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促学,提高学习实效

2015-04-27 04:57靳凤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2期
关键词:提问意识提问能力先学后教

靳凤

【摘 要】导学案教学实施教学理念是“先学后教,教随学定”,该理念是对新课程的理念的具体实施,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转变过去灌输式教学为体验式、参与式、自主式教学,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构建了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转变了多年以来养成的“先教后学”的习惯做法及观念,逐步适应了新课程理念的“先学后教”的有效教学观。教什么,是由学生的学情决定。在如何诊断学生的学情中,学生提问意识和能力表现的尤为重要。本文就导学案教学中,如何让学生通过想问、敢问、会问、再问,来实现学生提问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从而让教师教的高效,学生学的高效。

【关键词】提问意识;提问能力;先学后教;有效课堂

一、问题

传统的课堂中都是教师设问,学生回答,这样的课堂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的发展。一节课当中教学提问安排合理,结构紧凑,师生一问一答,教师问的专业,学生答的准确。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度的强化了接受性的发问学习,在问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掌握着主动权,这样的教学方法把教学变成了一种促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过程,使学生容易失去主动思考、主动提问的兴趣,没有问题的学习是一种无目的学习,没有兴趣的学习,久而久之容易对学习失去新鲜感,从而影响到学习效果。

二、实践

新课堂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导学案教学实施教学理念是“先学后教,教随学定”,该理念是对新课程的理念的具体实施,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转变过去灌输式教学为体验式、参与式、自主式教学,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构建了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问,是思维的起源,是探索的开端,是学习的钥匙。学生问的思维一旦被打开,如同火山爆发,学习潜力会最大限度的开发,那就要让学生想问、敢问、会问,再问。笔者就导学案模式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和能力,真正做好以问促学,提高学习实效。

(一)在“独学”中让学生“想问”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让学生“想问”。

1.通过预习作业让学生想问

导学案设计的第一个环节为预习反馈,该环节为学生独立完成预习内容,也就是需要学生独学。独学也就是:学生借助导学案,通过学习课本或查阅资料,尝试解决本节课的基本问题,完成预习作业,独学环节重在思考。需要每名学生都能静下心来,真正地进行独立思考,获得新知。对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疑点做好标注,同时做好预习笔记,把未解决的问题找出来,便于留在后边的学习环节。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手资料,但是往往教材编写的都比较枯燥,这个时候就要充分的利用好导学案中的预习作业,设计让学生感兴趣的预习作业,让学生在独学的过程中能问出自己想问的问题。

(1)设计生活类预习作业,引导学生“想问”

【案例】在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学习中,可以设计这样的预习作业:

请大家读杭州2014年12月2日到12月5日的天气变化情况,由此你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一个或者几个问题,并提供参考答案。

同学们设计的问题很多,有描述类的、有原因的类的。具体学生设计问题

实例如下:

1.12月2-5日杭州气温的变化的特点是,其原因是?

2.请描述杭州天气的变化特点,并解释其原因?

3.请计算2-5日杭州每日的温差的大小,找出温差最小的日期,并解释其原因?

4.结合杭州天气预报,分析5日夜间风力大的原因。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因为对自己生活的环境熟悉,有兴趣去研究跟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也就有想问的问题了。这个问题即是给同学设计的问题,更是给自己的设计的问题。在平时的预习作业中设计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训练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独学掌握了基本的读图能力,为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中的锋面系统打下了良好学习基础。命题过程中既涉及到前面学过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又涉及了新课中的锋面系统的知识,复习了新知,学习了新知,使得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2)设计实验类的预习作业,引导学生“想问”

【案例】准备两个带温度计的烧杯:一个烧杯中充满空气,一个充满CO2,然后放在日光下一段时间,让同学观察实验结果,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通过观察实验结果表明,注入CO2的烧杯的温度计升高的较高,引发学生对CO2作用的思考,从而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实验是借鉴于化学实验的做法,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如何在地理学科的应用,还可以了解到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它的多少可以引起气温的变化,由此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

2.通过其它方式让学生“想问”

(1)通过涉猎课外书籍让学生想问。鲁迅先生曾经告诫青少年朋友:“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学习地理知识也是如此,通过对课外书籍的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感知,并产生问题。引导学生读一些跟地理有关系的书籍,例如:《恐龙永远消失的地球》,从而让学生探究这种陆上大型动物消失的原因。

(2)通过观看时事视频让学生“想问”。地理是一门生活化的学科,地理的学习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地理知识也是地理学习的一种非常好的途径。如果能从发生在生活中事情,联系到地理当中,刺激学生想问。如2013年8月14日以来,东北灾情严重,8月15日松花江流域出现1998年来最大洪水,截止到2013年8月30日,东北局部地区遭受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7800万。2013年的夏天杭州不下雨,东北猛下雨,由此激发学生对家乡杭州连续干旱的分析及对东北洪涝灾害成因的探讨。

(3)通过体验网络游戏让学生“想问”。玩游戏,这是很多学生喜欢的一项活动,玩网络游戏对于学习也有很多好处,比如益智游戏可以锻炼你的脑力,敏捷游戏可以锻炼你的敏捷能力。策略游戏可以提高你的智力等。游戏可以用虚拟世界展现各个时代的世界观。你可以在游戏中了解到这个时代的世界。在地理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尝试一些跟地理有关系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产生问题意识。例如游戏《大航海时代》,在这款游戏中学生可以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从而体验各地的物产、了解各地的洋流和风向,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感知地理问题。

(二)在“展学”中让学生“敢问”

“展学”既为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学生发现的问题。可以是问答式展学、媒体展示展学、板演展学,在这个环节中培养学生敢问。

“敢问”是一种良好的心理行为,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在提问时往往会产生“我提的问题行吗?”“我提的问题太浅,同学们会笑我吗?老师会批评我吗?”等顾虑。这时,教师就应及时地鼓励学生,创造一种气氛,让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自我表现,以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促进并调节其探究活动,以此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

1.问答式展学中让学生“敢问”

对于胆子比较大、地理学习水平比较高、表述能力比较强的同学来,可以采用问答式展示让学生“敢问”。这个问题的展示过程可以让这些同学学习地理的自信心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更给别的同学提供一个榜样的作用。

【案例】例如在教材提到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小行星撞击地球。这时候就有胆子同学提出,除了这个原因,还有可能是别的原因吗?下面就有同学通过查找资料给了他答案:①气候变迁说。②物种斗争说。③大陆漂移说。④地磁变化说。

通过这个一问一答一探究的展示,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理解的比较深透了,并可以运用到对其它问题的理解。让学生在做到有问题可以问,有了问题敢问。

2.媒体式展学中让学生“敢问”

大多数的同学,尤其是胆子比较小的同学、地理学习的潜力生同学都害怕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问题。害怕在同学面前做问答式提问,对一类同学可以慢慢的先采用媒体式展学的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问题。对这类同学要加强心理上的指导,让他们有信心。对学生提出的针对教师和教材的问题的勇气和态度首先予以肯定,然后再是引导和分析;还要引导全体学生正确对待其他同学所提出的问题,要让主动提高提问的学生有“安全感、成就感”。这样就能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动机,也能互相引发思考,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由“不敢问”到“敢问”。让学生把问题形成文字把独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

(三)在“群学”中让学生“会问”

“群学”既为3人以上的学生集体学习,在集体的学习互相解决问题,发现解决不了的问题。独学中激发学生想问,展学中培养学生敢问,群学中让学生会问,如何才能使学生问的有水平,笔者在实践中是这样做的。①示范:教师示范提问,既说思考的过程,又说提问的方法。②点评:出现高质量的问题,教师加以点评,发现提问成败,扬长避短。③展示:出现高质量的问题,教师加以追问:“你是怎样想出这个问题的”让学生展示思维过程,使其他同学从中掌握思维方法和提问方法。④比较:同一知识点,将学生所提的不同深浅的问题同时板出,在比较中发现差距,从而训练学生会问的能力。⑤肯定:出现高质量的问题,教师应给予中分的肯定,可为学生提供“有价之问”的范例,促使其他同学将自己所提的问题与范对照,纠正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会问。⑥实践:我们编制了问题指南卡,要求学生填写,定期汇总,精彩的问题上黑板讨论,实验性问题课外活动课时探究。

(四)在“练学”中让学生“再问”

导学案的第三环节为课堂训练,既为“练学”,通过“练学”,学生可以检验学习的成果,检验自己学习中的疑惑点,让学生进一步的再问。

三、成效

通过对学生提问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动起来发挥质疑能力,发现自己的问题,并采用各种方法提高了自己的提问意识和能力。通过对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同学的教学实践,各个年级的学生提问意识和能力上都有显著成效。具体成效如下:

(一)教学的四个环节中的成效

(1)在“独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认真完成针对性的预习作业、涉猎各种课外读物、玩网络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学习的领域拓宽了,让学生有问题可问,有问题“想问”。

(2)在“展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对地理学习的优秀生运用问答式展学、对胆子比较小的同学或者地理学习的潜力生运用媒体式展学、板演式展学等展学方式,让地理优秀生更喜欢在同学面前展示,让胆子小的同学和地理学习的潜力生不在害怕在同学们面前展示自己的答案,从而达到一种“敢学”。

(3)在“群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进行示范、点评、展示、比较、肯定、实践等步骤,逐渐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4)在“练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训练、课后训练的等训练方式,发现学生在独学、展学、群学中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再次发问。

(二)不同类型学生的成效

(1)对于地理学习的潜力生来讲,通过独学、展学、群学、练学中的问题意识培养,让他有一个充分展示发现问题机会,敢于展示自己发现问题的机会,提出高质量问题的机会,大大提高了学习地理的兴趣。

(2)对于地理学习的优秀学生来讲,更好的培养了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潜能,不断在发现问题的路上越走越远,有利于今后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于进取。

四、反思

不会提问就不会创造,因为任何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教师应通过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启动学生思维,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探求知识的奥秘,学生通过自己去尝试、探究学习活动,发现问题,同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学应以问题为中心,教师可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思维中提问,在提问中思维。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作为衡量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更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①把握好问题的伸缩度;②把握好对学生的激励度;③把握好学生思考的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养成想问、敢问、会问、会问、再问习惯,恢复学生“问”的天性,提高学生“问”的水平,是培养学生主动提问意识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只有想问、敢问、会问,才会主动地去思考问题,从而发现问题,积极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的心智得到发展。教师只有通过学生的提问,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状况,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为学生的学习扫清障碍,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这样才能让学生学的高效,教师教的高效。

参考文献:

[1]张玉强.地理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地理教学杂志社.2009,4

[2]林成策.程菊.走进高中地理教学现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

猜你喜欢
提问意识提问能力先学后教
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有效提问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有效提问能力培养的探究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地域手绘在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在数学建模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提高高中生解决化学问题能力的方法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