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许卫兵,首批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2006年,许卫兵提出“简约教学”主张,并展开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建构,研究成果获得江苏省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近年来,许卫兵把研究方向更多集中到教育的对象——学生身上,开始了剖宫产儿童学习关怀的研究,在他看来,那种越符合教育规律、越贴近儿童本性、越回归生命本真、越具有个体指向性的简约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本期刊发的三篇文章从不同的侧面呈现了许卫兵和他的团队进行剖宫产儿童学习研究的心得体会、研究案例。虽然这样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是,它带给我们的认识和思考在某种意义上超过了研究本身。
摘要:在我国,剖宫产“出生”的孩子占比很高。医学上,剖宫产并不是一种分娩方式,更非亿万年来人的基因所“预设”,其对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从儿童学习的角度研究这种影响的存在表现,并进行适当的教育“干预”,可以更好地坚守儿童本位,确立儿童立场,让教学简约化的理想更有根基,更具内涵。
关键词:剖宫产儿童;学习关怀;主体发展;简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5A-0012-05
一
在走上工作岗位的前25年和开展简约教学研究的前5年中,“剖宫产”这一医学上的常规研究领域从未进入过我的视线,估计很多老师也从没想过,教一批孩子难道还要问他们是不是剖宫产的吗?
随着走向儿童主体发展的简约教学研究课题的展开,我将目光从群体儿童向个体儿童转移,也就是说不再泛泛地去谈十岁的孩子、八岁的孩子,三年级的孩子、五年级的孩子,一班的孩子、二班的孩子,而是聚焦到张三李四王五赵六等学生个体身上。在我看来,每一个生命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正如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在《完人教育论》中所说,每个人都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无法与世界其他诸物互相置换的大宇宙。这些大宇宙在通过自身的发展完善而发挥各自的天性时,将呈现出一个其他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松竹相别菊堇各异的、独一无二的美妙世界。
这样的认识其实一点也不新鲜,因为,在传统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中,一直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学法则可谓耳熟能详。即便是当代,教育要秉持儿童立场,将差异作为资源,追求和谐共生与个性化发展的呼声也非常响亮。然而,深究一下,所谓儿童的个体独特性我们到底把握了多少呢?我们又在多大程度上能说清楚自己班级上的张三、李四、王五之间的天性差别呢?在同一帮孩子身上出现的学习问题,是因为共同的认知原因还是出于先天的生理差异?这些问题,很多老师不仅说不清楚,甚至于连想都没有想过。换句话说,我们天天把“儿童”放在嘴边,可是我们对儿童真正的了解却微乎其微,尤其缺乏生命科学的理论常识。
二
偶然的机会,我们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长期从事特殊儿童矫治研究的钱志亮教授回老家讲学。他的“回到原点看人”的生命教育报告,用很多很多的数据为我们揭开了神秘而又神奇的生命世界。比如,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几率:爸妈结合是30亿分之一;爸爸可能一生“播种”2000次,种“我”的几率为2000分之一;“播种”的那次正好是妈妈的100~249次排卵期之一,即666分之一;唯一受精几率是10亿分之一。比如,生命在娘胎的发育:每2个受精卵只会有1个成功着床;每8个着床后的受精卵中,在生命孕育的278天中,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有一个胎死腹中没见到天日;每15个人出生的时候就会有1个遇到出生障碍——和妈妈一起过不了鬼门关;等等。当然,最吸引我的还是有关剖宫产的理论。
从生命科学的角度看,剖宫产不是一种分娩方式,而是解决难产的一种手段。亿万年来的生命进化,为人的孕育和出生都设计好了一个个不可或缺的程序,如果我们绕过任何一个必须的程序,对生命都将是一种损害。也就是说,没有让孩子经过子宫的收缩和产道的挤压,就把孩子“生”出来了,无疑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医学研究表明,剖宫产剥夺了孩子最原始的几种学习:
第一个就是呼吸的学习。孩子出生前原本是悬浮在羊水中的,出生过程中,羊水慢慢破了,羊膜就会贴着孩子,孩子感觉不舒服了就会反抗,一反抗就会产生宫缩,这种收缩会把孩子肺部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体液给挤出来,把呼吸道给打通,再加上孩子出来的时候,大气压会先作用于鼻腔,再作用于胸腔,最后作用于腹腔,所以,孩子顺产的过程,就是一个呼吸学习的过程。剖宫产的孩子总是容易犯咳喘病,就是因为没有经历这种学习过程。
第二个剥夺的是触觉学习。原本孩子是有胎盘紧裹着,当产道使劲压着时,孩子就清楚哪儿是我的,哪儿不是我的,在脑子里建立一个身体的地图,这对他是一种触觉学习。如果这个地图没有建立,孩子出生以后会出现一种特殊的问题,叫感觉统合失调,简称“感统失调”。所以你会看到感统失调的孩子绝大多数是剖宫产的孩子。
第三个剥夺的是神经系统的协调发展。孩子出生时,子宫收缩会让产妇腹腔内的血流减少,如何度过这几十秒的困难时期,如何保证在缺氧情况下心脑神经不受到损害,胎儿的很多神经不得不起着调节作用。胎儿在产道中的皮肤感觉、压迫痛觉、运动感觉、温度感觉,都会对他的神经系统产生良好的刺激,这实际上就是新生儿早期智力开发的第一课。
第四个危害是心理危害。剖宫产先是妈妈肚子被打开,然后子宫被打开,接下来先把羊水放掉一部分,然后就把这孩子往外薅,薅的这个过程会对孩子有一个惊吓,这个过度的惊吓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大家都知道孩子原本是悬浮在羊水之中的,飘着非常舒服,忽然一只手伸进来就把他往外薅,往外拽,从那个黑乎乎的地方一下子拽到那个光亮的世界,这个惊吓将持续这个孩子生命的第一个周期——女孩7周岁,男孩8周岁。剖宫产的孩子和自然分娩的孩子睡觉不一样,趴着睡,一惊一乍的;经常夜里莫名其妙地哭,睡觉不许关灯,关了灯不许关门,关门也得留条缝。这个惊吓,医学研究告诉我们,会使得这个孩子肾上腺素分泌量达到一个心脏病人发病时候的30倍。说得通俗点,就是这孩子得死30回,可是这孩子生下来是为了活,所以咬着牙,这个惊吓再加上后天止咳镇喘药的配合,使得现在的研究发现剖宫产的孩子得精神分裂症的概率是自然分娩孩子的10倍。
第五个危害就是,降低了新生儿的免疫力及抗感染能力,使得这个孩子成年之后更容易有感染性的疾病,更容易患糖尿病、心血管病和肥胖这些疾病。综合以上的分析,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有的孩子是很遗憾的,278天在妈妈肚子里都是平安的,有可能会功亏一篑,出生的这一天出事了;而对有些孩子来说,是抱憾终身的,因为出生时的一些损伤好多是不可逆的。好多孩子身上的好多问题实际上是源于他在出生过程中的一些因素。[1]
三
剖宫产的理论之所以引发我浓厚的兴趣,是因为它把我的研究视角从孩子的出生方式引向了孩子出生后的生长和成长的现实关注。如果真如上文中所说的剖宫产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具有众多影响,那这种影响是如何发生的?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是否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些“异常”表现?又如何基于孩子的生理基础和现实表现进行有效的学习干预呢?我们是否会因为我们的无知(主要是对剖宫产理论)而不能容忍学生的“错误”,甚至于批评孩子、谩骂孩子?各种错误的发生,对不同的学生个体而言,是偶然还是必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因为剖宫产所衍生的各种危害会不会逐渐消失?在什么时候分几个阶段消减或消失的?一大堆的问题在我的脑海中徘徊。
经过一番检索,我发现,在医学界关于剖宫产的研究还真不少。“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普通医院,剖腹产的比例不应该高于10%,在专门收治疑难病例的特殊医院,剖腹产的比例也不应该高于15%。”[2]“英国、瑞典、挪威等国的剖腹产率都在15%以下,日本更是常年保持在10%以下。”[3]全社会也在关注我国剖宫产比例逐年递升的原因,讨论解决的办法。然而,从教育和学科教学的角度来研究剖宫产儿童学习的资料,凤毛麟角。当教育学、心理学这两大教育理论支柱愈渐丰满和成熟时,为何生理学理论却没有能得到教育人的重视呢?是不屑关注,还是有意无意地疏忽?抑或是这里面根本就没有什么“文章”可做?
往后的日子,我开始持续不断地关注这一话题,并陆续查找到一些关于剖宫产儿童在学习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在视觉方面,会比较粗心,阅读漏字串行、翻错页码,常把数字或文字写颠倒(例如把9写成6,把“朋友”写成“友朋”),字的大小不一、出圈出格;在听觉方面,声音来源的辨识力不足;在语言发展方面,开口说话晚,有口吃或口齿不清的现象,学唱歌慢;在本体感觉方面,不会跳绳、拍球,爱发脾气,站无站相、坐无坐相、看书托腮,发胖(虚胖)、懒散;在前庭平衡方面,观测距离不准,左右不分,转圈就晕、不记路,常有头晕或跌倒的感觉……有了这些稍显具体的现象描述,我就开始了在现实生活中的诊断研究。
有一次,遇到我们学校的保安队长,他和我聊起女儿的数学学习情况。他女儿刚刚上小学一年级,比较明显的学习表现就是学的东西都懂,但一动笔就出问题,看错数字的,忘了写得数的,甚至于考试不写名字的,整道题空着没动的,总体看来就是非常“粗心”。我一想,这不是明显的因为视觉能力弱造成的学习障碍吗,于是就询问他女儿是不是剖宫产的。他颇为惊讶,眼睛直直地看着我说:“是啊。这和剖宫产有什么关系吗?”我告诉他,剖宫产的孩子在视觉方面会有一些差异,主要是观察不细致,容易看错数字,阅读漏行;不要轻易地去责怪孩子,要多多提醒她阅读要仔细,或者用手指点着读;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些差异会逐渐消减。保安队长一边听,一边若有所悟地点着头。
“初战”告捷,我开始找到点儿感觉。我相信了,剖宫产绝不是“温柔一刀”,其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一定会在后天学习中有所表征,只是这种表征会因人而异,或隐或显,需要我们细致地观察。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发生在我和保安队长之间的故事,同样“复制”到我和其他几位家长朋友的交流中,我做出的“你的孩子是剖宫产吧?”这一判断,至今保持着100%的命中率。当然,和保安队长一样,所有和我交流的家长对剖宫产儿童的认识也都几乎为零,他们都很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可也从来没有把孩子的学习表现与剖宫产挂过钩。看来,给予剖宫产儿童以特殊的关注、关怀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很现实,很重要。
四
2013年暑假,我到海安县城南实验小学任校长。由于这所新学校是从一年级开始招生,逐年递增一个年级,使得我有比较多的便利条件在一年级开展剖宫产儿童学习情况调研。
我们首先进行学生基本情况调查,在学生信息登记表上前所未有地增加了出生方式“顺产”“剖宫产”的选项。原来只是听说现在的剖宫产比例高,但是本地区的情况到底怎样,并不是很清楚。调查发现,一年级招收329名新生,剖宫产儿童235人,占比71.4%。看到如此高的比例,我着实吓了一跳。莫非县城剖宫产的孩子都集中到了我们学校?我又向县计生委的朋友要了相关资料,他提供给我一份近20年来本地区剖宫产出生比例数据:
从统计表可以看出,2009年以前,我县剖宫产率逐年提高,1992年全县剖宫产率仅9.13%,到2008年全县剖宫产率达到67.93%。据说,个别医院剖宫产率甚至高达80%以上,远远超过了我省二级医院剖宫产率不大于25%、一级医院剖宫产率不大于15%的控制目标。如此看来,我校的调查数据和我县的整体情况是基本一致的。当然,就我从全国统计的数据和权威部门发布的资料看,本地区剖宫产的比例相对偏高,但毫无疑问的是,剖宫产已经成为很多孕妇钟爱和首选的“生”孩子方式,在我们整天面对的教育对象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剖宫产儿童。当我们谈到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发展儿童、成就儿童时,这都成了回避不了、更不能无视的客观现实。
“面向事实本身”的现象学研究方法成了我们关注剖宫产儿童在校学习和生活的基本方法。基本的做法有:
1.“亮”身份。我动员老师们将教室里座位表上孩子的名字按照“顺产”“剖宫产”写成两种不同的字体,以便在观察、对比时能很快“识别身份”(当然这种“识别”学生自己是不知道的)。
2.做分析。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进行小组合作、参加学业考试后有意识地进行错题类型、失分率等分析比照,看看剖宫产和顺产的差异。
3.写日记。加强对学生个体的观察研究,拍摄图片资料,形成了针对20个剖宫产儿童为期一学年的较为完整的观察日记。为了更加真实地了解剖宫产手术的情况,我们穿上手术服亲临妇产科的手术室观看一台剖宫产手术,并写下了详细的观察日记。
4.建档案。我们开始建立部分剖宫产儿童学习档案,并进行相关跟踪研究。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们屡屡有惊喜的发现。比如,一位数学老师看到一位学生翻页码时总是比别人慢,并据此猜测她是剖宫产儿童,在证实后进行了半学期的指导与观察。老师们还发现,剖宫产儿童在数学学科学习中出现的症状表现得最为明显,比如,看错数字,漏做题目;大部分剖宫产孩子在课堂上有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在体育活动中有动作不协调等倾向。当然,学校里更多的变化是,大多数老师面对孩子的学习状况不好时都变得谨言慎行,进行针对性教育时都要想一下这个孩子是否是剖宫产,问题的原因是生理性的,还是习惯性的,生怕因自己的疏忽而误伤了孩子。
5.作“干预”。我们尝试着在教学中进行一定的“干预”,比如,板书时尽可能把字写大,让最后一排的学生都看得清清楚楚;多使用彩色粉笔,以增强信息的刺激强度。比如,学生使用的考查卷等除了字号放大,还尽可能增加行距,特别重要的地方用黑体字加粗。比如,老师将动手操作型学习引入常规课堂,让小孩子在课堂上有肢体活动,同时还增加课中操,避免长时间的静坐。
6.聚合力。利用学生家长会,我们请全体家长观看《换一种方式爱孩子——出生方式影响大》专家视频,让更多的家长能了解剖宫产容易引发的后天学习表现,增强对孩子的理解与宽容,与学校一起共同给剖宫产儿童以特殊的关怀。目前,总体看来这种“干预”是积极有效的,虽然我们还无法梳理出成熟的经验,更拿不出成套的理论,但是,这项研究的确有着无限广阔的前景。
五
在剖宫产儿童学习关怀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和上百位老师、数千名家长以及部分高层次教科研专业人员、专家、学者进行过对话,几乎所有的人都对这一话题产生好奇,尤其是经历过剖宫产“生”过孩子的人,不由自主地就拿我讲解的理论和自己孩子的成长经历进行比照。应该说,比照的总体情况是相似度较高。当然,也有人反映他的孩子开口说话并不晚,协调性并不差,胆子并不小,视觉能力并不弱,比较安静并不好动,甚至于各方面比同龄人起步还要早,发展得还要好。还有人总是会询问:“剖宫产好的地方在哪里?”“顺产也有不好的地方吗?”应该说,提出这些疑问都很自然,也很实际。由于研究时间太短,这些问题目前还都很难一一回答,但是,从研究的角度看,大家的表现和疑问带给我很多的思考。
第一,要认识到群体和个体的关系。剖宫产对儿童的衍生危害是就剖宫产群体而言的,并不代表每个个体或者每个个体的所有方面都一定“对上号”。比如,说话起步晚,就我身边的例子而言,几个说话比较晚的儿童都是剖宫产。有一个孩子是七个月早产的,妈妈是高龄产妇,生产时肠梗阻手术、剖宫产手术一起做,孩子出生后2岁才讲话。但是他的注意力超好,6个月时听到新闻联播的音乐就能坐在电视机前看完30分钟——尽管他好像什么都不懂;他的记忆力也很好,到街上不经意间看到一样东西,数日后再次路过还能记起来。有一个亲戚家的小孩是10月怀胎正常剖宫产,孩子现在已经上小班了,吐字还不清楚。但是,还有一个亲戚家的女儿,也是10月怀胎剖宫产,可她的语言、动作、注意力各方面一点不比顺产孩子逊色,甚至还显得有些超常。因此,研究剖宫产儿童同样得回到每一个个体,不同的个体依然具有其无与伦比的独特性。切不可以偏概全,以点代面,更不能生搬硬套。
第二,之所以要给剖宫产儿童以特别的关怀,并不是说妈妈剖宫产就有了不可饶恕的罪过,而是要从生命科学的角度来关注孩子的成长,不能因为我们的无知而给孩子带来二次伤害。因为人的成长是不可逆的,更何况幼儿、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智力、情感发展的关键期。事实上,随着年岁的增长,剖宫产儿童和顺产儿童在生理上的诸多差异都在消减,至少目前还没有科学的研究证明成年人因出生方式不同而在视觉、听觉、触觉、本体感觉、前庭平衡等方面有多大的差异。故而,这个话题的提出,其意义就在于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多了一个新的视角,其价值远远超过研究本身。用钱志亮教授的话来说,就是由了解生命而生出一种敬畏,由敬畏生命而生出一种珍惜,因珍惜生命而善待生命,因善待生命而呵护生命,因呵护生命而捍卫生命!
第三,剖宫产比例居高不下应该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公布在医学杂志《柳叶刀》网站上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剖宫产率达46%,是世卫组织记录的全球最高值。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廖秦平说,我国的实际剖宫产率要比世界卫生组织46%的调查结果还略高,至少可达到50%。中国选择剖宫产的孕妇中,有25%完全没有必要剖宫产。[4]当然,如果实在不具备顺产条件(如胎位不正、生产过程不顺、超大婴儿、孕妇身体疾病原因等),必须剖宫产时,就应该剖宫产,毕竟,世界卫生组织还有15%的允许比例。一次我在哈尔滨讲学,讲完后一个老教师匆匆走上讲台,她说她的女儿下个月就要生了,医生建议她剖宫产,因为孩子的胎位不正,问我怎么办?我说我不是医生,但是,如果医生诊断顺产有高风险,还是要遵从医嘱,母子平安是第一位的。剖宫产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做家长、做老师的对它一无所知。
我很高兴,在我将简约教学研究的视角从群体儿童转向儿童个体的过程中,我找到了这样一个神秘而又神奇的研究视角,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了相关的意识,不断地关注研究进展,给我加油和鼓劲时,的确有一种成就感。但我又很茫然,毕竟这样一项研究难度很大,“隐蔽性”很强,需要医学、现象学、生命科学、教育科学等众多学科的理论支持,而对这些领域我了解甚少,渴望得到强大的技术援助。路漫漫其修远兮,剖宫产儿童学习关怀才只是迈出了一小步,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
参考文献:
[1]钱志亮.换一种方式爱孩子——出生方式影响大[DB/OL]http://v.pps.tv/play_3EYTUV.html.
[2][3]操秀英,唐婷.发达国家剖腹产率低于15%[N].科技日报,2010-01-31.
[4]戴志悦.中国剖腹产率世界第一[N].健康时报,2010-02-01.
责任编辑:丁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