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正亚
课程改革是一次前无古人的实验,搞好这次实验工作,教师是首要的因素,只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才能在课改实验中运用好教材,才会自主且主动地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否则,教材再新、方法再好,也不能按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到教学过程中,达到课堂教学真正理想的目的.基于以上认识和不断学习,促进了教育观念的改变,并在新课程的实验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改变了只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培养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过程和价值观的过程,真正做到在情境中感知,在活动中体验.以下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创情“激”学
现代教育论认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因此,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要来自于充满疑问的问题情境.我巧妙地把数学教学内容转换成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例如苏教版第一册练习六第5题:在○里填上“>”“<”或“=”.
3+6○9 2+4○7 7+3○9
104○89-3○59+0○9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
师:大家喜欢看《天线宝宝》吗?
生:太喜欢.
师:这一天,来了一个滑稽夫人,她给LaLa和Disey分饼.(LaLa、Disey是孩子们熟悉、喜欢的宝宝)她给LaLa分了3块饼,可又觉得太少,又给LaLa 6块:她给Disey 9块饼,顺势板书3+6○9,到底滑稽夫人分得公平吗?请小朋友思考一下,想好了,同桌讨论.
生:我们认为滑稽夫人是公平的,LaLa得了3+6块,Disey得了9块,这不是一样多吗?
生:我们认为LaLa和Disey都得了9块,滑稽夫人分得公平.
师:你们说得真好,老师也有这样的想法,那么,3+6○9中间填上什么符号?
生:等于号.(学生一致通过)
师:10-4○8,这应填上什么符号?你有什么新发现?
生:10-○<4<8.
因为10-4=6,6<8.
生:我有好办法,在10-4上面写个6这样不易错.
师生一起鼓掌,都认为这是好办法.
生:我有“秘密”,在做这样的题目时,10不能跟8比,4也不能跟8比,算式跟8比.
师:同学们真聪明,都知道要先口算左边的式子的得数,再同右面的数比较.下面来做几道练习:“小熊点火”,只有“>”“<”“=”放对了,才能燃烧起来.通过练习,学生100%掌握了这种题目,并且在第二天的练习中也没有出现错例了.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这一过程充满着探索与创造、观察、猜测、调控,充满了欣喜,也充满了曲折,这些正是数学的魅力所在.而传统的数学教法,教师充当导游的角色,拿着旗子在前面喊,一队学生跟在后面走,学生必须细听讲解,而无法停下脚步按照要求进行观赏,用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学生的学习只是走马观花,没有切身体验教学效果,往往只停留于模仿和记忆上,无法感受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数学的美、数学的价值,给人留下的是“数学太抽象、太枯燥”.把数学最具神奇、最具魅力的地方挡住了.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因此,我十分注重让课堂充满激情、充满活力,使课堂上高潮迭起、淋漓尽致,使学生的思维在老师的牵引下,像鱼儿一样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遨游.
(1)启发诱导,自主探索,发挥创造的潜能.
弗费赖登塔尔指出:“数学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对于学生可以独立操作的知识,可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探索,直到独立获取新知识.例如在教学“9+4”时,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的起始知识.首先指导学生按凑十的需要操作小棒.先把4根分成1根和3根,把其中的一根放在9根里凑成10根,再与剩下的3根合成13根,接着让学生用出声的语言表达操作过程,最后脱离小棒说想的过程,在学生达到熟练的情况下,趁势探讨出9加几的计算方法——凑十法.有了9加几的学习基础,让学生创造地学习8+5、7+5、6+5等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设计,能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2)讨论合作,促使学生学会创新
讨论合作,就是课堂中学生以小组形式为学习群体,突出学生之间的协作与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共同发现问题,培养主动学习能力,在小组研讨中,每名学生都有各抒己见的机会.例如在教学“得数是6、7的加法”时,学生每4人一组分小棒,教师出示问题让学生讨论:①想一想,6根小棒分成两堆,该怎样分?学生经过小组讨论汇报可以分成1根和5根、2根和4根、3根和3根;②根据分小棒说说该怎样列式?学生通过讨论,创造地归纳出1+5=6、2+4=6、3+3=6.
通过讨论合作,既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教师的语言艺术
让课堂充满激情、充满活力,使教与学双方能全身心地投入,少不了教师的语言控制.老师那幽默的、诙谐的、令人回味的、激情的语言是课堂气氛的最好的催化剂.有的老师授课平铺直叙,语言贫乏,一堂课就一种节奏,听来像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难怪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来一点幽默,多些笑声,让学生的学习多点愉快;加一点激情,多些动感,让教与学双方充满活力,给冷冰冰的数学公式注入活力,学生很感兴趣.
总之,学生才是学习的实践者,而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心灵,让师生得到共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