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初探

2015-05-30 00:21:47陈剑华
中学理科园地 2015年5期
关键词:探究实验探究性教学素质教育

陈剑华

摘   要:素质教育是新时代教育的最终目标。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初中化学教学既要适应中考的要求,又要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化学这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注重实验教学。在探究性的教学中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习,以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素质教育;探究性教学;探究实验;创新能力

目前的化学课程要求化学教学从学生及学生在社会中发展的需要出发,这就要求体现化学学科自身的内在优势,在教学中以科学探究作为化学素质教育推广的突破口,激发学生在学习化学中能更主动、更有兴趣,提高学生创新的意识,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能获得更多的化学知识及化学实验技能。这样,学习的过程是启蒙化学、了解化学的过程;也是对科学探究、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以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要达此目的,如果没有科学的教学方法,就难以获取预期的教学效果。我在化学教学中采用实验探究教学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功能目标在于养成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的习惯,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同时指导学生怎样加工信息并对提出假设如何推理论证,形成全新的学习理论。探究性教学一般包括以下这些要素:

课堂教学是“探究性学习”的主要场所,应用“探究性教学”的课堂教学必须整体优化,体现教学的全员性、基础性、探究性、开放性、实践性、互助性和创新性;应该给学生留足思维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实践;为学生创造合作的机会;使学生充分体验研究的方法和乐趣。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实验探究教学在不同课型中的应用与体会。

1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课堂教学示例

1.1   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               。

1.2   确定研究方法

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

1.3   设计并进行实验

选择课文中所给的实验方案,也可自己设计新的实验方案。

1.4   实验结论

完成表1。

表1

1.5   结论分析

用原子的观点对结论的解释是                    。

1.6   表达交流

请简要谈一下,你认为这条科学结论有什么重大意义?

1.7   知识的应用与拓展

如图1所示,小张在锥形瓶和小气球中分别加入稀盐酸和一种固体物质,将其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所称的读数为M克。然后将气球中的固体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气球胀大,此时在托盘天平所称的读数为N克,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1)假设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则M            N(填“大于”、 “等于 ”或“小于”),其理由是                                                  。

(2)请用简单的方法判断以上制得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是比空气小(气球本身的质量可忽略不计)

1.8   教学实效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掌握了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及其原理,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了成就感,激发了他们学习热情。通过知识的拓展,让学生充分讨论,使他们在相互间的否定与肯定之中,积极思维,培养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在掌握化学新知识的同时,又巩固了物理知识,增加了学科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2   复习课充分运用实验探究性教学,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目前我们使用的为初中沪教版的化学教材中,“身边的物质”这一大块知识体系是全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其中学习内容的特点可谓是基本概念繁多,涉及到的物质种类杂,反应规律涉及面广,必须熟记的多,实际掌握应用的多,题型灵活多变。如酸、碱、盐这些化合物的相互关系整合了初中化学知识体系,在对这块知识的学习与科学探究过程,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形成化学科学实验探究能力,为今后学习化学打下基础。因此,教学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探索化学知识的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训练。复习课中,更应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掌握科学的方法,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从而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习课教学示例:物质的鉴别与检验。

2.1   展示目标

现有五种水溶液: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请你从中选两种溶液,用五种不同的化学方法进行鉴别。

(1)你选择的两种溶液是                               ;

(2)鉴别它们的第一种方法是

;(包括步骤、现象、结论)

(3)鉴别它们的另外四种方法是:                    ;(只要求写出鉴别所用试剂)

(4)写出(3)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2   探索方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从多角度分析、多层次考察,以探究出一题多解,从而拓宽知识面,改善思维品质,充分发挥创新思维、创造能力。

2.3   举例说明

(1)选择的两种溶液是:盐酸、氢氧化钙(即酸溶液和碱溶液)。鉴别的方法有:指示剂(紫色石蕊或无色酚酞);pH试纸;活泼金属如Zn;CaCO3;二氧化碳气体;CuSO4溶液;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铁等。

(2)选择的两种溶液是:氯化钠、碳酸钠(两种盐溶液)。鉴别的方法有:指示剂(紫色石蕊或无色酚酞);pH试纸;醋酸;Ba(OH)2溶液;BaCl2溶液;品尝等。

(3)选择的两种溶液是:氢氧化钙、碳酸钠(碱溶液和盐溶液)。鉴别的方法有:二氧化碳气体;醋酸;BaCl2溶液;Ba(OH)2溶液等。

(4)选择的两种溶液是:盐酸、碳酸钠(酸溶液和盐溶液)。鉴别的方法有:指示剂(紫色石蕊或无色酚酞);pH试纸;活泼金属如Zn;CaCO3;醋酸;Ba(OH)2溶液;BaCl2溶液等。

2.4   反思与评价

各小组对探究学习进行反思,发现自已与他人的长处及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

2.5   取得的实效

通过一道题,学生不仅完成了知识的内化,很好地理解了酸、碱、盐的性质及其反应规律;而且掌握了酸和碱、酸和盐、盐和盐、盐和碱的鉴别方法;在轻松的探究过程中,掌握了大量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方式。同时还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促使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习潜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3   把家庭小实验及课外探究实验引入课堂,实现课内外有机结合

学习了木炭的吸附作用后,在课堂中完成——自制简易净水器。用一个空的剪去底部的塑料瓶,带导管单孔胶塞,洁净的膨胀棉,纱布和活性炭即可制成。整个实验取材方便,制作简单,通过该项活动,培养学生欣赏自我的能力和体验成功的喜悦,真切地感受到化学实验的生活化。又如自制酸碱指示剂,要求学生取几种植物的花瓣或果皮(如玫瑰、三角梅、胡萝卜等),捣烂用酒精溶解、过滤,制造酸碱指示剂,试验它们遇到醋酸、石灰水、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所产生的颜色变化,并做好记录。这一实验使学生体验了酸碱指示剂的发现过程。在学完CO2的制法后,通过碳酸钠与醋酸的反应,鸡蛋壳与盐酸的反应,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鸡蛋壳、贝壳、墨鱼骨等均可代替碳酸钙制取CO2。同时指导学生回家做“大鸡蛋入小瓶”实验或处理热水瓶内壁的水垢,将家庭小实验引入课堂,使化学更贴近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亲切,通过探究过程,实现课内外的有机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实验探究教学,能够有效地实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其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深刻的教育。真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对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使我体会最深的是,实施实验探究教学,中下生、学困生都对学习有信心了,他们不再感到学习是件枯燥无味的事情,开始参与探究过程,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一位学困生说:“化学课真好玩!我就化学学得有劲。”有几个其它科任老师已认为基础太差,无可救药的学生,却十分喜欢化学课,课堂表现活跃,积极地参与各个活动,化学成绩有些达到中等甚至优。

处于新世纪的教师要彻底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立足于“以学生发展为本”来设计教学,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尽量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究实验。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将实验现象和结论死记硬背而抑制了实验能力的培养,又可以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探究实验探究性教学素质教育
高中化学探究教学的实践体会
在“探究实验”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情智能力
气泡的速度探究实验的改进研究
优化教学策略,保障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
新一代(2016年17期)2016-12-22 13:00:57
加强实验,提高化学复习课的有效性
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10:43:20
培养探究性思维,促进初中物理的学习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