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峰 孙蒙
【摘要】 现代中等职业教育与信息技术结合催生了一系列崭新的课题。本文从学生学习心理这一角度论述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学习心理对学生进行分类,找到某类学生所适合的教学方法。主要使用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汇总分析形成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计算机教学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 学习心理 教学方法 计算机 高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6-088-01
0
一、引论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寻找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却可以因此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其中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是不可或缺的。
如何恰当有效的运用教学方法呢?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分析,但首要的问题就是从学生学习心理层面去探究教学方法最为实际,最为现实。然而在教学和工作中,人们更多地把视线聚焦在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上,忽视了抓住学生学习心理这一重要角度,那么再多的教学方法也是不切实际。
二、课堂教学改革现状
学校近几年教学改革迅速推进,形成了以校委会为核心,以教育教学改革“四三二一”发展战略为支撑,陆续有大量的教育教学成果出现。如:教育教学系列化改革之教改印象、开发教学指导方案《沂水县职业学校教学规范》。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堂的教学改革。学校教学以课堂为主阵地,教学改革围绕教学开展,那么教学改革势必重点关注课堂教学方法。
三、分层次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推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学改革是学校改革的重点、难点和核心。学校人数逐年增加,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能力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为顺利完成教学,做到因材施教,提出分层次教学。
形式为首先班级分层教学。第一做到分班分层,并且区分好高职和非高职班级。第二做到走班分层,让学生可以选择部分课程学习,但不打破原有班级。其次,班内分层。这是一种主要形式,综合利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分析和评价。把学生分为优、中、良好几个等次,进行因材施教,个别辅导。
四、结论
(一)全面发展型学生。该类学生应该比较适合讨论法和感悟教学法
该类学生的学习动机很正面,学习意志很坚强。这类学生大多数是家长眼里的好孩子,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但是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优秀的学生也可能或多或少的在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比其它学生差。因此应该让他们选择某个角度进行比较,做到胜不骄、败不馁。通过课堂上师生间的讨论和比较,以及彼此分享生活感悟、人生哲理。
(二)沉默型学生。该类学生应该比较适合鼓励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
对该类学生有一个比较专业的称呼叫内向型学生。所谓内向型学生是指性格内向的学生,平时在班级中与人接触少,不愿意与别人聊天,开玩笑,在课堂上不愿主动回答问题,甚至老师叫到他,也一言不发或干脆回答不知道。这类学生一般心理上有些许小缺点,但这些小的缺点是可以改善的,甚至在合适的时候可以完全消除。遇到这种学生在教学上不要急,而且这种学生是一种暂时性的假性的性格内向,在这里可以充分发挥好第二课堂的作用,在第二课堂上充分使用鼓励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在具体游戏中让这类孩子有机会表现自己,孩子如果做的好,可以捕捉合适时机去鼓励表扬他,让他认识到自己并不差,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三)迷茫型学生。该类学生应该比较适合直观演示法和讲授法
该类学生在学习动机上不明确,无所谓好坏、端正不端正一说,在学习情绪上波动性很大,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动机,无目标性,因此学习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退缩,不可能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该类学生在教学中首要的问题就是要让他们有目标。以计算机教学为例,可以在课堂上或者是在第二课堂上通过直观演示法和讲授法引入计算机导论这一科目的学习,让孩子们懂得计算机有哪些前言的热点问题有待他们去研究。让孩子们了解计算机这一专业需要学习什么内容,让他们从宏观上把握计算机的学习,以便更好的掌握计算机这门技术。
(四)“大呼小叫型”学生。该类学生应该比较适合快速指导法和小先生教学法
该类学生在学习动机上是一种低级的、外部的、近景的直接性的动机,学习情绪的波动较大,学习意志和学习行为上都一般。该类学生大呼小叫的目的是想让别人关注他,害怕别人忽视他,害怕孤独。从调查问卷中也统计过约有78.3%的这类学生有一个不完整的家庭,比如:单亲家庭、父母离异、父母不合,经常吵架、父母不在身边,外出打工等。学生的这种反常行为是由家庭和从小接触的环境影响。而且这类学生往往多数比较聪明,接受新知识快,在课堂上要根据课程内容,把一节课分解为多个小任务,在小任务的进行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快速指导,当学生学会后,让他去教其他的学生。
(五)以上四种学生类型都在同一班级中时建议以小组合作授课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
小组合作教学方式要注重分组的质量。可以让一个小组中的学生有优良差的区别,同一个任务优秀的学生提前做完时可以去帮助还没有完成的同学。使学生共同提高,在提高中也增强了团队意识。
[ 参 考 文 献 ]
[1]彭兴顺.《做卓越的教师》.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03).
[2]沂水县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系列化改革——教改印象》,2014(09).
[3]段伟文,姬瑞环.《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简明读本》中国传媒大学,2013(03).
[4]林华民.做一流的教学能手.朝华出版社2012(03).
[5]宋来运.新课程最有效的教学,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教师最需掌握的问课品课艺术.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04).
[6]彭正龙.团队建设与创新.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0).
[7]黄大钊,曹瑞芳.脱稿讲话.人民出版社,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