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广存
摘 要: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和理解范文后,引导学生联想与范文所讲内容类似的事情,运用学到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去认识生活中相似的事物,借鉴其表达方法,写出自己要写的事情。
关键词:阅读 联想 作文 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4B-0027-01
作文教学一直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它似乎已经成为困扰师生的一道魔咒,大家都在不断探索、创新作文教学方法。许多老师在艰难地摸索一条条作文教学的新路子,每一条新路子,都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片美丽的风景。经过多年的学习探索,总觉得阅读、生活、习作三者应该有机地联系起来。
具体做法是:选择典型的课文作为范文,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范文,然后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与范文所讲内容类似的事情,运用学到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去认识生活中相似的事物,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后,再借鉴范文的表达方法,写出自己要写的事情。如课文《钓鱼》写了阿成熟练的钓鱼技能,阅读时重点学习作者按着一定的顺序,抓住关键,分步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类似的事情,即熟练的劳动技能。有一位同学很快联想到自己非常熟悉妈妈的拿手好菜汆肉丸的制作过程。《钓鱼》把钓鱼的过程分成“投糠引鱼、穿饵下钩、看漂提竿”,这位同学把汆肉丸分成“选食材、制肉馅、汆肉丸”,抓住了每一步的关键,对汆肉丸有了较清晰的认识,然后借鉴范文的表达方法,即“熟练的操作和操作后的效果”,很快写出了一篇像样的作文。
实践证明,这种作文指导方法,符合技能形成的一般规律。要想掌握一种技能,首先要对相关的知识有较全面、较深入的理解,因为不理解的知识是无法应用的。但是光有对知识的理解,不能用于实践,这样的知识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死知识,无法形成技能。这种习作指导方法学以致用,经过系统训练,学生能够很快掌握写作技能。这种作文指导方法将阅读、生活、习作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既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也解决了怎样写的问题,降低了写作的难度,提高了写作的速度,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就会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消除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碍。
这种作文指导方法,能很快提高作文的质量。由于范文中所写的事物,与学生所写的事物,有很多相似点,能形成有效迁移。学生作文中的语言比较丰富,成语、比喻句、拟人句等都运用比较多,写作方法能够多样化;作文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段落不清的学生大大减少了。这种作文指导方法,把阅读、认识、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经历了从阅读范文到认识事物再到习作表达的全过程,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
这种作文指导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为相似联想就是一种创新的思维方法。科学家可以利用相似联想搞发明创造,如由天上的飞鸟想到发明飞机、由水里的游鱼想到发明潜艇、由能在夜里飞行的蝙蝠想到发明雷达。文学家可以利用相似联想搞文学创作,如曹植的《七步诗》、杨朔的散文《白杨树》、李煜的《虞美人》等,这些文学作品堪称相似联想之绝。运用这种作文指导方法,不必担心产生千篇一律的雷同现象。因为学生从范文中学到了认识事物的一般方法。如熟练的劳动技能,包括各行业熟练的劳动技能,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不同的学生,由于生活经历不同,会有不同的选择。只要引导恰当,学生的思路就会很开阔。
运用这种作文指导方法,要选择恰当的相似点。相似点太接近,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相似点差得太远,难度大,不利于有效迁移。要把相似点选得恰到好处,也就是所谓的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如学了《嘎子与胖墩比赛摔跤》,可引导学生写一种对抗性活动,如《下象棋》《打乒乓球》等。学了《火烧云》,可引导学生写同一景物在不同时间的变化,可以写《看日出》《暴风雪》等。作文要用一个个词连成句,再由一句句话连成段,最后连成整篇文章。写文章的时候,如果没有掌握好字、词、句的基本功,就会使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不能很好地表达意思。写好句子是写好段落的基础,写好段落是写好篇章的基础。所以一、二年级开始就要运用相似联想的方法,进行句子、句群的训练,让学生在理解范句的基础上,联想相同的情境,把句子写生动、写具体;三、四年级运用相似联想的方法,侧重段落训练,选择范文中的典型段落,如动作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场面描写等,用相似联想的方法,联想生活中相似的情境,训练学生有选择地、有条理地把内容写具体、写生动;五、六年级运用相似联想的方法,侧重篇章,训练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详略得当,写出事物的波折等。经过系统的训练,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多数学生能掌握这种作文技巧,写起作文来就会得心应手了。
参考文献:
[1]朱秀芳.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2]张洪玲.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语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丁有宽.丁有宽读写结合教学教例与实践[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5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