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梅
摘 要:创新及创新能力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高校必须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构建新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文章在对我国高校当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对策,即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和意识;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尊重学生个性,实施个性化教育;建设创造型师资队伍;构建个性化教育体系;营造良好校园文化,丰富课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
关键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个性化教育;课外科技活动
中图分类号:C961;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6-0006-02
创新及创新能力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大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和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高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高校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还存在一些误区,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从而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一、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强调“以教师为本位”的教育理念,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扭曲了正常的师生关系,忽视学生在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学生只能处于“从属”的地位,民主型的师生关系难以体现。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而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所传之道、所授之业、所解之惑,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和热情,丧失了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导致学生主体精神、质疑精神和问题意识弱化,严重影响创新人格的形成。
2. 忽视个性化的培养
由于体制性因素制约,在教育目标的确定、课程体系的构建、教育模式的选择、教育方式和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管理模式的选择等方面以学科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自主性、独立性,实行共性化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关注的是教材、教师、课堂,而不是学生及其个性化的发展;鼓励的是对既有知识、结论、方法的机械认同,而不是独立、求异、发散的思维;教师则以“一刀切”的方式取代了因材施教,从而限制了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开发。
3. 教学和评价方式简单化
课堂教学以灌输知识为主,评价系统以笔试为主。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独白式”和“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不给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表达想法的时间和空间;以笔试为主的评价方式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导致学生学习方式死板,不愿进行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只有“唯书、唯上、唯师”,只能简单重复前人和书本的定论、思路,不敢思考和超越书本独立思考或挑战权威,把学生培养成了擅长记忆和考试的“读书机器”。这样的教学和评价方式把本应是生动、愉快的学习过程变成了枯燥乏味的讲授、被动的记录和强迫记忆的过程。
4. 未形成完整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认为创新人才培养只局限于某些课程(实验、实习等)、某些时段(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只涉及教学部门或学生管理部门。没有认识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涉及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人格的培养和形成,需要教师、学校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社会、家庭共同参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整个过程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二、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人才的发现、培养和使用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高等学校特别是综合性大学必须营造尊重创新人才成长规律、鼓励创新创业的宽松环境,尽快形成使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机制,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和意识;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尊重学生个性,实施个性化教育;建设创造型师资队伍;构建个性化教育体系;营造良好校园文化,丰富课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
1.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和意识
学生既是教育活动的对象,同时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放下架子,淡化权威的角色,与学生共同探究、教学相长。重视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应从平等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人格、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入手,构建一个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学习氛围。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来释放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从激发、保护和鼓励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出发,激发学生学习潜质,培养学生面对挫折的勇气和信心,完善创新人格;用爱心去理解、尊重、温暖、感化学生,与学生交朋友,坦诚地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成为学生可依靠的良师益友,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
2.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实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为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表达想法提供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探讨、发现、创造的积极性。改变“一卷定乾坤”的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手段,把评价的重点转到考核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上,重点考核学生是否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应用和创新,采用小论文、开卷闭卷结合等形式多样的方式,结合学生出勤情况、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参与教学互动的状态等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尊重学生个性,实施个性化教育
构建弹性化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多元化的评价保障体系,实施分类、分层次教学,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确定学习课程的种类和层次,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改革和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压缩必修课时,减轻学生负担;增加选修课程的比例,保证选修课的数量和质量,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课程选择空间;推行完全学分制,完善弹性学分制下的学籍管理制度,使学生能真正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安排学习进程。
4. 建设创造型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教学本身就是创造性的活动,教师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并掌握相应的教学方法、技能,还要具有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等。教师要时刻关注所授学科的最新发展状况,及时地把最新的理论成果介绍给学生,授课时把知识传授与能力创新结合起来。教师如果能够把创新思维能力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处处感受到创新精神的存在、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体会到创新的乐趣所在,就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受到众多启迪,领悟到种种创新的方法和途径。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指导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从而使学生对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有了解、参与的机会,在参与中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同时,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
5. 构建个性化教育体系
(1)制定开放式培养方案。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实行学分制,而学分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弹性学习。第一,课程弹性。开放式专业培养方案除制定必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之外,强调其对教学课程安排的灵活性,改变过去刻板单一的培养方案对学生学习的硬性限制,鼓励学生根据社会的需要与自己的兴趣爱好,跨系跨专业跨学校进行选课,灵活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第二,时间弹性。学生知识和生活背景不同,需要完成学业的时间有所差异,学生可根据个人的需求,弹性安排学习时间以取得最大的学习效益。
(2)推进更加自由的选课制。第一,选课程,全校选修课和院系选修课应全面放开,方便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能真正实现自由的选课;第二,选进程,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学生可自主安排学习进程;第三,选教师,凡有两位以上教师同时开课的课程学生可自主选择任课教师;第四,选学校,校际之间能互选课程、互认学分,前提条件是互认学分的高校均须通过专业专家的教学质量认证。
(3)推行主辅修、二学位制。高校可开设辅修专业和二学位制,学生在完成本专业的学习任务、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选修另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满足自身个性发展的需要。
(4)实施分类、分层次教学。学生之间的能力、志趣和发展是有差异的。艾略特主张“智力上适者生存”的理论,提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保证学生的学习自由,遵循智力上适者生存,促进学习和学习竞争,鼓励超前毕业,也允许后进生慢慢爬坡”。一是要求教师采用多样的教学内容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二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智能组合和发展水平及具体的需求确定学习进度和方式。
(5)加强各类教学实践。人的个性发展是在活动中进行的。马克思说:“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体中并通过这种联合体获得自由”,才能“使自己作为个性的个人确立下来”。这就说明,只有当人成为劳动和一切活动的主体,他们的活动成为自由、自主的活动时,人才能成为有个性的人。因此,个性的发展只能存在于自主的实践活动之中,而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将制约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为此,第一,要有刚性的制度保证;第二,要与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加强合作,以课题作为学生毕业设计任务;第三,聘请校外有实践经验的人士作为学校的客座专家,定期指导课程设计。
6. 营造良好校园文化、丰富课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仅是教师、教学管理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它需要聚合学校、社会、家庭的力量,构建完整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因此,在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时,除了更新教育观念,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评价体系外,还应注重加强实践教学,营造良好校园文化,丰富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并将创新人才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构建平等、信任、宽容、进取的氛围,营造完善的创新能力培养环境,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创新及创新能力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高校必须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构建新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齐晶.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燕山大学,2005.
[2]王辉,蒋贵凰.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系统与开发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9).
[3]李桂兰.高校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要处理好四种关系[J].河南教育,2009(05).
[4]何旭明.从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关系看创新教育[J].教育与现代化,2000(04).
[5]李玉玲.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浅探[J].教书育人,2006(08).
[6]施成华.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6(06).
[7]旱俊萍.高校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策略[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5(07).
[8]张亚文,莫凯林,祝世娜.高校课堂教学应实现五个转变[J].新课程研究,2007(09~10).
[9]邓永和.工科大学物理启发式教学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9(12).
[10]赵敏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美国高校课堂模式发展动向——以教育类课程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2003(06).
[11]张艳平.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对教师因素的现状调查[J].文教资料,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