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形成与释放

2015-05-11 19:44杨剑波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显性隐性

摘   要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共同构成育人课程体系,同样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由于我国隐性课程研究尚在初始阶段,对其认识不深、重视不够,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没有得到合理形成和有效释放,一直是我国教育育人课程结构中的短板,所以说开展隐性课程方面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从隐性课程的涵义和构成要素入手,试图构建一个最优化课程结构,使其形成育人功能,同时对深层次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提出对隐性课程育人功能进行优化,以期达到有效释放其育人功能的目的,发挥应有的作用,对受教育者的知识、情感、性格、品质等潜移默化,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关键词

隐性课程  育人功能  形成  释放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时代发展,我国对新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大,促使教育理念发生相应变化,受教育者在教育体系中的主体地位逐渐凸显,以及三维目标的提出,隐性课程在教育育人方面的重要意义得到更多体现,逐渐受到教育界和课程理论家的关注。但是,我国关于隐性课程研究的历史很短,隐性课程教育还很不成熟,有待于我们更深入、更广泛、更全面地进行探索和研究。

一、隐性课程概述

1.隐性课程的涵义

隐性课程也叫做“隐蔽课程”和“非正式课程”等,从广义上来说,是学校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相对于“显性课程”来提出的,潜在性、非预期性和广泛性是其最主要特征。之所以称之为“隐性课程”,是因为它不在课程规划里面反映,不一定通过面对面的教学进行,对受教育者的情感、信念、意志、品质,知识、行为以及价值观等都有一种潜移默化作用,能够促进或者是干扰教育目标实现。[1]

笔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提出的,其与显性课程的最明显区别在于无意识、无计划。所以说,隐性课程更具广泛性、复杂性、隐蔽性和非预期性等特点。隐性课程主要是指教育过程中由物质、文化、社会关系等要素构成的教育环境,它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2.隐性课程的构成要素

从隐性课程所涵盖主要内容的空间意义上来说,可以分为校园内和校园外两种范围。校园内隐性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建筑、设施、制度以及文化等物质、组织和心理诸多方面的内容。物质方面的隐性课程内容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或者是具体化的教育目标而建设的物理空间环境,也就是通过实体的物质构成来表达一定的思想和理念。比如学校建筑,甚至是建筑的造型、颜色,校园的设备、景观以及空间布置等,甚至是校徽、校服,这些都是隐性课程的内容。经过精心设计和规划的物质空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隐性课程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制度方面的隐性课程内容是指为了规范和约束受教育者行为,为了激励、鞭策和塑造被教育者的思想,学校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培养和教学目标,制定相关的组织纪律,建设相应的管理体系,以及利益分配制度等,进而形成学校的约束机制。文化和心理方面的隐性课程内容是指为了给受教育者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环境,干预受教育者健全人格的塑造,学校需要一种具有导向意义的精神文化诉求,涵盖了学校领导层教育思想、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教职员工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以及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班风等。这些内容是精神层面的,逐渐对受教育者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帮助其形成独立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同时也成为隐性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外的隐性课程内容来自家庭和社会各个层面,是校园内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补充和扩展,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育人功能。

二、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形成

教育的实施方必然会根据其教育目的对隐性课程功能需要、教育目标及其内在特质,进行科学规划与设计,才能形成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

1.隐性课程系统内部各要素的优化

一是建设良好的物质空间,优化育人物理环境。有关专家做过这方面的实验,证明了学校物质环境对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阳光明媚、花木茂盛就会让人心情愉悦、思维敏捷;宽敞明亮的教室、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气息浓郁的建筑风格,会让学生们精神舒畅、心情开朗。二是完善合理的制度体系,优化育人约束机制。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学育人亦然。就制度本身而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完善的教育制度体系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三是营造优秀的文化氛围,优化育人精神导向。精神文化的核心就是价值观,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精神导向对受教育者的人格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良好的校风、班风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质也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四是学校内外综合治理,合力打造育人环境。受教育者是一个个流动的个体,所处的环境在发生变化,单方面的作用力很可能在另外的一个环境下被反作用力所抵消,根据隐性课程的广泛性特征要求,我们必须进行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多层次的综合治理,让无处不在的隐性课程发挥其积极作用,形成合力,为受教育者打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2.隐性课程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优化

隐性课程的结构呈层次性特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简至繁,从物质到心理,是从外向内递增、递进的,具有潜在性、非预期性和多样性等特点:一方面隐性课程是潜存于正式的教学课程、学习活动背后的,自觉不自觉之中就接受了影响,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当然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反之就会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隐性课程的影响力往往是教育者意料之外和不可预期的,积极因素占主导地位时,就会向积极方面发展,消极因素占主导了,相反会向消极方向发展;还有就是隐性课程对人的影响是全面的,尤其是对内在的思想和品质方面影响更为突出。所以我们必须在认识隐性课程系统内部结构特征和相互关系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优化,才能实现诸要素之间的和谐统一。首先是物理环境服从于精神文化的要求,良好的物理环境又提升了精神文化。所以说,物质环境是基础、是载体,只有打好基础,精神文化才有所依托。其次是精神文化依赖于制度体系的支撑,完善合理的制度体系又促进了精神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这就说明制度体系所形成的约束机制是隐性课程系统的重要结构内容,是前提条件,只有首先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谈及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形成和释放。三是以校园内为主、校园外为辅,二者是主从关系,但也相互作用。

三、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释放

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制约因素主要来自于不同的四个层面:教育者、被教育者,课程体系内部和外围。千方百计去激活不同层面的隐性课程育人功能因素,来暗示和刺激被教育者的生理潜能和心理潜能,这正是需要我们研究和尝试的。隐性课程具备广泛性、复杂性、隐蔽性和非预期性等特点,表现为正反两个方向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隐性课程的正向作用,最大限度抑制其反向作用,即发挥积极因素,抵制消极因素,才能实现其功能的有效释放。

1.教育者要深入领会隐性课程

从教育者的层面来说,一是教育管理者,二是教师队伍。作为教育管理者只有首先深入领会隐性课程,才能对对其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作为被教育者,他的个性品质,是在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但是一直以来隐性课程往往被忽视。相较于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和情感方面的的潜移默化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而,作为教育管理者,首先要对隐性课程的设计与优化高度重视,将其研究和设计的内容,纳入教育总体规划之中,有针对性地明确其目标、内容和评价标准等。然后是隐性课程设计规划本身,必须掌握“宽松、和谐、融洽和亲切”的原则,以求适应青少年活泼好动、兴趣广泛等特点,让受教育者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满足精神生活需求。

另一方面是要重视教师队伍在隐性课程育人功能释放中重要作用的发挥。身为隐性课程的设计实施者,教师的个人魅力和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样是潜在的一种教育因素,教师更要对隐性课程深刻认识和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有意识地设计和优化潜在的教育因素,促使隐性课程育人功能得到有效释放。

2.教育者要有自我提升意识

作为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教育对象,受教育者才是教育主体,隐性课程只是一种外部条件,需要通过受教育者的内部因素才能产生作用。所以说,受教育者对外部因素影响的反应,直接体现为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效果。由此可见,受教育者自我提升意识至关重要。就当前而言,受教育者的主体是青少年学生,他们正处在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时期,认知能力迅速发展,个性逐渐成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初步形成,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提高,可以说是自我提升意识需求非常旺盛的阶段,良好的物理环境、完善的制度约束、向上的文化精神引导,以及来自家庭、社会各层面的“正能量”作用,潜移默化的结果就是受教育者自我提升意识的被唤醒,并自然而然地产生朝向更高层次的需求。这就为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作用发挥提出了更高要求,再作用于受教育者,才能达到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有效释放。

3.处理好显性课程功能和隐性课程功能的关系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课程体系,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两者之间不是一种对立的关系,而是通常以二者合力的形式出现和发挥作用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补充,只有在目标一致、协调作用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最佳功能和效果。笔者认为,一是二者关系非常密切,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关系,不能人为剥离,其实相比较而言,只是显性课程更侧重于知识和技能层面,而隐性课程则主要是情、意方面,二者之间相互影响。二是两种课程也不是恒定不变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会发生相互转化,表现为一旦被人充分认识,再提高、再强调、再突出,就会转化为显性;反之,某些显性课程不被重视,也会转化为隐性。三是二者互动互补,并非主次关系。四是隐性课程更具备不可预期性,对显性课程的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能是反面的,能促进显性课程的发展,也能妨碍甚至是破坏显性课程功能。最理想的效果应该是二者处于“和协”状态。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二者在育人功能上的互补关系,不断探索二者互相融合的有效途径,发挥合力,才能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培养出21世纪的适用人才。

4.协调发展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的隐性课程

科尔伯格认为“家庭、学校和广大的社会道德气氛”也是“潜在课程”。在我国教育史上,“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典型的家庭隐性课程范例。另外,就当前比较突出的网络环境问题,一些乌七八糟的网络垃圾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形成严重威胁,形成对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反作用力,这就是很有代表性的社会隐性课程。由此可见,隐性课程不仅仅存在于学校之内,它还广泛存在于学校之外的广阔生活天地之中,同时涵盖了家庭、社会中以暗示、内隐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教育因素,内容非常宽泛。社会中的各种文化景观、世俗风气等也影响着学生的意识形态,各种文化思潮和思想变迁等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同时学生也有形无形地从各种社会影响中获取经验。根据隐性课程的广泛性特征,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办学理念,实用性、教育性、艺术性相结合,在综合治理校园环境的前提下,还必须重视社会、家庭环境的营造。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齐抓共管,协作联动,才能构筑起牢固的“防火墙”,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总之,隐性课程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在潜意识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同于正规课程的独特作用。在教育实践中,只要我们加强隐性课程建设,处理好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积极释放其育人功能,必然会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功效。

参考文献

[1] 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2] 陈立春,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及其设计与优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11).

[3] 方绍正,校园物理环境在高校隐性课程中的作用[J].科技资讯,2006(26)。

[4] 何玉海,课程改革中隐性课程的作用不容忽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

[5] 屈一泓,高校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衔接途径探究[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7,21(2).

[6] 曲真真,开发隐性课程资源优化音乐教学结构[J].中国体卫艺教育,2008(6).

[作者:杨剑波(1974-),男,天津市人,硕士,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  刘永庆】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显性隐性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