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做”中学数学

2015-05-30 23:32李维纮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四边形预设解决问题

李维纮

【摘要】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学习能力出发,给学生创设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亲历参与“做”数学活动。这就要极力为学生的“做”数学提供时空,让学生在活动中亲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构建出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学生 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135-02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想“做”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创设一个与学生学习知识背景有密切关系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學习兴趣,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总想探究数学,蠢蠢欲“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例如教学“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老师出示做好的长方体、正方体和一个土豆(三个物体体积不同,但看上去大小差不多),让学生猜,这三个物体,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开始,学生通过量,很快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知道谁大谁小,可是,不规则的土豆的体积怎么算?学生的认知平衡被打破,一“问”激起千层浪,这下同学们可来劲了,个个情绪激昂,摩拳擦掌,很想知道答案,主动进入到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中,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精心预设,让学生会“做”数学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事先都要有充分的预设。《新数学课程标准》也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发现建构的过程。”而小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有限,他们的自主探究数学仍离不开教师的恰当引导。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知识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为学生预设探究提纲,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会“做”数学。

例如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时,老师为学生预设操作指导:

(1)将一个圆形纸片平均分成8份,然后将它剪拼成一个近似的四边形,然后观察它是一个怎样的四边形,然后,再把同样大小的圆平均分为16份,再剪拼成一个四边形,比较这两个四边形又有什么异同?

(2)你能否把这个圆剪拼一个近似长方形?它的面积和圆面积有什么关系?它的底和高与圆的什么有关?

(3)你能借助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吗?

学生通过教师精心预设的操作提纲,主动的操作实践,发现图形之间的关系,主动探究操作, 有效逼进教学目标,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实现了自己能“做”数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鼓励质疑,让学生深“做”数学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创造性的一个重要环节,读书有疑,方始是学。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是学生深刻“做”数学的助推力。数学教学中,如果我们能让学生有机会自己质疑,成为“问”的主体,成为一个“信息源”,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学生的心智就能心潮澎湃地“做”起来,就能深刻地思考数学,进而变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老师让学生说出几个整数,老师能很快说出那些数是3的倍数,学生疑惑不解产生质疑:“老师有什么秘密武器?能被3整除的数与个位数字有关吗?”老师再出示5、6、7三张卡片,把这三张卡片组成三位数567、576、……,直接判断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并学生用计算器验证。通过验算,学生更加疑惑,再次产生质疑:“这些三位数有什么规律?如果把5改成4,还能被3整除吗?或者把7改成4又能被3整除吗?”学生带着一连串的质疑,积极思维,主动分析数学的组成,从而深刻地思考数学,发现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构力。

四、合作交流,让学生善“做”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孔子说过“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就已经阐述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发现知识、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作为每个学生个体来说,合作交流使他们充分发挥学生各自的个性特长和群体智慧,互相启发,互相促进,进而善于“做”数学,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例如教学“稍复杂的方程”时,出示主题图:白色块数20块,比黑色块数的2倍少4块,足球黑色块数有多少块?教师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形式展开探索、交流、讨论,每个学生都互动起来,通过线段图示,各抒己见,不仅提出了算术法,还提出了方程法,实现了解法的多样化。在列方程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找出数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不断互动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思考数学,让每个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

总之,学习数学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亲历“做”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注意创设有趣情境,精心预设指导,鼓励质疑问难,重视合作交流,从而让学生对数学爱“做”、会“做”、深“做”、善“做”,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获取丰富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四边形预设解决问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圆锥曲线内接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四边形逆袭记
4.4 多边形和特殊四边形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