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华
摘 要:对于诗词来讲,既要教会学生解读诗意,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侧面来解读诗词,丰富地呈现作者的情感世界,帮助学生感受文字之美,实现思想的升华。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诗词教学 启迪鉴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5B-0013-01
每一篇课文都有自己的主题与灵魂,对于文字高度浓缩的诗词更是如此。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要围绕这一“灵魂”展开。以《江南春》为例,“春”是全诗描写的核心,是作者借以抒情的灵魂。在阅读教学中,巧妙运用“春”的解读来吸引学生的学趣,教师则通过启发鉴赏,来提高学生的理解层次,帮助学生感受文字之美,实现思想的升华。
一、旧知引新知,激发阅读兴趣
对于诗词类课文的教学,学生在小学阶段会遇到同作者、同题材的不同诗词作品,将这些作品有效串联起来,可提升学生对诗词作品的解读高度。
(一)以诗引诗,以故代新
这是一种对比学习的方法,在课前导入阶段,教师列举出学生所学过的同题材或同作者的诗词作品,一方面可引导学生回忆故有知识,另一方面可在此基础上引入新诗,减少学生对新诗的陌生感,增加学习信心。
(二)以画引诗,激发兴趣
阅读是以兴趣为前提的,而兴趣又来自于启发、培养。对于诗词作品,教材提供了丰富的启发教学工具,即插画。它为学生解读全诗打开了想象之门。在《江南春》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以“春”为底色,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插画中呈现的自然景物、景观。在解读插画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回顾所掌握的成语来描绘插画,在激趣的同时实现了“温故知新”。
二、细品关键字,享受文字之美
课文解读是整个阅读教学实施的核心,尤其诗词作品中,细品关键字显得更为重要。在浓缩的文字中,每一个字都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无论直译还是探究引申义,由浅入深,一步一步与作者的思想、情感逐渐融合,为解构全诗意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直译诗句,自主探究
对于情节简单的诗词,多用直译来解构诗意,也是较为符合小学生理解水平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未能唤起学生的兴趣,因而教师常变换教学形式,增设互动内容,便于学生融入教学氛围中。即在教学中以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挑出诗中所描写的景物、景色,并阐述自己的理解。以《江南春》为例,诗中提到的“莺啼”“山郭”“酒旗”等景物,教师可引导学生先自主解读,并将自己的理解与其他同学交流沟通。一些学生在解读中对“酒旗”一词产生了疑惑,此时教师再予以解答,学生的投入度明显优于直接教授,有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细品虚词,感受诗之美
在本课中,解读难点并不在于诗意,而是在于虚词的运用。在解读诗意的过程中,不少学生会对“南朝四百八十寺”这一句诗产生质疑,或是争议。不解作者是否真的数过当时江南的寺庙一共有多少家;一些心思缜密的学生甚至怀疑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能否建成这么多寺庙?这些质疑说明学生在一边解读一边重构诗中所呈现的“江南烟雨图”。教师在解答中提出“虚数”的解读法,并适时引入相关历史知识,拓展学生的解读视野,从而感受到诗人用词之美。
三、解读诗之境,启迪思想绽放
诗词解读为诗词鉴赏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学生唯有充分了解诗意,才能在情感上与作者实现心灵的触碰,融入诗情画意的美境中,从而启迪思想的绽放。
(一)托物言志,解读诗境
诗人创作诗词作品的初衷多在于托物言志,因此大多数诗词作品在解读诗境中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江南春》的意境呈现出江南春日之美,但诗人给这种美划定了时代的界限,那就是南朝。全诗前半阕写景,后半阕借景抒情,慨叹南朝的兴衰更迭,有一种借古讽今之感。因此全诗诵读之下,总是带着一股淡淡的忧伤。教师通过历史知识的拓展解读,使学生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惆怅。
(二)填词创句,绽放思想
在“生本”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想需要得到适度的绽放。比如教师在教学结尾组织学生开展填词游戏,启发学生用两个字来总结自己读完全诗的感受,并替换全诗最后一句中“楼台”二字,比如,学生填上“沧桑”“兴亡”“教训”等词。在游戏中,学生尽力发挥自己的潜力,调用先前积累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独立的思考能力,绽放出思想的个性。
总之,不同的课文需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诗词来讲,既要教会学生解读诗意,明了诗情,又要引导学生感受到诗之美,得到思想的启迪,以提升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婕.浅谈初中化学如何实现高效课堂[J].东方青年(教师),2012,(3).
[2]吴济慧.问题教学的内涵、本质及价值[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6).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5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