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英
【摘要】函数、方程、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它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通过对“三个一次”“三个二次”的对比分析,构建知识体系,关注内在联系,迁移创造,数形结合,梯度深化.
【关键词】函数;方程;不等式;数形结合;数学思想
千变万化的现实世界中蕴藏着各种各样的客观规律,这些规律可以用“数”(函数、方程、不等式)来描述,也可以借助“形”来呈现.函数、方程、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它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函数、不等式、方程它们是动与静的关系,是变量与常量的关系,静是点,动是线,常量是变量的瞬间.在变化中,在规律中,在动静之中函数、方程、不等式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组成了“数与代数”的核心内容.
一、依课标,现体系,乍现数形结合
(一)课程标准(7~9年级)学段目标
1.知识技能:体验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掌握方程、不等式、函数进行表述的方法;
2.数学思考:通过用方程、不等式、函数表述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模型思想,建立符号意识;
3.问题解决: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4.情感态度:在运用数学表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具有抽象、严谨和应用广泛的特点,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北师大版教材对于“方程、不等式、函数”内容的编排如下
通过7~9年级学习目标和课程内容编排可以看出:教材内容螺旋上升,逐步深化,同一类问题从不同角度理解分析,实现了从“四基”到“四力”(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基本活动经验,四力: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从初步感知→ 联系实际→ 梯度深化→ 寻求关联→构建体系→探寻本质.在学习递进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呈阶梯式层次结构:二、借一次,分层次,初论以数解形
案例1 一次函数y=2x+5,当x取何值y>0,y=0,y<0?(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课本习题)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能够用“数”和“形”两种方式来解决,通过列表、描点、连线画出函数图像,体会静态点、动态线(点动成线),线是点的集合的思想,方程与函数的动静变化跃然纸上.
通过三个一次的对比使学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递进过程,体会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体验到回归“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基本算理”的解题通法.
三、用二次,渐深化,再论以形助数
案例2 在二次函数的学习中,课本仅涉及了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转化,学生虽没有接触过一元二次不等式,但能否类比“三个一次”的问题,“以形助数、以数验形”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思维深度,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通法.
1.基本题型
二次函数:y=x2-2x-3 当x取何值y>0 y=0 y<0
数:一元二次方程
因式分解法——有理数乘法法则、因式分解.
对比两种解法,入手点虽有不同但殊途同归,都达到了降次转化的目的,两种解法类比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去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达到了方法的正向迁移,两种解法提取的知识储备略有差异,但都回归到了基本法则、基本概念、基本性质通法.
2.特殊到一般
3.归纳总结,抽象概括
在构建数学知识体系时,首先要关注问题的内在联系,把握知识的梯度和整体的规律,优化组织架构,探寻问题本质,将零碎的知识有机融合.
四、揽全局,寻通法,数学思想渐升华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思想有角度、有深度、有生命,知识可以用文字陈述并掌握.而深邃的思想则要通过数学符号化的过程来获得.数学思想蕴含
于数学内容中,坐标系蕴含数形结合、方程函数蕴含模型思想、函数图像蕴含运动变化思想、方程不等式蕴含化归思想.
在三个一次与三个二次的对比归纳中,在数形共同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比优势,体会“数”“形”二者之间的互补作用,突出特殊的转化作用,从整体上认识函数的本质属性,“数形迁移、动静转换”.在运用“配方法”“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中,通过降次化繁为简、化生为熟、化未知为已知,新旧知识在此“血脉相承”.
通过将教材不同层级的内容——“三个一次”与“三个二次”的类比、抽象、深化,加强同类知识之间的横向与纵向的联系.从函数的角度对方程和不等式重新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关注函数的本质,渗透“运动变化和联系对应”,将“”
三个数学对象融为一体,统一认识,“见树木更见森林”,在更高的起点上对函数、方程、不等式进行动态分析,从而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在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渗透函数的统率作用,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认识、分析问题时“先从特殊对象切入,再拓展推广到一般”的策略,提高多角度、灵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三个一次”“三个二次”的对比,构建知识体系,关注内在联系,通过类比解决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新问题,学生调动知识储备去感悟通则,解题通法由此生成.学生在迁移创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元认知,既体现了其形成的有形过程,又经历了无形的数学创造性文化的熏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的种子生根、发芽,数学知识在融合中创新,数学方法在创新中发展,数学思想在发展中升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2]陈中锋,游建平.关注课标变化,领会精神内涵.[J].中学数学教育,2013,1-2.
[3]邓昌滨. 基于“四个关注”,凸显主体教学[J].中学数学,2014(3).
[4]吴雅琴.三个二次之间的关系[J].理科考试研究,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