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自由的“准度”

2015-05-30 10:48王禹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个体差异大班幼儿

王禹

摘 要:教师要从现实出发,关照和尊重幼儿的共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成长过程,以爱换爱,由界限延自由,用心营造幼儿成长乐园。

关键词:大班幼儿;共性特点;个体差异;生活规则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2-0024-03

【案例背景】

孩子是教师在园的朋友、伙伴,教师对孩子的爱是什么?是真爱,是真心对待孩子,使其感到快乐的真挚情感,是尊重、关怀、呵护和接纳的行为方式和心理保障。她需要有远见卓识和深谋远虑。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每天发生的师幼交流,教师如何说,如何听,是会不会爱的诠释!

【案例描述】

实录一 “座位引发的讨论”

1.事件描述

上课前,可可先把自己的小椅子放在右侧边缘的两个红点点上,豆豆完成洗手等课前准备后站在可可的旁边对可可说:“这是我的位置,你以前靠着香香坐的!”可可不肯换,说道:“先到的先坐,你可以找其他的”,豆豆不肯,就用自己的椅子推挤可可,还撇着嘴,嚷嚷着跳了几下,然后哭泣持续5分钟,未参与到课堂活动,W老师请豆豆离开学习区域来到教室的办公区域……

2.对话实录

W:“你认为可可在欺负你,是吗?你觉得那是你的位置,他坐了你的位置,你感到很生气,很难过对不对?”

豆豆眼睛噙着泪水,不停地点头。

W:“你的奶奶是不是对你特别好,她不会像可可和老师一样不给你位置,让你很伤心。要是你奶奶在的话,肯定会让可可把位置让给你,让你坐,对吧?但是可可,W老师都不让你,还在哭的时候把你拉到这个地方来。这真是一件让人伤心的事情!”

豆豆不断地抹眼泪,点头,很委屈的样子。

W:“那你现在先难过、生气一会儿,我陪着你、看着你可以吗?”

豆豆摇了摇头。

W:“等你一会儿不难过了,不生气了,也不再哭了,我们再来看看你。这样总好吧?”

豆豆点点头。

3.事后讨论

过了一会儿豆豆止住了眼泪,说道:“我想回去上课。”W点点头。豆豆走到挤在一边的椅子旁,一直徘徊,看向W。W看着他,指着椅子和可可旁边的空地,点点头,豆豆看了看地上,还是坐下了。课堂活动结束后W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討论怎么解决位置的问题:“有没有固定的位置?”“红点和学习本领有没有关系?”“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可以怎么做?”……

实录二 “难以下咽的午餐”

班级从一开始就是自主盛餐的活动,孩子们自己想吃多少就盛多少。而最近我们发现阿宝每次吃菜都盛得特别多,吃了30分钟以上都吃不完,有时倒掉,有时一直拖到小朋友午餐后散步……

持续4天后,在这一天的午餐环节W老师和阿宝尝试交流这个问题:

W:“我们班里的用餐饭菜、饭勺都是放小朋友会拿到的地方,每次盛的时候都盛好自己能吃的那点,吃完了感觉不够可以再盛。因为饭菜都是够的,你想吃多少都会有的,但每次你盛到自己碗里的多了,你就必须得吃完!不要浪费饭菜。”

阿宝耷拉着脑袋,手攥着自己的衣服,低声慢气地说道:“知道啦……”

实录三 “大闹睡房的动静”

散步结束后,所有小朋友都走近睡房,换拖鞋睡衣。小开心一个人快速地换好拖鞋后,并没有脱掉外套衣物,径直走向自己的睡床……

当小朋友都已经睡下的时候,小开心还跪趴在自己的睡床上,手里拿着自己的发卡在床沿边翻来覆去,生活老师请她躺在自己的床上,并告知不要搞出大动静,影响别的小朋友午睡。小开心扭头跪坐在自己睡床与窗户的边缘,在角落里扒拉出遗落在地上的建构区雪花片,而后趴在紧挨着睡床建构区地垫上滚动,动静不大后她独自“玩”了12分钟左右,又站起来,穿好拖鞋走到童童小朋友的睡床摇了摇童童,看着童童睁开眼睛,小开心捂着嘴巴,露出笑容。生活老师发现后,让小开心离开睡房……

【案例分析】

一、幼儿分析

(一)共性特点

大班的幼儿在自身行为与班级约定俗成规则产生冲突时,对于规则的遵守与践行存在个体差异,而且由于尚未完全摆脱自我中心的情绪认知,容易受挫后产生情绪消极表现。

此外在遇到问题时,大班的幼儿尚未建立起思考、协同、合作、转移或者调整等多种方法自我解决纠纷、问题或困难。

(二)个性差异

案例呈现的三类幼儿在家庭带养观念、个性交往与表达以及情绪管理与调节上存在个体差异性,容易引发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出现因遇到问题、自我不能解决问题或者是纠纷中出现消极情绪、被“惩罚”的现象。

二、反思自我

(一)园所环境

自主,正在成为我们园所班级文化营造的重点目标,致力于在班级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引导幼儿自主体验、自主发现、自主调整、自我解决问题,在差异互动的环境中建构幼儿生命成长的内驱力。

(二)教师行为

“自由”与“规则”的要求,让爱与自由的气息在班级慢慢形成,无论是课堂中的对话用词、语气、语调,还是独自交流时的蹲、心平气和等一系列的言语和肢体动作。在教师群体中,孩子们是被尊重、被呵护的。但真爱、耐心的基本专业素养,加上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沟通时娴熟地运用言语沟通的技巧,值得每一位教师包括生活老师去继续研究,深思实践。

(三)家庭教养

在家庭沟通中,发现案例中同类幼儿家庭教养的氛围相对宽松与自由,父母、祖辈对孩子也是关爱有加,孩子自由度较高。而相对地严于法则则十分欠缺。

三、启发思考

(一)感同身受

孩子的感受需要得到认可和尊重。在位置风波后的交流中,老师用直白适当的话语把豆豆的感受表达出来,并借助想象满足孩子们的愿望“要是奶奶在就好了!”整个交流的过程中,尝试借助观察,立足于认同孩子的感受,把握幼儿在规则与秩序建构过程中自我悦纳与自我认知中。这样沟通交流的言语技巧是我们需要在理解幼儿、帮助幼儿、引导幼儿的过程中逐步淬炼与实践的,而与此同时,相关行为的约束与限制适时适宜地在铺垫浸润中,例如在午餐风波中看出阿宝的难受与无法完成但还是规定“得坚持把它吃完,因为想让你明白一个人得为他做出的事情负责。你既然自己盛了这么多饭,就应该自己把他吃完!”很多时候,我们在建立生活规则的过程中,容易忽视孩子的感受,孩子在那样的状态下何谈对规则的认知、认同,所以,对于不合时宜的行为表现,界限很清晰,清晰地要求我们让幼儿情绪稳定被认可后适时渗透。

(二)取代惩罚

在幼儿生活规则建构的过程中,说教、警告、讥讽乃至谩骂的言辞常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与耳边。但俗话所谓的本性难移有其一定的科学性,因为改变的过程总是缓慢而纠结的。一日活动中过多的话语,动听也好,刺耳也好,抑或啰嗦,孩子都会有不听话的时候,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常做的是惩罚他们。其实我们也在慢慢地摸索着孩子们易于接受、肯听的表述方式。有时候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我们说得不“准”、说得不“对”、说得不“好”。惩罚其实有取代的方法。孩子们是天生的感情阅读家,对他们表示强烈的不满,但不进行人格攻击,同时向孩子说明自己的要求和期望。当然这些类似于说教,因为我们缺乏向孩子们指出“补救”的方法。午睡时间小开心一直游离于集体之外,一直在动,影响了正常的午休环境。是粗暴地惩罚还是用孩子的选择取代惩罚。“要么躺床上睡觉不搞出大动静,要么离开睡房坐在外面的椅子上不用休息;想休息,床上躺好就行。”而且在必要时也得采取行动,让孩子明白他们的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例如小开心被请出睡房。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慢慢明确要求,知晓,尝试坚持、遵守……

(三)自我认可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设置相关任务,挑战难度,引导幼儿自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付诸努力后体验深刻的成功感和满足感,这种情感的走心渗透,让孩子们的体验更为直接和有效。而带来的效果就是在认同规则、践行规则,特别是维护规则的过程中显得尤为“激动”,例如,生活管理员、餐厅值日生等。

(四)发展评价

爱与自由的力度,对于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阀值。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的世界。联系家庭,观察记录,纵横比较,科学合理地运用教育方法,以爱换爱,由界限延自由,用心营造立足于儿童立场的成长乐园。在那里孩子不是在他人看管之下才选择对人群有建设性的行为。他们是在自然的环境文化熏染下,根据相关后果选择自己恰当的行为。规则文化自然而然弥漫幼儿生活……

猜你喜欢
个体差异大班幼儿
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浅谈初中英语分层教学
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英语分层教学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高中生二语(L2)习得的性别个体差异
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体育教学
编趣味绘本,绘精彩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