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峰
【摘 要】兴趣教学法主要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灵魂的把握。目的是实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提高。所谓兴趣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只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为学生营造具有感染力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实现对体育内涵的真正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体育实现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与其他教学课程相似,体育教学也有其内在的教学灵魂,教师必须把握好教学尺度,创新教学手段,将兴趣教学法与体育教学密切结合。兴趣教学法的应用不仅符合初中生对知识获取的能动规律,其提出还符合新课程改革方案。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兴趣教学;方法;应用
初中体育教学方法中,兴趣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分析,并依据其特点找到学生的体育兴趣,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设置教学内容并依此来实现对教学活动的安排。初中体育教学设计中,兴趣教学法与教学的有效结合具有客观必然性。我们知道初中时期是对于学生的性格培养与未来人生规划描绘了蓝图,关系到青少年身体的健康成长以及心理的逐渐完善。结合初中教育发展的要求以及初中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特点,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出了兴趣教学方法。该方法的提出,对学生校园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提出的背景
1.教学观念创新的新要求
创新教学观念是新时期初中教育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必须创新教学理念,改变以往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模式,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颇有将军的姿态,在教学活动中,指挥着学生开展体育活动。没有真正理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作用的重要性。同时,目前在大多数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认识还比较肤浅,特别在一些教师资源严重稀缺的地区,体育教学内容仅仅是体能训练或团体娱乐。这些地区教师自己未能对体育教学有效把握,何谈对学生进行教育?因此,教师自己要改变教学观念,因为体育教师教学观念的创新及其自身素质提高,决定了体育教学是否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如何实现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为落实目前新课程改革方案中的具体要求,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亟待思考的问题之一。在改变教学观念的过程中,首先就要重视体育教学,改变以往将体育课看作“副课”的落后认识。其次,要改变教学评价标准,在传统教学思路大旗的引导下,大部分家长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作为评价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这对体育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本身就是一种阻碍。为此,教学观念的创新就成为兴趣教学方法提出的思想前提。
2.传统教学模式的新发展
新时期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方案的不断创新,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因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的完善统一,决定了教学目的的实现情况。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中,一直是一种老师为主宰的单纯体育活动。新课程改革方案中明确强调了要着重强调课程设计的结构性,在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过程中,结合原有教学设计的旧模式,在热身阶段和准备阶段可以有老师带领进行,但是在课程学习阶段,教师要结合学生体质特点、兴趣情况、性格特征来安排教学活动,大胆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这也是教育改革对体育教学模式创新的新要求。新的教学模式的设计,将体育教学目标进行转移,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中过度的强调对学生进行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更多的培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学习方法的能力。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方法总结能力,关键在于对学生创造潜能的激发,培养出具有挑战力和勇于创新的综合性人才。针对这一教学模式的创新,兴趣教学法被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因为,兴趣教学法在教学过程在尊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方法还未形成系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叛逆心理和抵触心理未能被有效开导,这将不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学生自身的发展。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实践分析
1.有利于初中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初中教学目标是要实现初中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目前,又提出了“四有公民”人才培养新方案。这就要求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牢牢把握其教育目标。我们知道参加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要通过开展体育活动实现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要以培养学生体质健康为基本目标,同时还要结合初中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教学目标。这样初中体育教学兴趣教学法的大胆使用就变得非常有必要了。教师通过对学生兴趣的积极培养,一方面对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维护,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充分尊重学生创造性的基础上,丰富体育教育内容,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最终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做好思想准备和现实支持。
2.有利于体育教学内容的不断创新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将学生的兴趣融入到了整个教学活动中,在学生兴趣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下,有利于教师教学内容的开展。在这里为实现兴趣教学法最大限度的实现其教学价值,学校要为学生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必须的教学工具和教学设施。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不能仅仅是对初中生基本体育素养的培养,同时,还要结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创新教学内容。例如将体操锻炼有效的与初中体育教学结合。体操作为一种形体运动,它不仅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同时,体操以其柔韧性和协调美对青少年的体格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反映了我们对美的认识和美的追求。现在广场舞在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大众娱乐方式,其走进人们的生活不仅仅出于对体育锻炼的热情,更反映了人们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对精神文化发展的需要。兴趣教学方法中,教学内容的不断创新,实现了在体育教学中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文化发展相结合。
3.有利于初中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前面我们已经明确了初中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在保障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的基础上,更多的锻炼初中生的心理素质。通过体育活动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激发,比如在长跑活动中更多的是激发学生的忍耐力以及恒心。但是,这些活动的开展一定是在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下进行的,教师不能凭借自己的主观意愿对学生进行定型,因为这不符合初中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初中时期由于叛逆心理的滋长,教师不适当的强制教学模式,反而会造成消极的影响。同时,兴趣教学法的应用是在尊重初中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采取的一种科学教学方法,结合初中生心理发展特征进行分析后,可以得出体育课中兴趣教学法对初中生的心理成长和人格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结束语
当前教育改革方案不断创新,在对初中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兴趣教学方案被大多数教学主体和教学客体所接受。事物的发展规律就是新事物的不断产生和旧事物的不断灭亡,初中体育教中兴趣教学法的提出适应了当前我国人才培育计划方案中的创新计划。然而,由于深受传统固定化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实施兴趣教学法过程中会有一些阻碍,这就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王华国.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探究[J].体育博览. 2011(13)
[2]海彬.浅议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兴趣教学法[J].成功(教育). 2011(05)
[3]覃秀英.兴趣教学法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前沿(理论版). 2008(09)
[4]冯遵章.浅析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2(09)
[5]田玉,卢红梅.兴趣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