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社团的独特优势构建主体性德育模式

2015-05-30 23:25:47林燚宁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党团组织学生社团心理疏导

【摘 要】从党团组织、班级建设、社团活动、学生组织、心理疏导、制度建设等六个方面探讨如何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社团的独特优势来构建主体性德育模式。

【关键词】主体性德育 党团组织 学生社团 班级 心理疏导 制度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C-0043-02

学生党团组织和学生社团是团结和凝聚广大学生的坚实力量充分调动了大学生群体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顺应了大学生个性发展特点,体现了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在高职院校德育中,可依托党团组织,巩固班级建设基础,用文化支撑社团活动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组织载体,做好心理疏导保障作用,以制度建设为平台构建主体性德育模式。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社团的独特优势构建主体性德育模式,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一、以党团组织为依托,确立主体性德育的导向

现阶段,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原先的班级制度已经变得相对松散,传统的以班级作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一个迅猛发展的学生社团是当今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学生社团是高职院校现阶段重要的文化延伸之处。因此大力发展以党团组织为依托的德育新模式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

一个家庭只有拥有相同的奋斗理想以及共同的期望才能成为和谐美满的家庭。相比较高校和谐氛围的建设也是如此,高校领导应该注重学生在接受以及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理想,但是在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中,只有依存着社会环境才能得以实现,所以,在树立正确的社会理想是培养学生树立准确无误的政治抱负的前提条件,党团组织的社会作用才能得到最终的发挥。为此,高职院校党委组织应不断开展党务工作,大力发展优秀团员加入中国共产党,注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并且每年举办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班,不断提升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丰富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的一些基本知识。也因此而扩大学生加入共产党的影响力,号召学生热爱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终让和谐之风吹遍校园的同时也可以吹到每以为公民的心中。与此同时,学校的学生党支部还要对学生党员进行基本的审查,杜绝学生在加入共产党后有不良风气的形成,不断增强学院党团组织的凝聚力以及吸引力。

二、以班级建设为基础,夯实主体性德育的根基

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就是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活动,通过班级为载体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养成自我教育以及自我管理的基本能力,除要注重自身的良好学风之外,还要注重加强学院本身的宿舍文化建设工作,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学生生活学习方面,要在现有的宿舍评比体系引入创新的评价体系,并且将“卫生,文明,安全,和谐,勤奋”的五项内容作为评比的重点内容,将现阶段的宿舍文化评比推向一个新的领域,从而使得学生宿舍建设朝着一个全新的方向前进。通过一定时间的推广以及实践,星级宿舍评比工作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尤其是在高职院校中推广这类评比工作,不仅为学生枯燥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些许色彩,更是从让学生在此类评比工作中自我成长,形成和谐良好的学习风气。

除将宿舍文化建设作为高职院校主体性德育评价模式平台外,还要以班级建设为基础,深入学生内部,站在学生自身的角度不断夯实主体性德育的根基。应构建目标明确、形式新颖的评价体系,不仅将宿舍文化建设体系延伸至班级,而且进一步提升了班级的凝聚力。评价体系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基础部分,就是将每个班级一个学年的迟到率,旷课率等基础数据进行汇总,通过数据的形式向各个班级呈现学校整个学校的综合表现状况,并且对表现良好的班级进行表扬鼓励。第二个部分是考验班级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可以利用班级之间的小游戏来增进班级成员之间的友谊,从而更好地进行接下来学习生活。最后一个部分是通过一定形式进行班级风采的展示,利用一层一层的选拔形式,选拔出全校具有独特班级优势的班级。这样一来,不仅鼓励各个班级发掘自身的主体优势,还能宣扬学院的班风学风,构建具有优势主体的校园文化软实力。

只有在现阶段的管理体制中引入先进的星级班级评价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在论证中不断完善,在完善中不断创新,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找到自身的定位,朝着正确的方向勇往直前。因此,在之后的班级建设工作中,我们要在该文化体系中不断壮大前进,发挥学院自身的独特优势,在制度中提升壮大自我。

三、以社团活动为支撑,丰富主体性德育的内容

学校社团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自身潜能,还能丰富校园文化知识,在构建文明校园先锋等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更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活动阵地。在校的社团活动不仅能拓展学生的文化思维,开阔学生的眼界,更能提升校园文化实力,构建具有优秀文化特色的校园形式。因此,将社团活动作为支撑,进一步丰富主体性德育的内容,对于现阶段的高职院校来说是必然之径。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院的学生社团自创办以来,学生社团力量的蓬勃发展,不仅在社团数量上有了明显的提高,更是在社团种类方面有了质的飞越,其种类的繁多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加入。该社团的发展,从刚开始的不被外人看好到如今的众人加入无不体现了校园文化体系的正确之处。从之初各个社团之间的封闭不相容到现如今的开放式模式,这一文化模式的演变正是高职院校社团发展的主要前进方向。

虽然,以社团为依托发展校园主体性德育内容工作是当下较为流行以及明智的选择,但是在现阶段的社团文化建设还存在不少的困难,比如,在高职院校中引入五星级评比系统虽然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增进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但是尚不完善的体制模式是高职院校发展主流文化的致命缺点。因此在不断丰富学生社团文化形式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完善学院社团的体制创新工作,只有将准确先进的文化体制运用到先进的文化氛围中去,才能将知识力量发挥到最大化。

四、以学生组织为载体,拓展主体性德育的空间

在高职院校中,学生在受到学院领导,班主任之外,在班级中还以学生为主体的组织带领,一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会,班干部集体等。该类组织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将学校和学生两者之间相互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学生行为的自律,让学生在学生组织的带领下自由和谐的发展,最终实现学生自我的价值。由于学生组织具有管理模式简单,管理成本低等优势,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选择以学生组织为载体的拓展模式。但是有别于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本文中所涉及的以学生组织为载体的管理模式具有时代所赋予的创新含义,此管理形式不仅可以拓展主体性德育空间,还能让管理者在学生组织的形式中自我实践,让学生在学生领导的带领下,真正实现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主体目标,最终形成一个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

五、以心理疏导为保障,确保主体性德育的效果

目前,独生子女这一类大学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心理障碍等问题,他们面对社会给予的无形压力,对于社会变迁带来的心理起伏感到很难适应,价值观念的碰撞、裂变等都进一步加深了大学生的社会心理负荷,对于社会的惶恐以及不安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更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体性德育是一种充分调动并且强烈依存教育主体主动性以及积极性的形式,它的要求是作为高等教育主体的大学生针对现实保持理性的认知,针对自身做到乐观的接受,让学生在积极乐观的学习氛围看待社会问题,正确处理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正确合理地宣泄负面情绪。这就要求我们自身要构建一个和谐,积极的人文环境来彰显大学生的文化优势,发挥学院的文化软实力作用,不断探寻和谐校园文化体制建设工作,从而确保主体性德育的效果。

六、以制度建设为平台,提升主体性德育的水平

主体性德育作为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根本服务形式,不仅是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层次的阶级产物,更是一种可以推动自身不断完善的无形力量。因此,在依党团组织以及学生团队两大载体推动主体性德育价值的工作中,一定要统一社会价值以及自身价值之间的关系,并且要坚持教师主导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主体性文化氛围构建以及平台搭建之间的统一关系。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以及生涯规划辅导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院利用开展咨询活动,团队辅导和社会零距离接触三个工作组,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并且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现阶段的高职院校的制度建设工作中心是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置于新生开学前,目的是在开学之初就为学生顺利度过大学生活以及走向职场做好充足的准备。以制度建设为平台,大力提升主体性德育水平是现阶段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开展主体性模式的制度保障。

新德育模式是对于自身自主性以及创造性的一种基本肯定,主要体现的是主体性教育思想的本质,从而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德育模式,这也正是我们所说的主体性德育模式。现阶段,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军力量,因此,只有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学习以及实践活动才能将主体性优势发挥到极致,只有通过学生的自行策划以及自主性活动才能使得学生在自我教育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了解自己,憧憬未来。

【参考文献】

[1]郭俊蕊.现代高校学生主体性德育问题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3

[2]熊川武.论后现代主义观照的教育主体现代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5)

[3]项贤明.走出传统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泛教育理论的哲学建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6)

【作者简介】林燚宁(1983- ),男,研究生,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何田田)

猜你喜欢
党团组织学生社团心理疏导
渭南早期党团组织建立发展的历史意义和时代启示
“革命三谭”:推动广东党团组织发展壮大
源流(2021年11期)2021-03-25 10:32:07
浅谈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新形势下党团组织进学生公寓的思考
青年时代(2017年22期)2017-09-06 16:46:02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几点认识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3:46:25
论创业教育对高职教育的促进作用
东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1:57:04
重视EAP工作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实践与探索
办公室业务(2016年9期)2016-11-23 09:17:22
新媒体在高职艺术类社团中的应用研究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20:16:49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与教育
新时期学生社团组织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