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新亮
(鄱阳县人民医院 江西鄱阳 333100)
谈血证问题是识辨毒邪致病的重要着眼点
★ 章新亮
(鄱阳县人民医院 江西鄱阳 333100)
中医毒邪致病,其与六淫及其他邪气如何鉴别,此是临床与理论需要明确的问题。因毒邪易入血,干血,毒邪与血分关系密切,识辨毒邪只有以血证为着眼点。
毒邪; 血证
毒邪侵犯人体有何主要特征,有何主证反映,其与六淫及其他邪气如何进行鉴别,此是临床和理论上需要探索和明确的问题。从历代有关毒邪致病的资料及近现代有关专家的论述看,毒邪与血证关系密切,毒邪侵犯人体的主要着眼点是血证问题,其中包括几层含义,即毒邪易入血;第二毒邪易从血证反映其征;第三治毒邪重在治血,包括调血理血等。即有表之血,又有半、里之血分问题,反映情况各有不同,笔者试作初浅探析如下:
1.1 毒邪易入络络有表络,半、里络之分,经络为血脉之通道,有运载气血,连系脏腑等作用,全身无处不有。毒邪易入络,危害人体,疾病入里传变之重,亦为邪毒入里之意,而毒邪入络,分为入表之络,则病伤卫,入半、里之络则伤气、营、血,病重不易剔除,入络说明毒邪即易逆行,入络即易出斑疹,或密集一处,或布散全身,或斑疹同时出现,或呈团块,或伴有肿痛、痘疹、泡疹等。
1.2 毒邪易逆传包括逆传再逆传,反复伤人体正气,病逐渐加重,如逆传心包,叶天士早已在温病学说中精辟论述过。可见温病极重期,也是温热化毒逆传心包的表现。逆传包括心包经,及中、下逆传,中传脾胃及大小肠,下传肝肾经,伤及脏腑的血证表现,包括生克、乘侮、累传等情况,不循常道而逆变,可分为在表之逆传,半里之逆传,分初、中、后期,及轻、中、重之逆传阶段等,此均是毒邪随经络逆传变化的特点。
1.3 毒邪传变快传变快,入络入血,逆传也快,毒邪一般不耐留,留之毒邪也易走串,为乖戾之气,毒邪易入里,侵及脏腑,故有传变快之特征,除非是向好的方面发展,为顺传,或稽留于表之邪毒为病邪之微,或有伏毒在里,浅出于表,或有用药情况等,或有毒邪稽留积聚之变。
1.4 毒邪易聚结结为聚积之结,也是血证表现的一个方面。分为大聚结和小聚结,先为大聚结,继而为小聚结,或先从大后为小,或先从小聚结,后为大聚结,结而久为癥瘕积聚,或癌结之变,象斑疹,出血、肿块、脓腐等情况,均为易入血之征,如吴鞠通在其《温病条辨·上焦辨篇》第十八条说:“温毒咽喉肿病,耳前后肿,颊肿,面正赤,或喉不痛,但外肿,甚则耳聋。”多半是大聚结引起小聚结,大聚结为大围之邪毒,包括板闭、阻滞等情况,是为邪毒干血的表现,先伤肺卫,后入侵胃(脾),心、肝、肾之血分。
血分问题是中医论述人体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从阴阳划分,气为阳,血为阴,腑为阳,脏为阴,一般病重之谓入脏,作为病的极重期,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可行血、固血、动血,气亦可制血,气可阻血,毒邪伤血往往破气入血,或入气中之血,表卫之血,营血之血,血分之血,在划分上与温病应有不同之处。
2.1 以红赤色为 主红赤为血之主色表现,因血为赤色,包括青、紫、黑、变均可为血色之变。毒邪有致人体组织增生、亢进、破损、依附等特点,有出血,衄血、吐血、血斑、斑疹、泡疹,包括气阻湿热毒邪阻滞血之水痘、糜烂、肿、脓、疮疡、症块等多种血证反应,可分为向愈的血证反应,和病进的血证反应等情况。
2.2 以心脏为主 包括其他脏所涉牵,毒邪初伤肺,而逆传犯心包或其他脏腑。因心主血脉,心主神志,外感毒邪逆传犯心包,伴高热,狂躁,吐血,衄血,神昏谵语,或高热神识昏蒙,元气损伤等重证之变,逆传其他脏腑如肝,肝主藏血,肝又主经脉,常易至症瘕积聚瘀块为事;脾主统血,喜燥恶湿,一般痘疹之毒或有溃烂,或壅脓结块与肺脾胃有密切关系,毒邪逆传病位最终是心脏,甚则下及肝肾,亡阴亡阳。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痘证急论》中曰:“毒流心肝二经,或数月或半年后,烦躁而死,不可救药者。”肺传胃(脾),为子盗母气,肺传肝为乘,肺传肾为母传子,肺传心为反克,不循顺生克制化之道,一般而言,毒邪上行,逆行入里为重,顺传下走,下泄外出为顺,即上行为逆,下走为顺,走腑为顺,走脏为逆为重。就外感而言肺脏应为毒邪首犯之脏,因肺与大肠相表里,邪多易传胃肠,脾与胃相表里,胃伤及脾,为腑传脏,以此类推,肺主表司卫,受邪肺脏为首当其充,有传腑传脏之不同途径。
2.3 出疹特点 一般以红色,形状、大小、根表几个方面为主辨,根深为重,浅浮为轻,急出伴表证一般是病证向好的预兆,入侵卫之表出疹,亦有毒邪在卫演化的过程,不会即刻出疹;也有毒邪但犯表的情况,有的是毒邪同时入侵表里出疹,或者出现其他血证反应,分为里邪之出与外邪之入而发为斑疹。由外邪而致表出斑疹,一般为风热毒邪袭卫之血分,有轻重之分;对于斑疹,是发散祛邪,或是凉血滋阴,或是清热泄火毒,或是温阳祛寒解毒等均是临床需细辨的问题。在这方面如前贤温疫学家余霖及余师寓的《疫疹一得》等在辨斑疹方面,早有详细的描述,又如《诸病源候论·伤寒斑疮候》曰:“热毒乘虚出于皮肤,所以发斑疮隐疹如锦文,重者喉口身体皆成疮也。”
2.4 出斑特点 斑与疹常会同时出现,也有但出斑或疹者,由里证而出斑,形如紫云斑,桃花斑、锦纹斑等均是对斑疹的外在疹形之描述。斑块也有根深与浮浅之表现,有红、青、紫、黑色之分,斑疹一般均以里毒邪外出为多,如吴又可氏谓:“此邪外传,由如表而出,或自斑消,或从汗解。斑则有斑疹,桃花斑,紫云斑等,汗则有自汗,盗汗,战汗之异。”临床也有以表邪入里,表里同病而出斑疹者,如过敏性紫癜,有以下肢出斑疹,也有相伴卫表之证状,如有咽喉红肿,咳嗽、流涕、发热,尿检:有潜血,蛋白,红、白细胞阳性,药用逆流挽舟之法解表凉透,清热泻火,或凉血解表,往往可以扭转病势,此病有明显的血证反应,属表里毒邪,先伤表后伤里,里再出表,毒邪袭于足少阴肾,厥阴肝及膀胱经上干手太阴肺及手少阴心经,足阳明胃,此对于表散一法也切不可忽视。
2.5 出痘特点 痘疹也常相兼,关于痘也有多种类型,如吴鞠通氏在《温病条辨》中所论痘之特点曰:“盖痘之放肥,灌浆,结痂。”如水痘,小者为疹,大者为痘,痘者有浆与无浆,着与不着根,浆色白黄,赤,黑,青紫之分。温病学家吴鞠通在其《温病条辨痘证总论》中有曰:“痘发内由肝肾,外由血络,有紫白之分。紫闷者,枭毒把持太过,法宜清凉败毒。”其论述痘证之辨,有详细描述,此不予赘述,如痘疹,俗名水痘者,其毒性区域传染,伴发热,咳嗽,流涕,面及全身,头部及其他部位出痘,有灌浆者如绿豆大小,以风湿热毒邪为主,一般予解表卫兼清里热毒邪,药如荆芥,薄荷,野菊花,蒲公英,黄芩,苍术,土茯苓,地肤子,板蓝根,丹皮等之类药治之。又如麻疹,有初中后期,初期宜辛凉发散,或辛温发散兼凉血解毒,中后期予养阴清热扶正等,若纯为痘毒痤疮,无表证,但局部烘热搔痒,以面部及全身痘疹色赤,无灌浆,也因毒邪引起,应清热凉血解毒,病位主要在肺与阳明胃经,即表、半、里同病。
关于血证问题,斑、痘、疹均为瘟疫学家鉴别于其他病的重要着眼点,作为六感时毒,出斑痘疹的情况亦为常见,除此而外,结块成症瘕,腐糜,脓肿壅,血热,血燥,血寒之变等均为毒邪易入血的表现。
分清顺传外出血证表现与逆传血证表现,针对相应脏腑,有血证表现的部位不同,从六感毒邪及杂毒邪入血分也有初之表,后入半、里之情况;也有直接入里,或表、半、里相合为病,均与肺,心、胃(脾)肝、肾、大、小肠、三焦膀胱之一、二发生关系,入表之血症状隐蔽,多伴有如咽喉红肿,泡疹性喉炎,或局部有寒、热、燥、湿、阴、阳之辨,临床上未有血证明确表现,以外感毒邪表证而言,可见口唇舌赤,咳嗽带血丝,或有发热、烦躁、或心烦易怒,口渴或口唇糜烂,或有咳嗽气急,少痰,或咳痰不易出,咽喉红肿,大便秘结,或尿赤热等,包括泡疹性咽炎,脉洪滑偏数,或细濡均属外感血证表现之范畴,在辨证基础上需配用血分药治之,效即佳。六感杂时毒邪伤卫表多闭闷肺卫,毒邪透而不易出,若但表不里,邪毒稽留于表,正气足以抗邪,病则易向愈,若正气虚,治疗失误,毒邪易入里,或上、中、下传,及逆变等。但表不里,吴又可氏指出里之邪现于表,出现斑疹,“其证头痛,身痛,发热而复凛凛,内无腹满腹胀等证,谷食不绝,不烦渴。”毒邪从斑消,从汗解两种向愈表现,其论表证仅以头身痛,发热而复凛凛为主证,与温病,伤寒表证有相似之处,识辨毒邪,只有从斑、痘、疹加以鉴别,也包括咽喉及诸窍,正如温疫学家雷少逸在其《时病论》中所曰:“然有因温毒而发斑,发疹,发颐,喉肿等,不可不知。”或神志,面及皮肤,口舌等的血证反映。
若论里之毒邪,此里应属外感之里,以外感毒邪为主,或合里,或由表直接入里,毒邪入里而再出表,顺势而外出出现汗、斑、疹,但里不表出现血证表现,直接入里,或里病证传变,为病重之反映。除了出血,高热,神昏谵语,烦燥等逆传心包为危重期,如果就中医内科毒邪血证问题,就更是大课题,在此不予赘述。若里之半,即少阳,阳明包括大、小肠、三焦膀胱,出现斑疹反映,部位各有不同,一毒一病,或一病一毒,在半、里之气分表现,也有高热,神昏谵语,大便秘结,或便血,还包括其他重证反映,如尿赤热,涩痛,血尿,尿潜血阳性,妇女之血块,腹痛,宫颈糜烂等上下合感,腹痛烧心,挖心,嘈杂,懊挠,呕吐作秽,咽喉肿痛,咳嗽,包括胃病HP(+)或其他浊毒之邪,表里合感,若里之里则病犯肝肾,或少阴厥阴合病,出现血证反映,均是病重表现。毒邪犯表之半,先予和解,升散与清里相合,药如自制柴藿芩蒲汤,药如柴胡、薄荷、川芎、黄芩、蒲公英、米仁、滑石、通草,发散表卫兼清气分之里,初散表邪也是防毒邪逆传的重要途径。出疹,出痘,重者发于四肢,再重者发于面部,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蒙闭心窍,显示毒邪上犯之势,内传之势,随着个人体质不同和某一毒邪性质不同,出现不同的病证。
如属侵表之邪毒,入卫气之血分,既有表证,又见机体,某部位红肿,疼痛,或斑疹,痘疹,衄血等,应在解表药中配用丹皮、赤芍、莪术、红花、水牛角、羚羊角之类药,以凉血解毒化瘀;入气中之血,除了清气分邪毒之外,兼加解毒药,药如生石膏、大黄、黄芩、黄连、栀子、蒲公英、板蓝根、大青叶、柴草、土茯苓等之类药,也不排除适用以上凉血解毒化瘀药,若属温热化毒,入营血之血,则是温病学家早已论述过的,用“三宝”,清营汤或犀角帝黄汤之类药,先开心窍,祛痰浊邪毒,凉血化瘀,阻断毒邪再逆传。
以血证判断毒邪入侵之基本特点,不是说见血证就用血药,如属湿热藴结化毒,则应以清解,清利湿热,毒邪自消,血证之状自解。
总之,毒邪犯人,从表入里,或直接入里,或内外合邪,根据现近临床诊治情况看,毒邪犯人之血证表现,均以咽喉痛,红肿多伴有泡疹,或干咳气逆,咳而少痰,或肿痛,伴发热,恶风寒,毒邪易合感,大致分为①、上、中、下合感,②、上中合感,③、上下合感,④、上引下合感,⑤、下引上合感,⑥、上引中合感,⑦、中引上下合感等,包括现代检测之有关血证特征,应属毒邪易入血分范畴,临床均宜细辨之。
毒邪袭人致病,一般合感情况比较多,并多伴有手少阴心,足少阴肾经,手太阴肺合感,主要表现有咳而气急,咽喉肿痛,唇舌红赤,发热恶寒,未见有斑疹出现,咳而气急,咽喉肿痛,显示风热毒邪外侵,若属浊毒合感六淫之邪犯人,除了寒热或血热,全身不利,或低热,下午见甚者,兼有小便灼热疼痛,或淋沥不尽,尿检可有红、白细胞阳性,或潜血或尿检阴性等。
病案举例:(1)胡某某,女,67岁,鄱阳县昌洲乡人,以发热、恶寒、咽痛、声嘶咽梗,夜则发热,自汗恶寒,咽板感痰浓,胸片检查无异常发现,舌淡红,苔白稍腻,脉细弱,病发1周,体温37.7℃,处方:薄荷(后下)6g,荆芥8g,菊花12g,柴胡15g,桔梗15g,连翘10g,银花15g,黄芩10g,麦冬15g,防风10g,僵蚕12g,陈皮12g,木蝴蝶(后下)6g,栀子10g,南沙参15g,桑白皮15g,麻黄根10g,杏仁10g,北沙参15g,青蒿15g,桂枝9g。
服药后,夜间盗汗减,发热恶寒见退,守上方加赤芍15g再服5帖病得瘥。
按:此案属六感时毒发病,为风温挟毒所伤,证见咽中梗痛,声嘶,辛凉辛温并用散邪毒,兼利咽清热化痰,而使病得愈,赤芍一味配柴胡散清相合,配桂枝和解营卫凉血解毒。
(2)周某某,男,38岁,以下午发热,体温39℃,约2小时热方退,不咳嗽,胸片检查右下肺感染,舌质红,苔白腻,脉浮滑,咽有红赤肿痛,尿检蛋白(++)g/L,白细胞12个/ul,辨为气阴虚外感,肾虚邪毒内伏,外邪闭闷不解之故,处方:柴胡15g,枯芩10g,青蒿18g,荆芥8g,藿香15g,米仁30g,白蔻10g,薄荷(后下)6g,法夏12g,杏仁10g,滑石15g(另包),菊花12g,银花20g,连翘10g,川朴15g,香薷10g,秦艽15g,通草6g,桂枝6g,生姜2片,3帖。
服药稍有腹泻一日3-4次,四肢乏力,纳差,发热稍退,体温37℃左右,原方加黄芪20g,北沙参20g,熟地15g,枣皮10g,淮山30g,3帖,发热全退,腹泻止,此腹泻属肾阴亏虚,正不抗邪,故用上方扶正后病得痊。
按:咽红喉肿,或干红或脓肿,或伴泡疹,是外感病之主症反应,即为六感时毒犯于手太阴肺,足少阴肾经,两经合而为病,上下合感,故应扶正祛邪,扶助正气,以宣透外感风湿热邪毒,虽无明显血证反应,而咽有红赤肿痛,尿检蛋白(++)g/L,白细胞增多等均是火毒下移于肾与膀胱经。
5(3)胡某某,女,5岁,患过敏性紫癜,反复不愈,初以发热咳嗽,流涕,下肢膝关节以下皮肤出红斑疹密布,色紫赤,如栗米大小,咽喉红肿,扁桃体Ⅱ°肿大,尿检蛋白(++)g/L,西医拟诊为过敏性紫癜,转上级院治疗后,症情有所控制,西医以激素治疗,今正服强的松,一次5粒,日2次,舌尖红苔白腻,大便正常,邀服中药,辨为风热火毒侵袭卫表,热毒内攻,肺胃火毒旺,邪毒下袭少阴肾与膀胱经,表里同病,予逆流挽舟法,处方:丹皮10g,栀子10g,夏枯草10g,白鲜皮10g,焦山楂10g,生石膏(先煎)30g,杏仁6g,蝉蜕10g,野菊花10g,荆芥6g,薄荷(后下)6g,神曲12g,白茅根30g,羚羊角(先煎)2g,蒲公英20g,紫草12g,5帖。复诊,见面部烘热,下肢斑疹见退少许,舌尖红苔薄白,脉细滑,上方加连翘10g、甘草3g。尿检蛋白(+-)g/L,红细胞2-3个/uL,舌黄根白稍腻,脉细滑,舌尖红,上方加大黄(后下)6g,浙贝9g,桔梗12g,5帖,此方治疗约2个月,下肢斑疹全退,病情向愈,激素未服,斑疹消除,未见复发。
按:此案血证表现明显,可见下肢斑疹,咽喉红肿,面部烘热,风热火毒先犯表,继而犯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上、中、下合感,方主以泄阳明火毒,用逆流换舟法,以解表宣肺透邪,扶肾益元托毒外出,透清泄托合用,使病得愈,方中主以丹皮、紫草、羚羊角凉血解毒,荆芥、菊花、薄荷、透太阳之表邪,配生石膏清阳明之热毒,加大黄泄下热毒,方使痼疾得痊。
R255
A
2014-08-07)编辑:李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