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永琴
【摘要】面对如今越来越差的中职生,如何教学才能保证学生在学校就掌握应会的知识和技能,是中职教师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中职《建筑结构》 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256-01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尤其是网络的广泛传播,智能手机的出现,这些都对中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也直接导致了现在中职生源的变化。如今选择上中职校的70%为初中的中下等生,30%为已走上社会二至三年甚至更长时间,而后又回到学校上学的社会青年。这部分学生的特点是基础差、学习能力差、自控力差、主动性差、积极性差、缺少恒心。面对这样的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学校就能掌握应学会的技能和知识,成为摆在中职教师面前的难题。笔者总结二十一年的教学经验,与各位同仁交流探讨。
一、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全面提升专业素质
“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老师需有一桶水”,只有这样,老师才能融会贯通专业知识,在深刻理解了专业知识后,才能把深奥的专业理论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告诉学生。建筑专业知识本身就来源于实践,而理论又指导者实践。要想在理论教学中有效的结合实践,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功底,这就需要教师至少深钻两门以上建筑专业课程。
二、认真钻研教材,针对中职生特点准确定位
《建筑结构》作为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因其公式多、计算量大、理论性强而成为一门难度较大的课程,所以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公式的简化。老师若是照搬课本,直接要求学生记公式,50%的学生不能掌握。笔者的做法是引导学生结合《建筑力学》自己推导公式,这样学生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原来看起来挺难的公式我自己就能推导出来,记忆自然不成问题。如单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笔者的經验是:
(1)先画单筋梁正截面受力图,如图:
(2)然后利用《建筑力学》中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列平衡方程:
ΣFx=0 α1 fc b x=As fy
ΣM(F)=0 M≤ α1 fc b x(ho-■)
(3)因一元一次方程最好解,令x=ξ h0,αs=ξ(1-0.5ξ)(前面已讲过),这样 M≤ α1 fc b x(ho-■)即可改写为M≤ αsα1 fc bh02.
(4)最终得出公式:α1 fc b x=As fy ;M≤ αsα1 fc bh02
【或 M≤ α1 fc b x(ho-■)】;ξ=■;x=ξ h0;
(5)把公式改为了方程,解题步骤就是解方程的过程,大大减少了记忆量。如已知b、h、fc、fy、M,计算纵筋面积As,由以上方程可知,要计算As,需先计算x,而计算x又需先计算ξ,ξ又由αs算出。所以解题步骤为:1)求αs;2)求ξ;3)由x=ξ h0计算x;4)由 α1 fc b x=As fy就可求出As。这样处理后,学生既好理解,又便于掌握。笔者运用于实践中发现100%的学生都能掌握。
三、遵循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难度分解
我们学习新知识,犹如上楼,若一开始把目标定为六层,学生就会觉得好难、好累。但若把目标分解,先定二楼,等学生上到二楼,再要求上三楼,这样依次四、五、六楼,难度由六层分解为一层,不知不觉中已达六楼。尽管结果一样,但过程的体会却不同。《建筑结构》中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是最难讲的一部分,若单纯按教材顺序讲,学生很难掌握。笔者采取的做法是:1)介绍什么是斜截面破坏;2)介绍相关名词:Asv、ρsv(配箍率)、ρsvmin、剪跨比λ、fyv;3)举例说明Asv、ρsv(配箍率)、ρsvmin的计算,加深对公式的理解记忆;4)引入斜截面破坏的三种形式:剪压破坏、斜压破坏、斜拉破坏;5)分别介绍三种破坏形式的概念、发生情况、破坏特征、防止措施,并辅以例题;6)以填空、选择、问答题的方式小结,既归纳本节重点、难点,又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做到现学现用,提高效率;7)介绍均布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箍筋承担剪力的计算公式;8)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需按计算配箍筋,并辅以例题;9)举实例计算,全面结合前面介绍到的知识。这样,因为前面已经把相关计算进行了介绍,为后面做好了铺垫,实例计算就是前面问题的综合,掌握箍筋的计算也就水到渠成。
四、发挥好“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索问题,动脑思考,然后带着问题去听课,会极大的提高课堂效率。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更重要。《建筑结构》的计算量大,讲解时若老师先讲,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对问题的接受仍属于填鸭式,效果不好。笔者的做法是:先让学生自己做,思考存在哪些问题,边做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再由老师讲,这样把老师的思维过程展现给学生,而学生是带着问题听讲,以做题的形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真正理解问题,而不是单纯的照猫画虎,同时也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五、采取多种手段,加强对学生的督促
我们学习任何知识,都必须经历这三步:记忆→理解→应用。所以首先记住所学知识是最重要的一步。要想掌握《建筑结构》的计算,必须记住公式。但由于现在中职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主动性差,若让学生下去自己记公式,绝大部分学生做不到,做题时是看着笔记完成,一合上笔记,因没记住公式,计算也就无法完成。针对这种情况,我的做法是利用讲新课前的五到十分钟的时间口述问题和公式,要求学生按顺序写在纸上,交上来后由我利用课间时间批改,错的下去抄十遍,效果很好,绝大部分学生公式记得很好,也赞同我的这种做法,对我的教学评议也很高。
六、提炼教材内容,利用导学案提高课堂效率
《建筑结构》虽有大量的计算,但也有部分叙述性内容。若老师把全部内容板书,学生只需照着抄写很容易走神,我的做法是把教材内容提炼为填空、选择、问答题,板书和导学案上只写问题,不写答案,并提前印好导学案,上课时答案先由学生自己找,然后我再口述。这样,学生如果走神的话,就很难记下笔记,同时教师节约了板书时间,利用这些时间进行巡回检查,既便于掌握学生课上学习情况,又便于控制课堂纪律,又利用导学案节约了学生记笔记的时间,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学生课堂知识的掌握率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