的过渡阶段,是由具象思考转向形象思考以及抽象思考的重要階段。学生需要具备自主思索能力以适应这一变化。

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进行学习行为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数学的学习是一种长期行为,如果从一开始没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很难在数学中投入,好成绩也就无从谈起。老师可以将课堂氛围打造得轻松有趣味性,通过教学方式的变更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锻炼创新思维

创新,可以体现一个学生的思考力、创造力、理解力,举一反三,学生有关数学方面的创新集兴趣与能力于一身,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串联,从而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出规律,这也正是学习数学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

三、锻炼思维深刻性

数学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学生掌握数学问题实质的过程。数学的表现方式各种各样,但其运用的原理往往是不变的,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让学生看到数学问题的实质,在做题时以不变应万变。小学中低段的数学实质往往表面化,但到了五六年级,数学问题的表现方式一般会深入浅出,看似简单的题目往往需要运用多种原理来解答。所以对于此阶段学生思维深刻性的锻炼显得尤为重要。

四、拥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正确的学习态度在任何领域都不可或缺,对于数学的学习也是如此。学习数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期间会有挫折,学生难免会有懈怠,这就需要老师耐心的教导和引领,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快乐学习数学。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索能力的重要性。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今天,老师是一道桥梁,是学生与知识间的桥梁。教师所应注重的不再是手把手教学,而应注重引导,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告知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找到乐趣,得到充分展示自我能力的机会,这应是广大教师倾力达到的。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高段数学自主学习
乘坐“方程思想”的船 到达“减负高质”的岸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教师角度分析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有效管理策略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高段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南北桥(2017年7期)2017-04-21 13:51:19
浅谈如何教学小学高段数学
未来英才(2016年1期)2016-12-26 16:03:14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1:29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8:59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3:04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