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娟
【摘 要】教学的改革,首先是教学思想的改革。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和成功与否的显著特征。教师应依据教师职责和新课改的要求,坚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回顾与思考。
【关键词】新课改;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
新课改已经在全国推广开来。虽然甘肃省正式实行新课改时间不是很长,但作为一位年轻的教育工作者本人也有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使教师做到到与时俱进,本人以化学为例对新课改高中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反思。
一、转变教育理念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要求教师:①“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②开发型的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③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系的牢固基石;④强调“三维目标”的整合(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⑤树立终身学习观;⑥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⑦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⑧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而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学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转换教师角色,当好引导者
新课标要求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助手,学生才是教学过程的主角.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时教学模式。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
三、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这次新课改中,推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成为重要任务。教学方法除了受观念的影响外还与教学内容是密不可分的,当科学技术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使得教学内容不得不作相应的调整与改革的时候,教学方法也面临着必须变革和创新的时代要求。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选取教法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生理发展特征;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流程和思维流程来安排教学环节,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为主来设计教学过程。例如新课改后高中化学课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教材,教师必须了解必修和选修课程,避免知识点的重复讲解。
2.启发式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
3.引入实例,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
教育不仅仅是学习书本知识,更是培养祖国未来的人才。因此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化学,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
4.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差异,要着力研究学生的学法分层,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的不同,采取启发性讲授、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动手实践、调查探究、交流辩论、自主合作等多种方式,甚至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让学生在经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中,选择、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
5.将绿色化学渗透到教学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绿色化学是指能够保护环境的化学技术,它可通过使用自然能源,避免给环境造成负担、避免排放有害物质.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是近十年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新化学婴儿”。
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课堂的弊端之一便是教师对课堂的过度控制,教师固然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有权调控课堂,并引领教学的进程,但教师的过度控制又会妨碍学生自主性、独立性和主动性的发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和成功与否的显著特征。这样学生的学习纯粹成了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扼杀学生的创造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
五、课后进行反思
教师应依据教师职责和新课改的要求,堅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回顾与思考,并通过文字形式把它记录下来。对每堂课的整个过程回忆再现,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思所疑,加深研究,解惑释疑;思所难,突破难点,化难为易;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科学有效的反思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再创造的沃土和新型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和教师的学习注入了活力,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总之,新课改是当今社会发展下的必然选择,作为年轻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把新课改理论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祖国培养新一代的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