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愈慢性泪囊炎1例

2015-04-15 20:52张静宇作者简介张静宇1987在读博士研究生Tel13612178372mailzhangyu9316163com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300193
江西中医药 2015年7期
关键词:溢泪劳宫配穴

★ 张静宇作者简介:张静宇(1987—),女,在读博士研究生。Tel:13612178372,E-mail:zhangyu9316@163.com。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天津 300193)



针刺治愈慢性泪囊炎1例

★ 张静宇作者简介:张静宇(1987—),女,在读博士研究生。Tel:13612178372,E-mail:zhangyu9316@163.com。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天津 300193)

针刺;慢性;泪囊炎

[1]杨培增, 陈家祺, 葛坚, 等. 眼科学基础与临床[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418-420.

R777.2+3

B

2015-03-24)编辑:秦小珑

患者,女,杨某,55岁,因“双眼内眦溢泪、溢脓10年,加重2个月”于2013年7月14日前来就诊。患者于10年前始有双眼内眦溢泪、溢脓、疼痛,近2个月来情况逐渐加重,每日需擦拭脓泪20余次,且风吹、日晒后症状更为明显。曾于西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泪囊炎,10年间除进行长期的抗生素局部滴药治疗,还多次接受泪道冲洗及探通术,但病情反复,终未能治愈,多次检查双眼远视力均在1.0左右。望之双眼内眦泪囊区成暗红色、肿胀,按压泪囊区可见黄色粘稠性脓液从泪小点外溢。患者常有心烦、失眠,纳可,小便赤热,大便调,舌尖红绛,苔薄黄,脉略浮数。中医诊为漏睛,辨为心经热盛,复感风热之邪,内外合邪,蕴结于泪窍,泪窍闭塞,郁久溃脓所致。治宜祛风通络,清心泻热,宣通气血。以针刺治之,取穴:少冲、劳宫、大陵、外关、行间、风池、睛明、后溪、申脉,以上穴位均取双侧。操作手法为:风池穴针尖对准对侧眼球,深度不超过1.2寸,用小幅度提插手法2min,使针感向上传导;以三棱针点刺少冲穴,使出血数滴;针刺睛明穴时,嘱患者闭眼,押手轻轻固定眼球,刺手于眼眶及眼球间缓慢直刺0.5寸,得气后留针,不做提插捻转;直刺后溪、申脉,进针得气后,行平补平泻的捻转手法30s;其他穴位(包括劳宫、大陵、外关、行间)直刺,进针得气后,行捻转泻法30s。留针30min,每隔15min行针1次。点刺少冲穴3日1次;除少冲穴,其他穴位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d。治疗3次后,患者脓泪生成明显减少,擦拭次数已经减至3~5次/日,双眼内眦疼痛感也明显减轻。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患者双眼内眦溢泪、溢脓、疼痛状况完全消失,纳可,寐安,二便调,舌脉正常,停治疗。随访1年未复发。

按:慢性泪囊炎[1]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泪囊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溢泪、溢脓,泪囊部皮肤潮红、糜烂,出现慢性湿疹表现,挤压泪囊区有粘液或粘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严重时还可导致鼻侧球结膜充血及泪囊粘液囊肿。西医治疗多采用药物控制炎症后,再行手术使堵塞的泪道重新通畅。但手术治疗痛苦大且复发率高,效果并不理想。慢性泪囊炎属于中医学“漏睛”范畴。漏睛的病名最早见于《太平圣惠方·治眼脓漏诸方》:“夫目是肝之外候,上液之道,风热客于睑眦之间,热搏于血液,令眦内结聚,津液乘之下上,故成脓血,汁不尽谓脓漏,俗呼为漏睛是也。”《证治准绳·杂病》称其为“目漏”,认为“此因心气不宁,并风热停留在睑中”,并根据生长部位、致病原因、漏处状态、脓液性质等不同,将其分为大眦漏、小眦漏、阴漏、阳漏、正漏、偏漏、外漏、窍漏。《医宗金鉴》也明确提出了“风热攻冲,心火上炎”的病机。据“五轮学说”,两眦血络属心,且目为肝之窍,可知慢性泪囊炎主要从心、肝论治。根据脉证及病史可知,此病患素有心经热盛,复感风热之邪,故表现为慢性泪囊炎的急性发作。正如《灵枢·邪客》所言:“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心包络有“代心受邪”之功用,故心经实邪火热,宜由心包络泻之。针对此病患,取心、心包、三焦、肝、胆经穴为主,辅以八脉交会穴及局部用穴,以针刺治之。《图翼》言少冲:“主心火炎上,眼赤。”故选用手少阴心经的井穴少冲,点刺出血以清泻心火。大陵为心包经输穴、原穴,亦为心包经的子穴,“实则泻其子”,因此大陵可主治心包经的一切实证,有清心泻火之功。《针灸甲乙经》言:“风热善怒,中心喜悲,思慕歔欷,善笑不休,劳宫主之。”又有《难经·六十八难》说“荥主身热”,故选用手厥阴心包经之荥火穴劳宫既可疏散风热,又能清泻心经火热。行间为足厥阴肝经荥火穴,与心包经劳宫穴为同名经相应取穴,因同名经“同气相通”,同时“荥主身热”,取之去肝经之实热,而达清热泻火之效。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之络穴,通阳维脉,“阳维为病苦寒热”(《难经·二十九难》),选用外关可泻周身上下之热,同时络于手厥阴心包经,故可收清利三焦,通利小便,引热下行之功。足少阳胆经之穴风池,通阳维脉,可疏散风热之邪。足太阳膀胱经之穴睛明可宣通局部气血。手太阳小肠经之穴后溪通于督脉,足太阳膀胱经之穴申脉通于阳跷脉,两穴均为八脉交会穴,两穴相配,属上下配穴、同名经配穴,其经气相互贯通,因“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故可治疗目内眦之疾患,远端取穴以达疏通经络之作用。本案选用局部穴位、五输主病对证选穴、子母补泻选穴、表里经选穴、同名经配穴、辨证选穴、八脉交会穴配穴进行治疗,诸穴合用,共奏祛风通络,清心泻热,宣通气血之功,则诸症得除,此病得愈。

猜你喜欢
溢泪劳宫配穴
《针灸大成》歌赋之对穴配伍规律研究❋
劳宫穴的妙用
老年功能性溢泪的手术治疗*
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应用
掌中珍宝
——劳宫穴
劳宫穴断心火
按摩劳宫穴手脚不再凉
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观察
针刺睛明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溢泪的疗效观察
杨金斗松筋点动配穴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经验